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以英国19世纪女作家乔治·爱略特的作品《织工马南》为例,分析了爱略特的宗教观,指出该小说体现了爱略特的宗教尊崇思想和人文主义的道德观,并指出爱略特的宗教思想和她个人的生活环境和人生经历有关.  相似文献   

2.
作为19世纪英国最伟大的女性作家之一,乔治.爱略特以其独特的女性视角对女性进行反思,为其时代的女性的探索提供了一种思路。《弗洛斯河上的磨房》正是这种思索的具体体现。女主人公麦琪放弃爱情、选择亲情体现了爱略特的人本宗教与道德观,她的温情、爱体现了爱略特的女性意识观,她的死既彰显了基于人本道德观的女性的道德与人格魅力,也表明作者思想无法让其时代的女性超越自我而最终罹难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3.
运用女性主义叙事学的研究方法,对乔治.爱略特的三部作品即前期的《亚当.彼德》、《弗洛斯河磨坊》和后期的《米德马尔契》中叙述模式进行分析,从而解读出爱略特矛盾的女性意识。在叙事学分析中引入主题分析,研究三部作品的叙事模式,挖掘爱略特小说在塑造女性人物形象时使用同一的叙事模式,揭示了女性人物的悲剧潜质和爱略特矛盾的女性观。  相似文献   

4.
在十九世纪的维多利亚时期的英国文坛上崛起了一批著名的女性作家。她们的作品中以独有的女性主义视角,对所塑造的女性角色投注了深切的人文主义关怀。其中夏洛蒂·勃朗特的长篇小说《简爱》更是被奉为这一时期女性文学的范本。《简爱》自问世以来便受到学术界的极大关注。大多数的评论视角都关注于主人公简·爱独立的爱情观、价值观,认为她代表了当时敢于追求平等与自由的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5.
说明图一采矿图。(采自哈雷特与爱略特:英国人民生活史图谱,第二册,第89页)图二航海科学家的研究室。(采自哈雷特与爱略特:英国人民生活史图谱,第二册,第115页)图三冶金图。(采自哈雷特与爱略特:英国人民生活史图谱,第二册,第89页)图四纺织图。此时纺车已普遍应用。(采自哈雷特与爱略特:英国人民生活史图谱,第二册,第91页)  相似文献   

6.
《简·爱》女权意识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九世纪英国女性文学日益发展 ,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简·爱》从女性的视角审视女性和人的命运 ,堪称一部女权主义宣言 ;试从《简·爱》在英国文学中的地位 ,作者的自身经历 ,女主人公独特的外貌特征和性格特征来分析作品中的女权意识  相似文献   

7.
英国戏剧家奥斯卡.王尔德是十九世纪唯美主义艺术运动的倡导者,因其天才的创作在英国戏剧史上声名显赫。历来很多批评家都被他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及妙语警句所吸引。他的著名戏剧《理想丈夫》反映了一种爱的纯真以及在尔虞我诈的英国政坛的压迫下爱的美丽绽放。这里的爱不只是爱情,还有朋友之间相互关心的爱。本文从剧中几位主要人物入手,对王尔德笔下爱的理念做一分析。  相似文献   

8.
十九世纪四十年代的英国是资产阶级崛起,资本主义扩张的黄金时期。随着社会制度的进步,女性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女性对自我心灵和精神世界的关注使女性文学作为一种世界性的文学潮流开始出现并不断壮大。夏洛特的《简.爱》正是这一时期女性文学的典型代表作品。本文以《简.爱》为研究文本,认为英国资本主义制度对女主人公简.爱女性意识觉醒具有双重效应,通过论述资本主义发展与简.爱女性意识觉醒的相似性,以及资本主义社会对简.爱性格的影响揭示了十九世纪英国资本主义崛起与女性主义意识觉醒之间的相互关联性。  相似文献   

9.
李津 《文教资料》2010,(14):19-21
英国女作家简·奥斯汀,以其现实主义作家的秉直天性和女性的敏锐直觉,深刻地表现了十九世纪英国中产阶级婚姻爱情与经济的关系,透彻地揭露了金钱财富是资产阶级婚姻制度的根本。  相似文献   

10.
英国女作家简·奥斯汀,以其现实主义作家的秉直天性和女性的敏锐直觉,深刻地表现了十九世纪英国中产阶级婚姻爱情与经济的关系,透彻地揭露了金钱财富是资产阶级婚姻制度的根本.  相似文献   

11.
虽然英国女作家乔治·爱略特一直以来被列为经典作家,但她的经典小说也具有通俗特色:一,她的小说取材于中下层人们的生活,反映了通俗小说的大众化品格;二,其主题主要围绕当时女性感兴趣的爱情、婚姻和家庭等问题展开,反映了通俗小说的世俗化审美观的特点;三,她所运用的文化模式和情节模式也体现了通俗小说的模式化特色。  相似文献   

12.
王玲霞  孙瑜 《家教世界》2013,(7X):235-237
简·奥斯丁是十八世纪英国最后一位小说家,也是英国文学史上第一位重要的女作家。在十八、十九世纪,女性的地位十分低下,只有通过婚姻依赖男性。在这样的背景下,简·奥斯丁挑战社会权威,开始创作关于女性意识的小说。《爱玛》,作为她的一部成熟作品,较好地体现了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13.
乔治·爱略特的作品往往洋溢着浓郁的宗教受难意识,其表现形式是,多以一位圣母似的女性在人世间承受苦难的经历作为小说情节的主线,在其行为背后熔铸了作者浓郁的宗教意识以及唯物主义哲学对其的深刻影响.正是这种宗教与哲学内涵的存在,使乔治·爱略特的小说显示出博大深邃的品格.  相似文献   

14.
圣经是西方文学的奠基石之一,大多数的西方学者都受到圣经文学的影响。作为十九世纪英国的女作家,乔治.爱略特的作品常常弥漫着浓厚的宗教色彩,其代表作《亚当.贝德》更显示了深厚的圣经文化内涵。探讨这部小说的主题和基督教文化对乔治.爱略特的影响可以应用诺思罗普.弗莱的原型理论,从圣经原型的角度出发,分析《亚当.贝德》中的各类人物形象,以及小说的结构和情节。在此,读者可以从新的角度来欣赏这部经典之作,探究乔治.爱略特的宗教情怀。  相似文献   

15.
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通过简·爱形象,传导了十九世纪英国小资产阶级知识女性自我实现的愿望,展示了知识女性对自身的思考,体现了作家"肯定自我"为核心的理想人格.所以,简·爱形象是作家高出于时代的精神产儿,是她的理想人格的结晶.  相似文献   

16.
十九世纪英国作家哈代在写作生涯的巅峰时期发表了近50篇短篇小说。这些作品既汲取了他长篇小说创作的能量,又洋溢着鲜明的地域特征与浓烈诗情。哈代短篇小说往往执著于爱情的咏唱,创作版图是熟稔的英国西南部乡村并以"威塞克斯"为统称,叙事中涵盖着强烈的戏剧冲突,而且融汇了作家对人类境遇尤其是女性命运的诚挚关怀与深入思考,显现出张弛有度的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17.
《傲慢与偏见》与《简爱》这两部世界名著都反映了英国十八世纪末至十九世纪初女性的命运,表现了其抗争意识。文章着重论述了两部作品中女主人公的女性意识差别:在两性关系上伊丽莎白主要表现为要求得到男性的尊重,而简爱则追求男女完全的平等,女性独立;在爱情方面伊丽莎白选择被动等待,而简爱则勇于大胆追求。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作家所处环境的不同和作家主体个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乔治·爱略特(George Eliot,1819-1880),是英国19世纪最著名、也是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她以为数不多的高质量作品,跻身于维多利亚时代英国文坛的大师之列。英国评论界的泰斗、权威学者F·R利维斯盛赞她的作品具有“托尔斯泰式的深刻和真实性。”  相似文献   

19.
吴咏刚 《教书育人》2010,(7):108-109
长篇小说《金色笔记》(TheGoldenNotebook)一直被评论界认为是英国当代著名女作家多丽丝·莱辛(DoffsLessing)的代表作。因为这篇作品,莱辛成为继奥斯丁和乔治·爱略特之后在国际文坛上最有声誉的英国女作家之一。在2007年10月11日,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委员会宣布将本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这位英国女作家。《金色笔记》于1962年发表,小说所描述的是女性的独立意识、女性的理想抱负和面临的困境,因此刚一出版就受到读者的关注,甚至被二些评论家认为是女权运动的一面旗帜。  相似文献   

20.
《面纱》是英国作家威廉·萨默塞特·毛姆的作品,讲述了一个贪慕虚荣的女子凯蒂在一段无爱的婚姻中,由出轨走向自我救赎的过程。本文将运用人物分析理论,以人格结构为角度对《面纱》中主要中国女性进行分析,来挖掘毛姆的中国女性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