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成语家族中,有不少是两用成语,即一个成语有两个义项,如异想天开、见风使舵、秀色可餐、左右逢源、灯红酒绿、想入非非、不求甚解……但是,在使用中,我们往往都在用它们的热义项,而不太注重它们的冷义项.一旦有人偶尔用了它们的冷义项,还会觉得不习惯,甚至会以为是用错了.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角度出发,对"人家"一词作为名词和代词的各种不同义项作了一个简要的梳理,并针对留学生在学习中需要重点掌握并能正确使用的义项作出了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主观题自动批阅系统(简称AATS)知识库在整个系统中的角色及其功能需求;阐述了具体领域学科的知识特点,提出按学科功能模块分类的树状结构模式来组织知识库,并把义项作为知识库的基本组成单位,进而定义知识库义项的概念表达式为一个有序四重组;给出AATS知识库的XML文档的DTD文件。实验表明,AATS知识库的这种结构组织模式可使主观题自动批阅的准确率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4.
一词多义现象是人类语言经济性原则的体现。基于原型理论的多义词研究可以使我们深入了解词语的多义化过程以及各义项之间的关系。本文以原型范畴理论为依据,探讨了英语多义词记忆的方法,提出应重视词语原型意义的学习,了解各义项间的理据联系,依据语境掌握多义词的衍生意义,达到提高词义记忆和语义表达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齐寻昕 《科教文汇》2014,(14):131-132
二语词义的习得很大程度上依靠和借助母语的词义系统。本文用心理词典理论、词汇语义学的相关理论从义项的角度,探讨义项对应空缺造成的母语干扰以及汉语对掌握缅语词汇聚合和组合关系的负面影响。探讨的过程是从汉族学习者所出现的错误出发,采用对比分析的方式进行。  相似文献   

6.
杜丽丽  雷笑云 《科教文汇》2010,(16):131-131,137
日语中“手”不仅仅作为人体器官名词使用,通过对日语词“手”的一词多义分析,发现该词的义项分布呈辐射和连锁结合的趋势,并且各义项以隐喻或转喻方式为主要手段,组成了一个多义的网状结构。因此,笔者在收集日语中与“手”有关的表达的基础上,探究“手”的隐喻和转喻表达,分析其隐喻、转喻模式及意义表达形成的原因,即该基本人体词汇的多义分布现状反映了人类认知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语言反映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它不仅是交际与思维的工具,还是人与世界的基本纽带.随着人们对客观事物的逐步深入理解,单义词已经满足不了表达的需要,于是由原来只表示一个义项的单义词发展为具有相互联系的多个义项的多义词.哈萨克语多义词的形成途径多种多样,表达意义比较复杂,能够使词义变得更加丰富.通过学习哈萨克语多义词,能够使我们更好地理解、翻译各类文章.  相似文献   

8.
吴昱昊 《科教文汇》2012,(26):71-71
古代汉语中,"为人"一词可以用来指人的道德品质,个性修养,人格特质,体貌特征,身体缺陷和生活爱好,在表示道德品质和个性特征上,现代汉语继承了古代汉语的用法,但其余义项则是现代汉语所没有的。本文讨论范围仅限于《史记》中的材料。  相似文献   

9.
一词多义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指的是一个词有两个或者更多的义项,且这些义项间存在着相互关联.本文结合英语和汉语多义词语料,试图从词汇语用学的角度对多义词的语用充实现象进行解释.多义词的选择和理解实际上是在经过语用充实后,其原型意义在一定语境下的收缩或扩充.本文从语用充实角度为多义词的认知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说明多义词的使用和理解是在词汇语用学的框架内,一个以语境为基础的认知一语用问题,而不仅仅是个语言问题,因而在学习多义词时,要提高学习者的语用意识,使他们能够结合语境进行语用加工,进而寻求多义词词义的最佳语境意义.  相似文献   

10.
马晓菲 《科教文汇》2012,(20):159-159,165
中日语言中都存在温感形容词这样一个体系,且这些词或多或少都有语义扩张现象。本文以"あつい"和"热"为例,对这种语义扩张进行了分析,并通过比喻手法较系统地整理了"あつい"和"热"各个义项之间的扩张过程,旨在为中日比较语言学的研究提供若干思路与实例。  相似文献   

11.
<正>在学生的写作中,一些字、词的使用常会出现错误,因此,对于一些字、词要注意辨析是语文教学中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现将一些字、词相关而又容易混淆的义项作如下分析,供大家参  相似文献   

12.
矛盾修辞格用表层的语义矛盾表达复杂的感情和深刻的哲理。矛盾修辞格中的矛盾表现在三个方面:语义的矛盾、表层的矛盾和词语核心意义的矛盾。本文将把矛盾修辞格中的矛盾与矛盾的两个常用义项做比较,以便明确这种辞格中矛盾的内涵。  相似文献   

13.
杨世敏 《科教文汇》2013,(4):124-124
词义和语义的空缺是不同语言之间的词语或词义的非对应现象。以汉语中国的“花”和英语中的“flower”为例,通过查阅词典中的词条释义发现英汉两种语言词汇含义有对等义项,但在多数情况下存在语义空缺现象。  相似文献   

14.
郑巧斐  胡洪显 《科教文汇》2009,(30):261-261
“山寨”作为普通名词,古已有之。但是,现在流行在网络和媒体上的“山寨”都不属于《现代汉语词典》中的两个义项。大部分的媒体撰稿人把它解释为贬义,然而随着我国产业的技术创新,它逐渐衍生出了更多的丰富的内涵,而且新浪论坛联合CCTV调查显示,大部分民众对其抱有特殊的喜爱,所以有必要为“山寨”的含义做一些修正。  相似文献   

15.
杨传艳  周文杰 《科教文汇》2010,(7):64-64,77
矛盾修辞格用表层的语义矛盾表达复杂的感情和深刻的哲理。矛盾修辞格中的"矛盾"表现在三个方面:语义的矛盾、表层的矛盾和词语核心意义的矛盾。本文将把矛盾修辞格中的"矛盾"与矛盾的两个常用义项做比较,以便明确这种辞格中"矛盾"的内涵。  相似文献   

16.
周伊 《科教文汇》2008,(13):180-180
现代汉语“好不+A”同一形式呈现出肯定和否定两种义项,是现代汉语中一种很特殊的语言现象。本综述分为2个系列,本文为系列之一,将从“好不+A”的语义基础、“好不+A”的句法特征2个方面,对目前“好不+A”格式的研究做一个梳理。  相似文献   

17.
陈乐华 《科教文汇》2008,(16):66-66
语文教学重要的一环是词义的理解和分析,词义通则文句通。要弄清词义,传统方法则利用工具书,结合上下文语境选择义项,或从合成词的构成成分——语素的分析上去找答案。时常会碰到尴尬的情况,找不到令人满意的恰切的解释。自从现代语义学界接受了义素的概念,采用了义素分析法后。才使语义分析摆脱了词语形式上的束缚,打破了语义分析只能到语素的传统,用语义“构成成分”作为研究问题的出发点,真正从语义角度分析词义。  相似文献   

18.
林琰  周掌胜 《科教文汇》2014,(6):108-110
敦煌愿文是唐五代俗文学作品之一。其真实可靠、丰富多彩的语言材料,在汉语词汇史研究方面具有重要价值。本文以敦煌愿文叠词为例,从四个方面阐述其对《汉语大词典》修订的重要作用:1)增补遗漏的义项;2)补充失收的词条;3)弥补孤证的不足;4)提前滞后的书证。  相似文献   

19.
敦煌愿文是唐五代俗文学作品之一。其真实可靠、丰富多彩的语言材料,在汉语词汇史研究方面具有重要价值。本文以敦煌愿文叠词为例,从四个方面阐述其对《汉语大词典》修订的重要作用:1)增补遗漏的义项;2)补充失收的词条;3)弥补孤证的不足;4)提前滞后的书证。  相似文献   

20.
语言不是传统意义上所说的语法与词汇的叠加,而是由大量语法化的词块组成的。以词块为中心的教学法能够解决学习者由于错误类比和过度概括造成的语内迁移、母语负迁移等带来的消极影响。本研究的结果显示隐喻、转喻等认知机制有助于对多义词各个义项的把握,同时,学习者通过语料库把握词块的搭配有助于词汇的成功习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