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师健 《文教资料》2006,(19):148-149
在“把”字句里,表示处所起点的“从L”位于“把”字短语之后时,施事可以和“把”的受事一起发生位移,我们称这类句子为“伴随位移句”;施事也可以不随受事发生位移,称这类句子为“他动位移句”。在这两类句式中,“从L”的语义指向,动词的类型,施事的类别,受事的类别,施事与“从L”表示的处所的包含范围等方面都不尽相同。“从L”制约“把”字句的语义特征和结构类型。  相似文献   

2.
英语被动句的生成始于被动化,被动语素改变了及物动词的题元结构,但没有改变其论旨结构,施事角色有显性或隐性句法实现形式;受事题元或提升成为语法主语,或称为原位宾语。管约论把满足格理论看成是受事宾语提升的主要动因,但是无法解释原位宾语现象,同时随着深层和表层结构被淘汰,格的分派观点失去了理论依据。简约论把无解特征赋值看成句法运算的原动力,格理论以格特征赋值得以维持:特征说下,被动语素吸收了v的[+ext arg]特征,剥夺了v的格赋值能力,生成一个包含[-Tr]特征的vdef。基于强最简主义下有关词汇阵列的设想,单及物被动句中,受事宾语提升和原位宾语两种被动句是互补的,与词汇阵列是否包含虚词there有关;受事宾语提升被动句中,单宾受事宾语必须发生强制性提升,双宾被动句中的间接宾语必须强制性提升,给T的Φ-特征和EPP-特征赋值,直接宾语则成为原位宾语。被动化中的受事宾语现象,既是语言内部运算系统满足外部行为系统的要求所致,也是为了制造输出效应、表达特殊语义解读的语言完美性手段的体现。  相似文献   

3.
把字句中的动词重叠是句子层面的问题,其动词能否重叠并不完全取决于句中的核心动词,也会受句式和其他成分的制约。从整体看,把字句动词重叠后表现出这样的特点:核心动词表现出较强的劳作性,其宾语为受事宾语,该句式中的动词排斥给予、索取类动词,具有明确的目的性。  相似文献   

4.
宾语位置是材料成分的非常规句位,材料成分作宾语具有可能性。“把”字句、“被”字句以及询f*-I受事的方法,可以检验材料成分的可支配性;语言的经济原则、求繁求简原则以及句法、语义机制的支持是材料宾语形成的条件。  相似文献   

5.
刘宇 《教育教学论坛》2013,(27):149-150
本文选取2003年至2012年十年的《中央政府工作报告》,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对报告中把字句进行句法、语义和语用研究,得出报告中把字句宾语多由名词性短语、动词性短语组成;把字句结构为单一型处置式,其主语通常省略,主语与宾语的关系通常为施事与受事关系。  相似文献   

6.
有关“把”字句研究的两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几种有关“把”的宾语的句法性质的观点评述,指出“把”的宾语不是动词的宾语前置,也不是“把”后小句的主语,也不是补语的主语。它是介词“把”的宾语,和介词“把”组成介词结构作状语;文章对几种有关把字句的语义特征的观点也进行了评述,指出把字句的语义特征是:既有处置,又有致使,把字句的语义经由一个表处置到致使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把字句"宾语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把字句”是个很有特色的句子结构形式,黎锦熙、吕叔湘、王力、朱德熙等汉语学家对它感兴趣,并在各方面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其中对于“把”的宾语的研究一直是个热门话题。本文试图对“把字句”宾语的语义特征、指称性、句法性质等方面的研究状况作一概述和评说。  相似文献   

8.
汉语句子的结构分析,一般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即把句子置于句法平面、语义平面、语用平面来进行分析,也就是对句子的句法结构、语义结构、语用结构进行分析,分别确定如下成分:主语,谓语(句法);施事,受事等(语义);话题,述题(语用)。本文讨论有关“把”字句的语用结构分析的若干问题,谈谈如何检验、确定“把”字句的话题成分,以及话题成分在话语活动中的实质功能。  相似文献   

9.
非受事类把字句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字句是现代汉语的重要句式,根据“把”后名词性成分不同可分为受事类和非受事类。本集中讨论非受事类把字句,对“把+NP2”的语义范畴进行了划分,论证了其句法地位,最后分析了非受事类把字句的语义特性并作出语义解释。  相似文献   

10.
通过全面整理可以发现,花东卜辞中宾语前置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惠”字句中的宾语前置,一类是否定句中的宾语前置,另一类是肯定句中的宾语前置。其中“惠”字句中的宾语前置有“惠+受事宾语+V”、“惠+工具宾语+V”、“惠+地名宾语+V”和“惠+原因宾语+V”4种类型。旧有卜辞中,未见“惠”字后面跟有原因宾语的例子,因此这种“惠+原因宾语+V”类型的宾语前置句应为花东卜辞中首次见到。  相似文献   

11.
“把”字结构,是“介词‘把’+名词、代词或词组”的语言结构。为了讨论的方便,我们管“把”字后边的名词、代词或词组叫作“把”字的后置成分。一个词或者一个语言结构,一进入句子,就在句子里取得一定的句法地位。“把”字结构进入句子以后,取得什么样的句法地位呢?运用成分分析法来分析句子,对于“把”字结构的句法地位有两种说法:(一)“把”字的后置成分是宾语。即提前的宾语,或者说,前置宾语。(二)整个“把”字结构是状语。  相似文献   

12.
话“是”     
在现代汉语单句中 ,作为特殊句式的把字句、被字句、存现句、兼语句、连动句、“是”字句在结构上或在意义表达上与一般的主谓句不同。“是”字句通常是以“是”为标志 ,表示肯定或否定判断 ,因而也称判断句。“是”字句中主语和宾语之间的关系应为同一关系或从属关系。①韩寒是《三重门》的作者。②纳米技术是一种有着不可限量的潜力的技术。句①主语“韩寒”和宾语《三重门》的作者”是两个同一关系的概念 ;句②主语“纳米技术”从属宾语所表示的“技术”一类的事物。所以 ,句①②都是“是”字句。有些语句虽然用了“是” ,但它们的主语和…  相似文献   

13.
分析把字句的语法等级和生成机制。从跨方言角度看,汉语把字句存在着不同性质的语法等级以及相关的类型推移态势;其复指宾语是后起的句法成分;处置义与其他语义相混合是把字句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把字句表示“显性处置”义,它的生成机制是语言的像似原则。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阅读句子(短语或词)——组词成句的启动范式探讨了中级水平留学生在句子、短语和词3种启动条件下汉语句子产生中的句法启动效应。结果表明,句子和短语启动条件下.发现了“给”字句和“把”字句产生中的句法启动效应;在词启动条件下,“给”字句产生中没有句法启动,“把”字句产生表现出十分明显的句法启动。本研究结果初步表明:中级水平留学生在汉语句子产生过程中,阅读用于启动的句子和短语均能激活句法信息,只有阅读语法标记强的词如“把”字才能激活句法信息。  相似文献   

15.
广西金秀柘山话10种句式具有以下特点:双宾句的特色体现在:直接宾语先于间接宾语的语序;处置句有三种形式,除了“把”字句外,还有“拿”字句以及直接将受事放在句首的处置句;连字句的“连”可以紧跟否定副词,位置在否定副词前;“得”可作动词、助动词、结构助词、动态助词,因而带“得”的句式比较丰富;“捱”字句无论在结构还是使用范围上,跟普通话的“被”字句有区别,也异于方言中表示被动的“给”字句;差比句有6种格式;“NN没V”类句、“XX什么”句、“VV得”类句是方言独特的句式;由于形容词前后所带的成分不同,形容词谓语句的表达也很生动、多样。  相似文献   

16.
论“把”字句“处置式”的几种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字句在汉语使用中是常见的一种动词谓语句,也是教学与学习中存在着颇多难点的一种句式。究竟什么是“把”字句呢?黄伯荣与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修订二版)是这样下定义的:“‘把’字句又叫处置式……是指在谓语动词前头用介词‘把’引出受事、对受事加以处置的主动句。” 如果我们将“把”字句与一般动宾句比较,就会发现,“把”字句有强调作用,强调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施加影响和客体受到动作的影响之后所发生的变化。因此,“把”字句多选用具有强施动性和强影响性的动词来对介词介引成分加以“处置”。那么只有  相似文献   

17.
王迈 《文教资料》2010,(29):53-54
“把”字句主宾语的施受事不固定,结果补语的语义指向不固定。多种特征表明:“把”字句的语义原型应为“不同类个体之间竞争关系的表达”。竞争双方由“把”字关联。竞争方式由动词指明,竞争情势的优劣由动词后的补语决定.主语总是竞争的优势方,劣势方则成为“把”字的宾语。竞争的结果是“把”字句不可缺少的语义常项,由动词补充成分表达,这是“把”字句不能出现光杆动词的深层语义原因。  相似文献   

18.
作为语言学习的重点和难点,章振邦的《新编英语语法教程》和薄冰的《高级英语语法》都有专门的章节来讨论英语的被动式。在主动句中,句子的原语义关系为主语(施事)将里传给宾语(受事),然而在被动中由于动词词形的变化使里的方向发生了转移,原动词的语义关系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19.
把字句是一种很重要而且使用频率很高的句式,本文较详细地探究了把字句的“把”后宾语在篇章中的使用情况,以及与上下文句子中的主宾语的关系。指出“把”后宾语在篇章中对上下文词语照应、语意连贯等起着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吕叔湘先生在《汉语语法分析问题》中指出:“不但是宾语可以分别为施事,受事,当事,工具等等,主语也可以分别为施事,受事,当事,工具等等.”本文遵循吕先生的这一思想,对当事宾语和当事主语的语义内容,句法表现,以及与其相关的动词类别,作一粗略的探讨,并按照吕先生在《汉语语法分析问题》中的意见,将“宾语”改称为“补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