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儒家人生哲学的基本特征是:仁义为本的道德原则;中庸之道的处世方法;追求君子的理想人格;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儒家人生哲学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和中国人的人生态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儒家人生哲学进行梳理反思,挖掘其现代价值,摒弃其思想糟粕,对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儒家热衷于探讨人的本性,注重辨明义利关系,旨在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哲学,全面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本文认为儒家的人生哲学具有六个方面的特性;即进取性,主体性,社会性,道德性,和谐性,务实性。与其它各家相比,显示出积极可行的特点,对中华民族立身处世的原则产生了十分深广的影响。儒家人生哲学的主要方面,是我们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构成要素,其基本精神与当今时代的要求是相合的、值得我们值鉴。  相似文献   

3.
论儒家的人生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家热衷于探讨人的本性,注重辨明义利关系,旨在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哲学,全面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本文认为儒家的人生哲学具有六个方面的特性:即进取性,主体性,社会性,道德性,和谐性,务实性。与其它各家相比,显示出积极可行的特点,对中华民族立身处世的原则产生了十分深广的影响。儒家人生哲学的主要方面,是我们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构成要素,其基本精神与当今时代的要求是相合的、值得我们值鉴。  相似文献   

4.
邵晶  罗辑 《教育教学论坛》2012,(S5):191-192
儒家人生哲学所蕴含的人文精神、道德价值理念成为中华民族凝聚力量、沟通情感、安顿心灵的重要精神资源。大学生作为国之栋梁,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在当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弘扬、倡导儒家人生哲学的精华,不仅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而且对中华民族的强盛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与中国传统人生哲学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儒家成圣成贤的人生理想、傲然独立的人格气节、自强不息的人生精神;道家洒脱机趣的生活方式、不为物役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具有强烈实用色彩的生存智慧;墨家"利天下为志"的人生理想、"强力而行"的人生态度、严格自律的高尚品格,都在毛泽东人生哲学中打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  相似文献   

6.
庄子人生哲学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当代国人人格塑造也有重要意义。本文试图分析庄子从摆脱人生困境中塑造理想人格、庄子人生哲学思想、理想人格与儒家的不同等方面来阐释庄子人生哲学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与设计,是中国传统哲学长期探索的重要的人生课题之一。而儒家对人生哲学的探索,对中华民族的性格、民族精神的形成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孟子理想人格的要素、理想人格典范和理想人格修养三个方面探讨了儒家代表人物孟子的人生价值取向和理想人格境界。  相似文献   

8.
葛梦薇 《考试周刊》2007,(33):101-103
庄子的人生哲学以实现个性人格独立和个体精神自由为其根本宗旨,通过对人的境遇的理性思索和对儒家仁义礼法的批判,庄子从外在的处世之道(委蛇其形)和内在的精神超越(逍遥其心)两个方面对这个问题给予了深刻回答。委蛇其形为实现个性人格独立和个体精神自由提供了前提和基础,逍遥其心则为这种追求指出了方法和道路。对当代人来说,这种处世智慧和精神追求仍有着许多积极启示和可供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9.
孙犁受传统文化影响颇深,儒家与道家传统美学在他的人生哲学和美学精神中形成强大的张力。其小说的婚恋情节表现出天道与人道“和合”、仁德与虚静相谐、“小我”与“大家”权全的美学特征,散发出儒道契合的和谐之关。  相似文献   

10.
儒道精神的入世和出世,是中国哲学思想的两大支柱。儒家成就了中国人的道德生命,道家完善了中国人的艺术生命。音乐作为思想文化的载体,背负着儒道两家的精神。古琴艺术作为中国古老的音乐形式,承载着圣贤哲人的人生哲学和艺术精神,流淌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血脉和对人生态度的感悟。  相似文献   

11.
儒家道义主义的苦乐观是代表中国古代人生哲学主流的苦乐观。对其进行回顾与剖析,无疑对我们今天正确对待苦与乐,树立正确的苦乐观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2.
贾荟册 《华章》2007,(9):54-54
自华夏文化的先祖孔子开始,安贫乐道就成为我国古代文人一种独特的立身处世的人生哲学,其中蕴含了深厚的儒家文化内涵."安贫"反映的是对清贫的物质生活安然恬静的一种坦然态度;"乐道"反映的是对精神孜孜不倦的追求.安贫乐道反映了儒家独特的辨证的进退观,展示了我国古代文人与西方知识分子迥然不同的文化人格.  相似文献   

13.
道家、佛家、儒家以及中国古典名著和诗词都对"流水"有很多诠释,这些诠释折射出不同思想派别的不同人生哲学。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提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以"精进利生"的人生哲学来看待"流水",从而启迪人们,应效法天道,运行不穷,自强不息,奋发进取。  相似文献   

14.
中国文化强调生命超越境界,这不仅体现在人生哲学上,且体现在美学诗学上。无论是儒家、道家还是佛教,都将人生作为审美境界的出发点和归宿。本文分四方面讨论了:儒道释的和谐、妙道、圆融的人生自由之境;孔子的十年一境和王国维的三个境界说;冯友兰的人生四层境界说;唐君毅的心灵九境和傅伟勋的生命十境说。强调从传统向现代的文化转型中,重新审理和关注中国文化境界说,发扬其有价值有生命力的一面,使东方文化精神在新世纪的中西文化思想对话中重展其精神勉力。  相似文献   

15.
林语堂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少有的既深谙西方文化,又对中国儒道佛等文化做过深入研究,且能说一口流利英文的作家。他坚持民主、自由;既肯定儒家积极有为的进取态度,又寻求道家自然柔弱的人生哲学;在他的人生观中,既有悲观虚无的因素,又能以自由旷达的思想让自己超脱其中。他是一个矛盾体,而道家人生哲学更让他成为一个和谐安详的人。  相似文献   

16.
天人关系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问题.儒家所讲的"天人合一"主要是指道德价值意义上的合一,包含两个方面的伦理意蕴:一是人性与天道的统一;一是人生理想的天人调谐.可以说,儒家的天人观正是中国传统社会人生哲学的精华所在.  相似文献   

17.
王蒙作为一个文学家,有着自己的人生哲学,那就是尊重与热爱生命、尊重世俗的常态的生活。他认为生命的意义和乐趣在于学习、实现人生的艺术化,而文学则是实现这种人生可能性的一个理想途径,这就是王蒙的文艺思想。王蒙的人生哲学及其文艺思想是对中国传统儒家和道家思想文化的继承和超越,这种人生哲学能够使人获得幸福和智慧,在当代众声喧哗的多元化语境中有着值得重视的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18.
人们对死亡或死后灵魂的看法会对人生的价值观产生重要影响,西方哲学多以灵魂不死的假设作为其人生哲学的根本支柱,以引导人类的行为向善,原子论者虽然例外,但其伦理体系并不健全,比较起来,中国古代儒家哲学在这方面表现出高超的智慧,它抛开灵魂问题不谈,只关注于此岸世界,把人生价值等同于现世的功业,却同样可以达到“勇者不惧”的人生境界,死亡问题是人生哲学的第二个主题。  相似文献   

19.
穷独达兼     
《学语文》2015,(2):85
孟子认为,士人君子的人生态度应是:"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这是儒家关于个人与社会、出世与蜗居态度的经典概括,反映了儒家"从容进退"的文化心态。穷独达兼的人生哲学,深刻地影响了封建社会中一代又一代  相似文献   

20.
林同济受尼采思想影响,在20世纪30、40年代之交极力倡导“力”的学说,以此改造国人,服务抗战;40年代以后,随着国内外形势和他自身状况的变化,他的思想逐渐回到民族的老庄哲学.但林同济的回归不同于传统文人的消极避世,也没有彻底放弃他此前信奉的尼采思想;他是以老庄的超然哲学为基础,揉合尼采的意志哲学和儒家的入世精神,又扬弃了老庄的消极避世、尼采的执着信念和儒家为群的终极理想,将道家的真人、尼采的超人和儒家的圣人凝为一体,铸造出一种新的人格范式,显示了他为中国人寻找一种完美人生哲学的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