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博士新论     
政治权力构成与运作的美学奥秘  论题 :《2 0世纪中国政治美学与文艺美学》        博士 :骆冬青  答辩通过日期 :2 0 0 0 2年 5月导师 :何永康教授  学位授予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答辩委员会主席 :曾繁仁教授  论文提出了“政治美学”的概念 ,认为 ,政治本身就是审美的一种表现 ,意识形态、政治制度、政治运作、政治家的风格 ,在在体现出美学的精神。权力总是要成为魅力。权力结构总是要进入情感结构。政治的等级结构深刻地表现为审美的一种价值结构。在某种意义上 ,可以说美学即起源于政治 ,并与政治始终保持着深刻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阿多诺、布尔迪厄、鲍德里亚三位西方学者都批判、揭示了“纯”美学的意识形态性质。思考“纯”美学的意识形态性,三人分别提供了商品化、话语符号权力、消费社会的符码化特征这三个具有借鉴意义的切入角度。  相似文献   

3.
30年代出现的普罗文学,在革命意识形态的规约下,形成了自身特殊的政治美学观念,构成了对旧文学和“五四”新文学的颠覆。在阶级中心论的基础上,普罗文学强调文学的政治功利性,实现了意识形态的审美化,在话语、题材、形象等方面表现出不同以往的新面目,从而成为左翼文学美学规范建立的基石。  相似文献   

4.
在二三十年代流行的“革命+恋爱”的小说叙述模式中.存在着革命权力秩序与性别权力秩序相互纠缠的现象。本论文从二三十年代“革命+恋爱”模式中革命女性的形象书写入手,通过对情爱关系中的性别政治、革命女性的浪漫之爱对革命意识形态的美学实践的影响以及对革命女性的情爱心理中同情即爱的情爱特质的分析出发,试图呈现革命女性性别在政治权力秩序转化为情感秩序时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5.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作为党的“软权力”,受历史、文化、意识形态等因素的影响,反映着党的历史文化、意识形态、政治理念与方针政策。以宏观视角,整体分析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理论性、时代性、实践性特征,有利于厘清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根”与“脉”,认清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时”与“进”,把握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正”与“新”。  相似文献   

6.
伊格尔顿的审美意识形态论一方面表现出与英国现代文学批评关注政治的传统之间的传承关系,另一方面也是英国现代文学研究传统向文学的文化研究转向的一个表征,审美意识形态论是英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新发展。审美意识形态论在70年代主要表现为文本意识形态论,在80年代主要表现为批评理论的意识形态论,在90年代主要表现为美学理论的意识形态论和文化理论的意识形态论。  相似文献   

7.
引导和完善网络监督,鼓励公民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管理和社会管理,从制度和法律层面监督各级行政官员的权力运用和施政行为,保护公民合理、合法的利益诉求,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要积极利用网络监督,把握好意识形态的主体地位,弘扬正能量,努力实现社会和谐的目标,为构筑“中国梦”奠定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8.
美国著名学者约瑟夫·奈指出的“软权力”主要包括文化吸引力、意识形态或政治价值观念感召力及塑造国际规则和决定政治议题的能力。从总体上看,中国的国际“软权力”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但也具有了一些自己的优势。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提升“软权力”:第一,加强民族凝聚力;第二。加快和完善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第三,加强我国的外交;第四。重视教育。提高国民素质。  相似文献   

9.
特里·伊格尔顿的文学理论、美学意识形态和后现代主义批判等研究都深深打下了“政治批评”的烙印,甚至宣告“一切批评都是政治批评”.梳理并反思中国文论界对伊格尔顿“政治批评”理论的批判,有助于进一步厘清中国文论话语与西方文学理论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现实的社会主义国家出于策略上的考虑,把马克思的“跨越卡夫丁峡谷”思想和“东方社会理论”不恰当地等同了起来。这样做,虽有其积极一面,但在具体的社会主义实践中产生了诸多的不良政治后果。主要表现为:人为地割断了社会主义与西方先进的物质文化条件的联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具有了刚性特征,政治生活中的形式主义,倚重于高度集中的、全能型的政治权力的超常规发挥。这值得社会主义国家的人们认真地加以反思。  相似文献   

11.
感性意识形态是以具象化、真实化和感性化形式存在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采取感性化的教育方式可以有效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受理性意识形态宏大叙事的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出理论抽象性灌输居多导致感性的实践逻辑不足、内容脱离日常实际造成学生感性需求被遮蔽、载体多样化的感性形式运用不足等“意识形态悬浮”。因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改善需要感性意识形态的关照:让身边的榜样进行言传身教;让现实的资源激发真情实感;让教育的“机器”丰富载体样态;让庄严的仪式构建生活场域。  相似文献   

12.
儒家政治美学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儒家在其政治意识形态、权力阶层、权力运作以及政治批评标准上都体现为一种政治美学.在这种美政当中,道德教化是内容,美是形式.儒家试图用礼乐等审美的形式,超越道德理性对人的压迫与限制,把道德理性对人的压抑,转化为主体自在的心理诉求,并通过审美化了的道德教化,最后达到一种美善相乐之境.这就是儒家美政的真实内涵.在这种政治美学架构更多地沦为一种理想时,它对现代人类的道德教化与生活审美依然有着独特的魅力与价值.  相似文献   

13.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引领的主阵地,目前不同程度存在着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的问题,文章通过探索高校基层党组织如何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切实解决长期存在的基层党组织弱化问题,全面提升高校教育工作者意识形态工作的能力和素质,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让主流价值观念在校园文化发展中繁荣起来,让主流意识形态在校园网络行动起来,让网络“清朗”起来,为推动大学生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提供政治滋养和政治营养。  相似文献   

14.
红枣熟了     
终极理想叙事模式是50、60年代国家意志(所谓的“革命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两结合”的理想主义)的派生物,它采取官方的叙事立场,所表现的人生理想单一,表现的是那种虚假、枯燥、干瘪与程式化的共同象征和意象。这种权力意识形态文化视野和空间,不仅渗透在作家的写作立场、价值取向、审美风格等方面,而且以政治权力话语对现实进行权威性和同质化解释而形成的终极理想的叙事模式,并在中学语文教育目标上,权力话语以德育渗透的形式,形成权力和知识的结合,  相似文献   

15.
通过采用批评性话语分析领域的代表人物Fairclough的三维分析模式理论,从批评性话语分析角度对一篇CNN报道进行了分析。从中反映了在新闻语篇中体现话语文本互文性的“话语表现”与“杂语性”是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的,同时也体现了新闻语篇中代表不同权力阶层的“声音”是如何被很好地融合、搀杂,以用来表现不同权力阶层的意识形态的。  相似文献   

16.
美国教育社会学束家普尔认为课程知识具有意识形态性.它是社会各知识权力共同体相互斗争、妥协的产物,而课程改革更是围绕“官方知识”的政治活动.与阿普尔的逻辑相一致,则“关于如何选择课程知识”的课程知识观也充满着意识形态性。它往往是作为某个知识权力共同体整个世界观的一部分而存在,并且在当代世界性课程改革进程中,由于课程知识观与某个知识权力共同体存在着特殊联系,因此在课程知识规领域,各知识观间更多的是“斗争”与“并存”关系。而非一个取代另一个的“转型”关系.  相似文献   

17.
终极理想叙事模式是50、60年代国家意志(所谓的“革命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两结合”的理想主义)的派生物,它采取官方的叙事立场,所表现的人生理想单一,表现的是那种虚假、枯燥、干瘪与程式化的共同象征和意象。这种权力意识形态文化视野和空间,不仅渗透在作家的写作立场、价值取向、审美风格等方面,而且以政治权力话语对现实进行权威性和同质化解释而形成的终极理想的叙事模式,并在中学语文教育目标上,权力话语以德育渗透的形式,形成权力和知识的结合,导致知识倾向代表着权力的导向,制定标准和形成制度(教材审定委员会),最终表现即以物质化形…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中国文学观念演变历程的考察 ,认为文化与文学现象中的“雅正”与“雅俗”之辨 ,不简单是一种文学美学价值观念的变化 ,而是代表国家权力意志与代表个人意志的意识形态在权力斗争天平上权衡的结果。任何一种意志都在通过声称自己的“雅正”身份来获取自身存在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19.
中国文学在进入新时期以后,由于政治乌托邦神话的破灭,主流意识形态对文学的制约逐渐减弱,作家关注社会生活不再是单一的政治视角,可以从文化、哲学、美学等不同视点来观照现实生活,新时期文学由此摆脱了“一元”.走向“多元”。虽然新时期文学可以列举许多特点,但从宏观上来看,“世俗化”是新时期文学一个非常显著的特征。新时期文学的世俗化不是偶然的现象,而有多种成因。主要表现为文化渊源、文学传统、现实状况以及作家创作心理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张艳 《文教资料》2011,(31):19-20
二十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的文学,史称“十七年文学”和“‘文革’文学”,因受特殊历史时期“左倾”思潮的影响而带有极强的“政治话语”色彩。二十一世纪,电视荧屏上频现改编后的“红色经典”.但政治色彩已淡化许多.取而代之的是浓厚的消费色彩。在改编过程中,商业资本与政治意识形态有着一番对文化权力话语的争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