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少从事数学教育教学多年的教师,一直存有一个疑问:同样的教材,一样的学生,为什么有的老师带的班级考得出类拔萃,而有的老师"使劲"最大,却考得一塌糊涂?一直相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的我不得不慎重考虑一下这方面的原因及对策,并写成此文,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笔者有幸作为评委参加了一次优秀课评选活动。课后,笔者在同部分听课老师进行交流时,不时听到这样的声音:“教师教得不错,可惜学生配合得不好。”言下之意是课上得不好是因为学生不会“配合”,并非教师教得不好。这就奇怪了,新课标一直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充其量不过是平等中的首席罢了,怎么会冒出学生配合老师的问题呢?是不是这句话的  相似文献   

3.
一 次参观一所名校,一进门我就被一则“没有教不 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的标语给震住了。 近年来,虽然事实已证明该校教育成果辉煌,但这则标语至今仍让我心里犯嘀咕:“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吗!” “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就学生的学习而言,真正发挥决定性作用的是学生,而不是老师,老师只是促使学生变化的重要外部条件之一。若在“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的理念之下,学生的进步完全依赖于教师的教,则学生的学习势必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而教师也只会是一味地去教。这种失去了学生主体能动作用发挥的教…  相似文献   

4.
有这样一个案例:在一节教学生写数字的课上,当教师写完“5”这个数字让学生评价时,学生大声地说:“不好!”教师没有表现出丝毫不快,随即请学生指出哪里不好。学生天真而又直率地提出了各种意见。有的说:“老师将横笔写长了。”有的说:“老师写下面的竖弯时,转弯的地方不圆。”任课老师虚心地接受了学生的意见认真重写了一次。  相似文献   

5.
现如今在教育领域中存在着一些教育流行语,对教师的心理健康产生了一定影响,解读这些教育流行语有助于减轻教师的心理压力,促进教师心理健康。一、“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人们认识到了教师对学生发展、成才的重要作用,也看到了许多学生因为教师的素养差而发展不理想,因此做出断言:“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学生的老师”。其实,这句话虽然听起来激动人心,但是有些偏激,它成了戴在教师头上的紧箍、套在教师脖子上的枷锁。“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其实,并非所有的学生都能被教好。“被教好”可以理解为学生的发展符合包括学…  相似文献   

6.
有人称洋思教育是一个奇迹。“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是洋思中学独创的极具特色的办学理念。并由此衍生了“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这一口号和昭示。乍一看,很不容易理解。在赴洋思考察学习时,我们着重就其教师的培养和发展作了一些探究,先是在主教学楼大门左侧的标语牌上发现了这句话,之后又查阅了一篇《洋思人也要学洋思》的报道,才得以明白。“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强调的是教师对学生的一种责任与信念以及教师基于这种责任与信念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不放弃“教好”每一个学生,更要通过“洋思人学洋思”,不断地提高和增强能够“教好”的素质和技能。  相似文献   

7.
付平顺 《辅导员》2009,(12):38-38
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和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都有所差异。虽然是同一个老师教,有的学生接受知识快,而有些学生,老师强调十遍八遍,他也掌握不住。这样就出现了所谓的“优秀生”和“潜能生”。作为教师,应当正确地对待和认识这一特殊的学生群体,在调查中研究,在研究中寻求促使“潜能生”上进的方法,不让任何一位学生掉队。  相似文献   

8.
中学的物理課,讲了不少物理学基础知識,使学生的智力得到很大的发展,有助于形成科学世界观,是一門重要功課,也是一門頗能引起学习兴趣的功課。中学物理課同时又是一門不易教好的功課,有的教师怕教,有的学生怕学。有的教师表示:宁可教数学,不願教物理。有的学生表示:物理課有意思,可是下了功夫也学不好;还有学生把物理課叫做“无理課”,“雾里課”。  相似文献   

9.
开心岛     
秋水  韩一民  流云 《初中生必读》2011,(11):27+29-27
监考老师 考后,老师训话:“都是同一老师教的,为什么有的考得很好,有的很差啊!” 全班无语。一会儿,一个声音从墙角处响起:“因为监考老师不同。”  相似文献   

10.
面对我们教材中的一些合唱歌曲,教师有时感觉到很无奈.有的老师采用一遍又一遍反复教唱单声部,再进行合唱的方式教学,可结果,学生对音准还是掌握不好,容易跟着旋律声部跑.有的老师用合唱队专业训练的方法来开展班级合唱教学,但往往因为学生声音基础各不相同,音乐素质参差不齐,或者教材难度大,课时紧,教师教法不当等问题,学生根本不能胜任或完成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1.
面对我们教材中的一些合唱歌曲,教师有时感觉到很无奈。有的老师采用一遍又一遍反复教唱单声部,再进行合唱的方式教学,可结果,学生对音准还是掌握不好,容易跟着旋律声部跑。有的老师用合唱队专业训练的方法来开展班级合唱教学,但往往因为学生声音基础各不相同,音乐素质参差不齐,或者教材难度大,课时紧,  相似文献   

12.
《教师博览》2003,(5):4-5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最早是老教育家陈鹤琴说的。之后,被老师们广泛引用,而且出现了一些与这句话类似的说法:“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称职的老师”等等,表达的都是同一意思,就是教师和学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这句教育界的“名言”在被广泛引用的同时,也引起了众多的争议。到底应该怎样理解这句话?几年前,听到“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时,顿觉惭愧和震撼。惭愧的是,原来那些几乎个个都可以成材的学生到了我手里,并没有达到这个目标…  相似文献   

13.
作为教师没有不关心学生考试成绩的。在现实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有的老师教学效果好学生却考不好,有的老师教学效果一般学生却考得好,这种教考反差现象让人尴尬与困惑,值得深入探讨。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源于我们对教学的近视与偏见,重视教而忽视学,不抓落实。要应对与破解这样的难题,从根本上来说需要深度教育,从教学走向教育。育人为先,以管融教,亲师信道,重在自学等都不失为具体而有效的方法与策略。  相似文献   

14.
现如今在教育领域中存在着一些教育流行语,对教师的心理健康产生了一定影响,解读这些教育流行语有助于减轻教师的心理压力,促进教师心理健康。一、质疑“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学生的老师”人们认识到了教师对学生发展、成才的重要作用,也看到了许多学生因为教师的教育素养差而发展不理想,因此做出断言:“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学生的老师”。其实,这句话虽然听起来激动人心,但是有些偏激,它成了戴在教师头上的紧箍咒、套在教师脖子上的枷锁。“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其实,并非所有的学生都能被教好。“被教好”可以…  相似文献   

15.
最近,笔者参与了新课改的教师培训,在与教师的交谈中发现绝大多数教师对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有一些新的想法和不同的理解。●有人把应试教育形象地比喻为:教师教学如送货,学生就是理货员,考试犹如提货单,如果成绩考不好,就怪老师货不全。学生刚从高考的考场出来,老师就急切地去问:“考得怎么样?”“不怎么样,有两道题从未照过面。”这时老师的脸刷的就红了,半天不敢抬头。由于教学紧紧围绕高考指挥棒,学生学得辛苦,老师教的无奈。因此新课程改革的提出绝大多数老师和学生是赞成和欢迎的。但相当一部分老师在经过新课程培训后,都能感受到新课…  相似文献   

16.
1.营造良好的教与学氛围。古往今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一直是老师、家长所喜爱的时尚学生。在教育体制、课程、方法不断革新的今天,教师想方设法找一些条条框框或陈规陋习来约束学生,学生不但不听,总是反其道而行之。因此,有的教师惊呼:现在的学生不好教了,既不懂礼貌又不懂规矩,还厌学,教书真难啊!然而学生对学习、对老师为何不感兴趣,甚至讨厌某一个老师和某一个学科。  相似文献   

17.
朱先明 《教师》2010,(5):1-1
人是要有一定精神支柱的! 教师需要有对教育的乐观主义精神。有了这种精神再加上自己的努力,就能够变“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为“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没有不会教的老师”。  相似文献   

18.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学生喜欢的学科,成绩一般都比较高。教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教师对待学生就像农民对待土地,庄稼长得好与不好,全靠农民怎样处理土地。学生学得好与不好,全靠教师对学生的态度与指点方式;教师是“唯我独尊”还是真诚平等?在课堂学习中  相似文献   

19.
教材解读 有的教师认为《习作4》不好教,分析起来可能有两点原因:一是很多教师对“剪纸”比较陌生.更别说是教学生了:二是在学生写什么的内容上游移.有的认为要围绕“剪纸艺术”来写.理由是教材用了大段文字介绍“剪纸”艺术:有的认为应围绕一幅剪纸作品所表达的内容与主题来写,  相似文献   

20.
听课杂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你还没有读完呢!”课例1:一教师声情并茂地范读完课文后,为了解所读课文后的示范效果,便问学生:“刚才老师把课文都读了一遍,你们觉得老师读得怎么样?”许多学生纷纷说读得很好,听课教师也觉得无可挑剔。突然,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你读得不好!”这个孩子的话令听课教师大吃一惊,授课教师满腹疑惑地问:“那你说说,老师哪儿读得不好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