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林明 《红领巾》2005,(4):75-77,80
本文认为当前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主要内容包括:职业生涯设计指导、就业政策指导、就业观念指导、就业信息指导、就业心理指导、就业技巧指导和创业指导等,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主要方法有:就业指导应贯穿于大学生学习的全过程、邀请用人单位领导或专家参与就业指导以及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等等.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当前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主要内容包括:职业生涯设计指导、就业政策指导、就业观念指导、就业信息指导、就业心理指导、就业技巧指导和创业指导等,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主要方法有:就业指导应贯穿于大学生学习的全过程、邀请用人单位领导或专家参与就业指导以及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等等.  相似文献   

3.
本文认为当前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主要内容包括:职业生涯设计指导、就业政策指导、就业观念指导、就业信息指导、就业心理指导、就业技巧指导和创业指导等,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主要方法有:就业指导应贯穿于大学生学习的全过程、邀请用人单位领导或专家参与就业指导以及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等等。  相似文献   

4.
就业指导中心存在着终结性、功利性和表面性的弊端.实现就业指导中心向生涯发展中心的转变是改善就业指导中心功能的需要,是真正实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需要,也是增加职业教育吸引力的需要.生涯发展中心构建的指导理念是职业教育的终身性、生涯辅导的个体性、生涯教育的全程性、就业信息的广泛性、课程体系的系统性与开放性以及师资队伍的专业性.此理念指导下的生涯发展中心包括生涯咨询部、生涯课程部、信息服务部、对外联络部等七个部门.  相似文献   

5.
就业是民生之根本,也关系到我国经济建设、高校改革及和谐社会共建等诸多战略目标的实现。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构筑全员指导、全程渗透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具体表现为使高校的行政管理、教育教学等学生服务性工作全程贯彻就业指导方针,这是高校坚持以"学生为本"整合就业服务资源、拓展就业服务边界、提升社会服务功能的需要,也有益于助推高校就业服务工作不断进步与完善。  相似文献   

6.
高等教育的发展以及我国就业政策的调整,导致我国大学生就业出现了问题。对于这一问题,教育部指出要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保证学生的就业。要提高就业指导的质量,使就业指导从粗放型发展为专业化,必须要加强建设就业指导课程,抓紧师资力量的培养,坚持走专业化、职业化相互促进的"专职化"路线。基于此,对高校就业创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诉求与实现路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坚持“融于社会,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以区域经济发展定位、以支柱产业需要定向、以人才需求定格是高职教育就业指导工作的前提,“三个到位”是就业指导工作的保证,借助社会力量和采取生动活泼的就业指导形式是就业指导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勾建完善的就业服务体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高等教育的长足发展,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也随着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而凸现其重要性.本文从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通过提供完善的生涯指导服务,加强职业指导的"全程化"建设;提供系统的就业指导服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帮助毕业生顺利融入社会;提供高效的信息指导服务,建构就业信息"扁、平、快"的服务平台;提供优良的心理辅导服务,保障就业群体的身心健康;建立一支完备的就业服务队伍,为落实各项就业服务工作提供有力的人员保障,来构建并完善高校的就业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9.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状况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面临严峻压力,现有的高校就业指导不能满足学生需要.可通过政府加强对就业指导工作的政策指导,高校转变就业指导观念,调整就业指导工作的重心来促进高校就业指导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这一特殊群体的就业服务与指导工作,需要政府、高校、毕业生个体共同努力。特别是作为高等教育主阵地的高校应注重工作的创新和实效,努力做好"加强就业指导、开拓就业市场、推进全面就业、开展跟踪调查"等重点工作,形成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就业服务与指导新局面,实现就业困难群体的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11.
在专业型硕士扩招的大背景下,文章主要简述全日制教育管理专业硕士存在的就业困境及其原因,并从几个方面探讨全日制教育管理专业硕士就业破解路径.作为用人单位,招聘要求应与国家的人才培养目标保持一致性.作为高校,要改革课程设置,呼应时代发展要求,要注重搭建合作实践平台,要认真贯彻落实"双导师制",要搭建就业服务平台,配备专项就...  相似文献   

12.
顶岗实习是深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途径。为了提高顶岗实习环节实践教学质量,我校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开发建设了“顶岗实习管理网络平台”。应用顶岗实习管理系统辅助校外顶岗实习管理,落实顶岗实习过程管理,实行顶岗实习指导的“全体化”;借助网络信息储存优势,推行顶岗实习考核的过程化评价;运用网络平台优势,提供顶岗实习与就业的一体化服务,从而满足我校实习管理的功能需求,并取得了明显成效。我校这一成功经验,希望能为同类高职院校的实习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个性化就业指导,是教育工作者根据学生个性特点和社会职业需要,帮助学生规划职业发展、提升就业能力,进行合理的职业决策,以实现学生毕业后充分就业为目标而实施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对广东省高校就业指导现状的调研,发现高校就业指导存在着过于同质化、一致化,缺乏针对学生个性特征的分类指导和服务,指导效果不理想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就业导向"人才培养的实质是不仅使学生获得所需的专业技能,而且也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职业综合能力和未来发展的关键能力。本文分析了实行就业导向型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必要性,并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课程体系构建、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训条件配备等方面对此展开阐述。  相似文献   

15.
The lifetime employment system in Japan offers employees a high degree of job security. The characteristics, foundations, extent and effects of the system are examined, as are some present strains upon it. The system's implications for education and for careers guidance in Japan are then explored. The structure of guidance services in schools, in employment offices, in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and for adults, are described, and are related both to the lifetime employment system and to other features of Japanese society.  相似文献   

16.
高等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专业实习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基本环节,又是学生实现充分就业的基本保障。课程设置、专业实习与学生就业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就业为指导的基本原则,三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为此,可以构建三者的“三角”概念模型,课程设置的科学性与专业实习的有效性是学生就业得以保证的前提;学生就业实践对课程设置、专业实习具有反馈与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随着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持续推进,学生宿舍作为学生"第二个家",简单休息场所的定位已经不能满足高校学生的需求。在住宿的基础上获得更多的服务,拥有一定的认同感、参与感,从而满足自身全面、个性化的发展成了学生新的需求。对于高校教育工作者来说,强化学生社区建设管理,实现服务管理、价值引领、素质养成"三化"目标,促进学生实现"五个自我"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普遍存在,高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的就业形势更是严峻。究其原因,既有政府的调控引导作用不足、用人单位要求不断提高、人力资源供求仍是买方市场等社会因素,也有学校的专业培养、就业指导以及教师本身存在的问题,更有学生职业目标不明确、就业意识淡漠、专业技能不强等个人因素。应从社会、学校和学生自身3个方面采取有力措施,以提高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的就业率。  相似文献   

19.
高等学校岗位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通过高校岗位管理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的需要以及科学设岗、推行聘任制、强化考核的论述,提出高等学校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过渡,就是要在人事管理中引入竞争机制,科学设置岗位,建立起“真资格”的聘任制,加强契约管理和聘后的考核评估,以逐渐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高等学校岗位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20.
通过网络平台,从就业方向、就业条件、就业地区、求职渠道、社会环境影响等方面对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期望进行调查.旅游专业学生的就业期望具有就业方向多元化、就业条件物质化、就业地区分散化、求职途径集中化、社会环境影响加强化等特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要从学校、家庭、社会和学生自身四个方面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