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云霞 《科技创业月刊》2009,(11):23-24,27
在论述了武汉市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概况和融资现状基础上,分别从政府提供的金融创新产品一各项创新基金和银行提供的金融创新产品一主要指贷款创新产品两方面分析了民营科技企业的融资支持情况.并就现有问题进行总结。同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科技计划主要类别、支持企业的主要类型、补助方式等方面分析了浙江省科技计划支持企业的现状和特点,揭示了浙江省省级财政科技经费管理在体制机制方面的不足,提出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整合科技资源、改革科技计划管理体制、加强科技计划绩效评估和监管、创新财政投入方式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张玉喜  赵丽丽 《科研管理》2015,36(11):55-63
本文运用跨层次模型和559家科技创新型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分析了区域政府支持和金融发展与企业社会资本对科技创新企业融资效率的作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政府支持与科技创新企业融资效率之间显著负相关,金融发展和企业社会资本与科技创新企业融资效率之间显著正相关。企业社会资本正向调节政府支持与科技创新企业融资效率,以及金融发展与科技创新企业融资效率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陈子韬  孟凡蓉  王焕 《科学学研究》2020,38(10):1782-1790
高技术产业是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和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更好地发挥政府在高技术产业创新过程中的作用,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优化科技资源配置的重要抓手。文章基于2010年至2016年中国大陆省级地区数据,采用静态面板和动态面板方法,分析和比较政府支持对高技术产业不同行业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政府在不同行业中发挥作用存在差异,医药制造行业、航空航天器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中政府支持对创新效率影响并不显著;(2)政府对高技术行业支持存在两面性,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与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中政府支持与创新效率呈现倒U型关系,且对于后者创新能力的长期培育有助于改善政府支持的作用。该研究揭示了在科技创新中政府支持的双重影响和行业差异,丰富了相关研究领域成果,并提出优化支持方式、调试支持力度、确立支持定位。  相似文献   

5.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提出为三地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协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持。立足于京津冀三地科技创新现状,从三地资源差异、合作意识、支持力度等方面分析金融支持三地科技创新协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探讨长三角、珠三角和台湾地区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经验,以及从政策法规、金融支持机构、风险投资方面对比分析美国、德国、日本和以色列等发达国家关于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经验和做法,提出京津冀三地金融应从加强区域顶层设计、坚持政府推动与市场运作相结合、强化京津冀科技创新和金融支持的匹配与互动、构建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双中心"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基于科技中小企业成长阶段的政策扶持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科技中小企业成长阶段的角度出发,在对现行科技中小企业支持政策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借鉴国外政策的成功经验,据此提出具有前瞻性、可行性的建议,进一步改善科技中小企业创业创新的环境.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步入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背景下,科技创新政策是政府推动企业科技创新最为重要的杠杆工具,健全市场导向型创新政策体系已成为我国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内在需求和重要任务。在比较政府支持企业科技创新市场主导型与政府主导型创新政策的模式及特征基础上,构建政府支持企业科技创新的"市场需求—能力供给—环境制度"结构框架,提出政府支持企业科技创新市场主导型政策构建思路,从"需求面"、"供给面"和"环境面"分析广东省近年来的市场化改革创新实践,提出具体的改革举措,为我国创新体系政策调整提供理论支撑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8.
国家科技计划作为我国支持科技创新的重要政策工具,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基于国家科技计划的执行实践,以国家863计划为例,对目标导向型国家研发计划的过程管理中存在的现实困境进行归纳和提炼,分析创新驱动战略下科技计划管理面临的制度困境、选择困境和风险困境,并针对这些困境提出政策建议,以期对完善科技计划管理制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建设自主创新型国家、推进科技产业的创新发展离不开金融体系的大力支持。为了更好地推进我国科技创新金融支持体系的建设,文章运用科技创新与金融发展的基本理论,针对我国当前科技金融支持体系中存在的财政支持薄弱、信贷体制不健全、金融服务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提出完善我国科技创新金融支持体系的若干建议,即推进政府政策体制创新,加快商业银行信贷体制改革创新,加强金融服务体系发展创新以及积极营造一个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对我国当前科技金融产业的互动发展,自主创新型国家建设战略的实现以期有所助益和启示。  相似文献   

10.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10,(5):F0003-F0003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是致力于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支持,为科技创新主体提供全方位信息服务的公益类科技信息研究机构。为了对世界重点科技领域的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基于事实的客观描述和深入研究分析,从而为我国政府和创新主体提供决策参考,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于2006年启动了“重点科技领域监测与深度分析”项目。  相似文献   

11.
自然辩证法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哲学,从其产生以来,自然界是否存在客观辩证法问题一直是争议的核心。辩证法概念发展的一般哲学史含义同德国古典哲学的特殊转义是造成自然辩证法概念理解分歧的根本原因。因此在哲学史背景下对辩证法概念进行文本学考察,是判别自然辩证法概念真实含义及其合理性的最可靠依据,是深入进行自然辩证法研究的前提,是保持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完整性研究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从"回国工作"到"为祖国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鼓励留学人员回国工作或以适当方式为祖国服务".这是党中央在新的形势下有关出国留学政策的最新指示.从"回国工作"到"为祖国服务",这其中饱含了党和国家对海外学子深深的理解、关怀和期望.  相似文献   

13.
对"科技批判"的批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该文针对现当代国内外一些学者和思想家对科技所采取的无批判的批判进行了分析,并在剖析他们科技观的基础上,揭示了他们陷入反科学主义和悲观主义的认识根源和逻辑错误,最后作者结合中国实情提出了自己所持有的态度和立场.  相似文献   

14.
唐芬 《科教文汇》2011,(8):163-164
喜欢活动、需要快乐是小学生的天性.这中间包含了他们对未来的追求.对人生乐趣的渴望。在活动化教学活动中,他们要摸、要闻、要尝、要听、要唱、要跳、要画、要写:在和伙伴们一起活动时,要说话、要进行思想交流、要模仿别人,要探索、要创造、要驰骋于想象的天地。他们积极参与其问,兴趣盎然,领悟了学习的喜悦,获得了成功的满足.从而充分发挥了个性.提高了他们的全面素质.  相似文献   

15.
从自然辩证法到科学技术哲学,再到今天的“科学技术学”,暴露了自然辩证法学科及其学界的诸多问题。从学界内部来说,当前最急迫的任务是:提高学术水平,力争使我国的科技哲学研究与国际真正接轨。  相似文献   

16.
刘欣怡 《科教文汇》2020,(6):125-126,170
课外阅读对于学生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具有重要作用。但当前的语文课外阅读存在阅读目的“急功好利”、阅读内容“鱼龙混杂”、阅读方法“囫囵吞枣”等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的“随意”阅读、老师的“随意”指导和家长的“随意”心态。因此,本文提出了语文课外阅读从“随意”走向“遂意”的对策:一是将“功利化”与“无目的化”的阅读目标相平衡;二是将“规范化”与“个性化”的阅读内容相融合;三是将“精细化”与“多样化”的阅读方法相结合。  相似文献   

17.
吉利汽车从模仿到自主的创新路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盛亚  蒋瑶 《科研管理》2010,31(1):86-92
摘要:寻找企业创新路径、识别企业如何从模仿创新走向自主创新,对培育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十分有益。本文以扎根理论方法为主导工具,对浙江吉利汽车通过人才培养、人才引进、R&D投入和组织学习能力提升,实现企业自主创新的过程进行了详尽研究,得出了吉利汽车不同发展阶段从模仿到自主的创新路径,这种独特的创新路径对其他致力于培育自主创新的企业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8.
19.
"会聚技术"及其对科技管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聚技术”是当前学科交叉的一个崭新的表现形式.综述了会聚技术的有关概念及其产生的背景,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其对科技管理的影响,认为现行的科研和教育体制应加强整合,以适应科技发展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20.
新《指南》的颁布,诱发了老师们对区域设置是否科学合理、材料是否有利于刺激孩子的学习进行了反思,语言区也不例外,老师们对语言区的状况进行了再思考:为什么孩子们不喜欢进语言区?为什么孩子们在语言区开起了小灶?为什么听不到孩子们说话?围绕这些问题,就如何实施《指南》精神,有效地提高语言区域学习的趣味性和有效性,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和心理特点,老师从"情境"入手,创设了生活情境、游戏情境、角色情境和变通情境,让孩子们沉浸在不同的情境中,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有话敢说,有话愿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