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上党八音会是国家级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和浓厚的乡土气息,成为上党地区民间传统艺术的突出代表之一.本文对城市化背景下上党八音会现状调查,从网络媒体传播、活态传承、政府规范与扶持、学术教育,国际文化交流等五个方面,分析了上党八音会当代路径的探究.  相似文献   

2.
21世纪以来,上党八音会是山西较具特色的民间艺术之一,上党八音会是盛行于山西长治地区的一种民间音乐艺术形式,它是当地人民精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艺术载体,表现出鲜明的风俗文化特色,在中华民族艺术花园中绽放着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3.
上党八音会是流传于山西省长治、晋城一带的民间乐种,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文章从上党八音会的乐队组成、曲牌、音乐形态等方面展开阐述。着重对八音会的曲牌在宫调、曲式结构、旋法与转调等方面做了较为详细地分析。  相似文献   

4.
上党八音会是流传于山西省长治、晋城一带的民间乐种,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文章从上党八音会的乐队组成、曲牌、音乐形态等方面展开阐述。着重对八音会的曲牌在宫调、曲式结构、旋法与转调等方面做了较为详细地分析。  相似文献   

5.
上党八音会是山西省具有代表性的民间乐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上党八音会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不论从乐器的配置、曲目、乐人等都发生了改变。本文通过对上党八音会生态环境变迁,提出对其相适应的、有效地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6.
上党八音会是流传于晋东南长治、晋城地区的一种传统的民间吹打乐组织,是当地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明清时期的地方文献中即以提到。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上党八音会在传统表演中增添了许多新的元素,同时面临着诸多问题。本文以上党八音会为例,研究其目前的生存现状以及如何进行传承与保护的问题,同时为山西传统戏曲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与转型问题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上党八音会于2006年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它的传承及传播已经有了一定的规范和成效,八音会内部也有自己的创新以适应时代和群众的需求,但其发展仍有待提升和商榷之处,笔者就此提出建议,以求八音会更加完美。  相似文献   

8.
"八音会"是流传于晋东南地区,为当地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地方特色。文章主要针对润城古镇一例丧葬仪式的个案调查,梳理八音会在仪式中有关乐器、曲牌以及与丧葬仪式配合的方式等多方面表现。揭示八音会音乐在丧葬仪式中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在音乐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中,文化产业是二者的契合点,也是传统音乐文化资源走出困境的成功探索,但是如何科学发展才能使传承与开发并行不悖是重要的课题,因此文章选择"晋北八音会"为个案研究,针对文化产业的实施途径展开论述,希冀能够对其以后的发展保护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玉林八音,亦称桂南八音,是由中原古乐加以桂东南地方民族民间音乐融合而成的一种独特的民族民间乐种,于2006年6月被列入“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单”。本文以玉林市玉州区秀水村喜庆曲艺八音班为例,从“玉林八音的概况、玉林八音的演奏曲目、乐队编制、演奏形式、玉林市秀水村喜庆曲艺八音班的现状、玉林八音传承危机的原因、玉林八音传承与保护的几点思考”几个方面对玉林八音进行调查并对其传承与发展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与思考。  相似文献   

11.
布依族"八音坐唱"历史悠久,本文中笔者通过对"八音坐唱"的起源、分布概况及其艺术特征的研究,希望布依族这一"天籁之音"、"声音活化石"能够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玉林八音又称桂南八音,是玉林人的"仪典之乐",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速,玉林八音这一宝贵的民间音乐文化遗产正逐渐消亡。本文通过探究玉林八音进入当地高校音乐教学的实践路径,旨在更好的传承和发扬地方民间音乐文化。  相似文献   

13.
玉林八音,又称桂南八音,因使用鼓、锣、钹、笛、箫、弦、琴、人声八种乐器演奏而得名,主要用于各种节庆、婚娶、满月、贺新屋、祝寿、迎神、祭祖、丧葬等民间、民俗活动的仪式中,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爱不释手。本文通过探究玉林八音的历史源流及其艺术特色,以期对玉林八音作较全面的研究,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优秀的民间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4.
客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客家八音是客家文化的代表。台湾地区的客家八音一方面保留了大陆祖地的文化特征,另一方面也随台湾的社会生活、文化风貌、风俗习惯不同呈现出特有的地域特征。在演出方式、乐队编制、传承方式、曲目保存及创作、南北风格差异、社区扶持与推广等方面均展现出在创造中继承,在吸收中融合的旺盛生命力。台湾客家八音的生存经验,对民间民族音乐遗产的保护具有启发与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八音坐唱"因用8种乐器合奏而得名,其旋律古朴流畅、优美悦耳,经常在民族节日、婚丧嫁娶、祝寿等场合演奏,是深受布依族人民喜爱的民族说唱艺术形式。"八音坐唱"是布依族儿童的启蒙知音,具有游戏性、生活性及文化性的特征。通过对黔西南州"八音坐唱"的探究,旨在挖掘其对布依族儿童的启蒙价值,并期能为现代儿童音乐教育的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八音麻花     
天下麻花都一样吗?当然不是!你瞧,雷老五家的麻花不仅好吃,还会发出声音,能演奏乐曲,更能帮你改变心情。除此之外,它更神奇的功能我还没舍得告诉你呢。说真的,要是能在蚂蚁街买到八音麻花,曹湾几个一定会买来一堆"孝敬"给司马老大——八音麻花改变老大的坏脾气!  相似文献   

17.
八音麻花     
听说过八音麻花店的人,闭着眼睛也能找到这家店。这家店用耳朵就能找到。好吃的麻花讲究的是酥、脆、甜、香。八音麻花店的麻花不仅具备这些特点.还能发出好听的声音。一般的麻花嚼起来只会发出“嘎嘣嘎嘣”的声音,八音麻花店的麻花可不一样,每个到店里来买麻花的人不是尝味道,而是先拿起一根敲一下,再拿起一根敲一下,直到找到自己喜欢的声音再买。所以,离得老远.人们就能听到店里麻花发出的声音。  相似文献   

18.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记忆载体,是一个国家和民族重要的文化积淀。在"互联网+"的时代,互联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有着重要的作用。以贵州布依族八音坐唱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考察,深入探究"互联网+"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现状及现实困境,据此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为八音坐唱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9.
古交八音会(艺人自称响工)是一种以唢呐、管子为主奏乐器,辅以笙、笛等吹奏乐器,晋胡、二胡等拉弦乐器,战鼓、铙钹等打击乐器以及键盘乐器等为之伴奏的民间乐班组织。它广泛应用于婚丧嫁娶、周岁百天等礼俗活动及开业庆典等商业活动。  相似文献   

20.
山西上党地区有着独特的曲曲人文传统,其戏曲艺人大体分为乐户艺人和上党梆子艺人两类,分别负责供撰演出和搬演大戏,他们职司有异,传统不一,敬奉的行业神也不尽相同,乐户艺术人崇祀的行业神主要有咽喉神,白剧神和律音祖师,而上常梆子艺人主要崇祀老郎神,没大小老爷。由于年湮日久,当地关于戏神的传说产生了种种误解,这种现象对于我们全面而准确地解读上党地区戏曲文化的深厚传统和独特内涵非常不利,本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上党戏神作了初步的分类研究,并对其误解进行了辨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