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初中生》2013,(23):64
(2013年5月~2013年6月)1.想象力是一对隐形的翅膀(栏目:"文苑")公司老总有一天在办公室问下属问题。第一问:老鼠为什么会飞?下属答:因为是蝙蝠。老总说,错,因为老鼠吃了仙丹。第二问:蛇为什么会飞?下属答:因为蛇吃了仙丹。老总说,又错,因为蛇吃了老鼠。第三问:鹰为什么会飞?下属答:因为鹰吃了蛇。老总大笑,说,鹰本来就会飞!想象力有个宿敌叫习惯性,它常常会把你的思维带进沟里。  相似文献   

2.
《初中生》2013,(22):64
(2013年5月~2013年6月)1.想象力是一对隐形的翅膀(栏目:"文苑")公司老总有一天在办公室问下属问题。第一问:老鼠为什么会飞?下属答:因为是蝙蝠。老总说,错,因为老鼠吃了仙丹。第二问:蛇为什么会飞?下属答:因为蛇吃了仙丹。老总说,又错,因为蛇吃了老鼠。第三问:鹰为什么会飞?下属答:因为鹰吃了蛇。老总大笑,说,鹰本来就会飞!想象力有个宿敌叫习惯性,它常常会把你的思维带进沟里。  相似文献   

3.
落叶与大树     
落叶哭泣 , 落叶萧条 ; 大树哭泣 , 大树萧条。 我问落叶为什么哭泣 , 它说 :“我爱大树。” 我问大树为什么哭泣 , 它说 :“我爱叶子。” 我问落叶为什么爱大树 , 它说 :“因为我们是朋友 , 我离不开它 !” 我问大树为什么爱叶子 , 它说 :“因为我们是朋友 , 我离不开它 !” 我哭了 ,我把落叶放在大树下 , 愿它们永远在一起。落叶与大树@潘亮  相似文献   

4.
有一台节目非常好看,是一台让小孩子表现他们聪明才智的节目。好看的主要原因是,在这个节目里,一方可以肆无忌惮地嘲弄另一方,而另一方并不认为自己被嘲弄。一方是两三岁的孩子,另一方是已经成人的主持人。主持人怎么可能被小孩子嘲弄呢?于是,大部分情况下,小孩子怎么嘲,主持人都不觉得弄。而事实上主持人确实被小孩子的诚实和聪明嘲弄了。一次,小孩子讲了孔融让梨的故事,讲完后,主持人问:如果你有两块西瓜,一块大一块小,你会把大的给别人还是把小的给别人?小孩答:大的给别人。主持人问:为什么呢?小孩答:因为大的我也吃不了。精彩!可见这孩…  相似文献   

5.
8 岁比利问父亲:爸爸,我们国家为什么要入侵伊拉克? 父亲答:那里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问:但是电视上说核查员在那里什么也没有找到。 答:伊拉克人把这些武器藏起来了,我们的政府知道入侵比核查更管用。 问:如果那里有这些武器,为什么在我们进攻的时候,他们不拿出来使用呢? 答:不拿出来就是为了不让人家知道他们有这些武器。他们宁可被杀死,也不自卫。 伯呢? 问:一个国家的人民怎么会宁被杀 答:因为它的政府是我们的朋友。死,也不自卫呢? …  相似文献   

6.
古埃及有这么一则寓言。 鸟儿子问:"爸爸,人幸福吗?" 鸟爸爸答:"没咱们幸福。" 鸟儿子问:"为什么?" 鸟爸爸答:"因为人心里扎了根刺, 这根刺无时不在折磨着他们。" 鸟儿子问:"这刺叫什么?" 鸟爸爸答:"叫嫉妒。"  相似文献   

7.
讲完北美洲一章后.我问:中美洲指的是什么地方?学生答:中美洲是指墨西哥以南至南美洲之间的地方.我又问:南美洲与北美洲以什么为界?学生答:以巴拿马运河为界.我再问:那么巴拿马运河以南的巴拿马领土是在南美洲了,它属于美洲的什么范围呢?学生:……学生为什么答不出:“属于中美洲范围.习惯上中美洲指的是墨西哥以南到南美洲哥伦比亚之间非常狭窄的一部分土地”这个正确的答案呢?!初中学生对南北美洲以巴拿马运河为界较熟悉,但对“中美洲”、“拉丁美洲”等概念较模糊.他们之所以答不出正确的答案,是因为我没有指图特别说明,责任在我.  相似文献   

8.
<正>厨师亲切地对羊说:"你想被怎样吃掉?不要怕,尽管说。"羊:"其实,我并不想被吃掉。"厨师:"你看,说跑题了吧?"羊:"……"问:"一群动物冲进便利店买东西,因为太吵,被店员赶出来了。但是只有一只动物没有被赶出来,你猜是什么动物?"答:"是羊。因为便利店24小时不打烊!"问:"这辆车为什么跑得这么快?"答:"我想其中另有引擎。"  相似文献   

9.
开心一笑     
男女生问答一、女生问男生问:你们的考试成绩怎么没有打篮球那么棒?答:球场上有人合作,考场上没有。问:你们是不是喜欢围着"校花"转?答:不可能,我们不是蜜蜂。问:你们中午为什么要玩得满头大汗才肯进教室。答:这是告诉你们,什么叫男人味。  相似文献   

10.
1.故事导入法。教师可用一则故事引入新课:“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老和尚对小和尚说: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老和尚对小和尚说……”然后教师问: “这个故事要讲多久才能讲完呢?”当学生问答“永远都讲不完。”教师便说:“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种数,与这个故事有密切联系,大家想不想认识它呢?”(想)于是揭示新课:循环小数。  相似文献   

11.
手抄本     
正阿季亲笔信最深的忽视与冷漠神回复问:如何优雅地在公交车上自拍?答:身价必须要超过车价。问:"与全世界为敌",这句话如何转化为一个霸气的书名?答:《对万国宣战诏书》——慈禧问:什么叫背影杀手?答:背影就会放肆,正面就是克制。问:如何理解暖男?答:云备胎。问:因为表白晚了几天,女神和别人在一起了,到底要不要做备胎?  相似文献   

12.
看到这个题目,我不禁想道:“差生”真的很差吗?到底怎样才算“差生”?我采访了我们班的几位“差生”。问:A同学,你对学习有兴趣吗?A答:没有。问:为什么?A答:因为父母让我参加了许多兴趣班,堆积如山的作业让我根本没有时间出去玩。问:B同学,你害怕考试吗?B答:害怕,因为每次考试,我的成绩都不太理想,所以考试对我来说简直是“世界末日”的来临。问:你父母对你的学习成绩有何看法?B答:他们看到我考试成绩不好,就对我大声指责,有时甚至来一顿“竹笋炒肉丝”。我真怀疑他们不是我的亲生父母。问:C同学,你在乎老师对你的看法吗?C答:当然在乎,…  相似文献   

13.
开心一刻     
最古老的乐器老师问学生:“你们谁能告诉我,最古老的乐器是哪种?”一个学生答:“是手风琴。”老师不解:“为什么?”学生答:“因为它的皱纹最多。”  相似文献   

14.
教学片断生:“老师,太讲信用了也不好!”师:“为什么呀?”生:“你看,小蝌蚪因为太讲信用了,而两次放弃了求生的机会。”一时间,我被问住了。原想按教材要求讲完故事,让学生根据故事大意试编一个结尾。不曾想学生提出  相似文献   

15.
如果要用一件事物来形容我的话,我会毫不犹豫选择绿叶。很多朋友问我:为什么要选择绿叶,而不是花呢?很多女人都愿意自己是一朵美丽的花呀。我说我选择绿叶是有原因的。因为我太普通了,我只是茫茫人海中的沧海一粟,就犹如一片不起眼的绿叶。它虽然  相似文献   

16.
小书迷     
我小时候最喜欢听爸爸讲故事了,那一个个好听的故事至今还印在我的脑海中。每次等爸爸讲完故事,我都有许多问题要问爸爸,比如:白雪公主的皮肤为什么那么白?小红帽的红帽子是谁给她做的?美人鱼是怎么变成人的?……爸爸有时候给我讲解,但更多时候总是那句老话:“等你长大了,会读书了,自然会明白的。”  相似文献   

17.
提问即思考     
正提问的能力,最能看出一个人思考的深度。比如"书读不过来了"这个话题,大部分人的思路是感叹一下,抱怨一下,讲几个笑话。我常常会连续追问6个"Why"(为什么)。1W:为什么书读不过来?答:因为方法不对,且知识太多。2W:为什么知识太多?答:因为筛选不够,也因为专业细分和知识爆炸。  相似文献   

18.
买椟还珠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了。这则故事常用来比喻那些取舍不当、舍本逐末的不理智行为。当年我读师范担任实习老师时,曾在课堂上把这个故事讲给学生们听。有一位学生听完故事后天真地问我:“为什么那个郑国人喜欢盒子就是取舍不当呢?他喜欢盒子不行吗?”这个问题让我在课堂上当场怔住。不过,我马上转而问学生:“你们说是盒子贵还是珍珠贵?”学生答是珍珠贵。我说:“这就对了。盒子再华丽,但比起价值连城的珍珠来,买哪个更划算?他买椟还珠,就是舍本逐末呀!”学生又问:“为什么买椟还珠就是舍本逐末呢?舍本逐末就一定不划算吗?要是盒子比…  相似文献   

19.
叶的悲哀     
一片叶子从树上落下,在空中飞舞,落。“看到树在哭吗?”人问。“那是落叶!”人答。“叶为何要落?”人问。“因为春去秋来,四季交替,叶落是为了重生,正如人的轮回是为了新的人生。”人答。“那叶悲哀吗?”人问。“……”一片叶子从树上钻出,无数叶子从树上钻出,阳光洒遍了整棵大树,每片叶子都透出了晶莹。“看到那点点晶莹了吗?在阳光下闪烁。”人问。“那是什么?”人问。“那是叶子大哭!”人答。“不,是树在微笑。”人驳。“树为何笑?”人问。“因为新生的叶。”人答。“因为悲哀。”人驳。……满树的叶子郁郁葱葱。一片叶子调皮地和人打招…  相似文献   

20.
这节课讲的是童话《灰姑娘》。老师首先问孩子们是否知道这个故事,孩子们说知道,于是老师请一个孩子上台给同学们讲了这个故事。讲完之后,老师对他表示了感谢。接下来,老师和学生利用对话进行了交流,首先提出的一个问题是:同学们喜欢故事里面的哪一个人,不喜欢哪一个,为什么?通过回答,学生们进一步了解了童话中的人物。“那么要是辛黛瑞拉12点钟还不走,变成原来脏兮兮的样子,王子还会爱她吗?”老师由此问引导孩子们明确:一定要做守时的人,并且时刻注意自身的形象,因为每一刻,对于自己来说都可能是一个最宝贵的机会。其间老师与学生的对话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