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华俭 《内江科技》2008,29(3):16
本文采用文献研究、调查访问等研究方法,对传播田径运动文化的必要性、传播方式进行了剖析。结果表明:加大田径运动文化的传播是走田径运动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前提;提高体育教师人文素质是加大传播田径运动文化的关键;改革当前田径运动文化的传播方式是推广田径运动文化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2.
试论影响少儿图书馆传播效果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红武 《现代情报》2002,22(6):115-116,118
图书馆的传播效果千差万别,少儿图书馆追求正面的、积极的传播效果。影响传播效果的诸因素中,最主要的是社会因素、地理位置、读者因素等外因及馆藏文献信息的数量和质量、馆舍条件、传播方式、传播技术、服务态度等内因。少儿图书馆应下大力气,通过缩小图书馆与读者的距离等途径来努力提高图书馆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3.
网络信息具备传播速度快、交互性强和容量极大等特点。特别是微博、微信等新网络媒体的应用,使得信息生产、传播方式的改变,对人类生活、企业经营和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挑战和前所未有的机遇。因此,主要探索了网络信息传播渠道在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中的整合应用。  相似文献   

4.
刘聪  韩向东 《现代情报》2015,35(12):50-54
基于移动媒体已成为信息传播和舆论引导又一大平台的背景,清晰"时政新闻信息"概念,对"澎湃新闻"APP时政新闻信息传播进行实例分析,从时政新闻信息的传播姿态、传播方式和分享服务等方面,分析时政新闻信息在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策略,为切实提高时政新闻信息传播公信力和传播效果、提高民众政治素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郭海霞 《现代情报》2012,32(4):80-83
首先研究SNS中信息传播问题,就其传播方式、传播行为、传播路径和传播特点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研究并分析如何根据SNS信息传播特点来改进和完善图书馆知识社区的建设。  相似文献   

6.
新型社交网络信息传播特点和模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郭海霞 《现代情报》2012,32(1):56-59
新型社交网络开放平台近年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正在改变着人们的沟通与交往模式,并深刻影响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本文主要研究社交网络中信息传播问题,就其传播方式、传播行为、传播路径和传播特点进行了研究,同时以新浪微博为例,在分析大量实例的基础上,提出关于社交网络开放平台中信息传播的几种主要模型及特点。  相似文献   

7.
新媒体以其更新速度和传播速度快、互动性强的特点已经对传统媒体传播方式形成冲击,逐步成为人们获取社会信息的重要途径。图书馆面向读者的服务已经逐步转向网络化,新媒体信息传播平台为图书馆开拓创新服务提供了有力手段。本文对我国图书馆应用新媒体研究的学术文献进行计量分析和绘制知识图谱,了解此研究领域的发展路径,跟踪学科热点,并把握学科发展的演进趋势。  相似文献   

8.
文献信息传播若干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辉 《现代情报》2007,27(1):73-75
本文从文献、传播、社会等角度对影响文献信息传播的因素进行了分析,进行文献传播时要疏导或利用某些因素,加快文献信息的传播。  相似文献   

9.
张博  李竹君 《现代情报》2017,37(1):165-171
微博这一媒体形式出现后深刻地影响了信息的传播方式,因此一直是国内外学术界各学科领域关注的重点。研究方法不断完善,研究角度也越来越多元化。本文针对微博信息传播效果这一问题,对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典型文献进行梳理和总结,首先概述了微博传播效果的概念和测评方法,接着分类梳理了微博传播效果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并对该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宋雷 《科技风》2023,(15):70-72
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资源的传播方式不断增多,内容不断扩展。在信息技术条件下,要坚持以需求为导向、协调共享、虚实结合、动态发展的理念,实现信息资源的宏观配置和微观配置。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应该突出其资源的特性;高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科学馆、社会信息中心、咨询机构、企业情报机构等,以印刷版和光盘为主;发展信息资源主要以经济、科技等为主要内容;以网上和文献为主要内容的资源类型为重点;要实现多层次的信息资源开发,以建立数据库、实现一次文档的数字化、计算机信息的分析为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根据来自4大类调研对象的339份有效问卷的调查结果,借助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政府重大投资项目舆情传播与舆情风险的关系。研究表明,由舆情主体、传播方式、舆情受众等变量所构成的舆情传播对舆情风险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加强对舆情信息动态监控、对舆情传播主体进行有效引导、根据舆情传播方式进行有针对性的应对、结合舆情受众特点开展疏导工作等建议,以期为提高政府公信力和重大项目信誉提供管理参考。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以来,信息科技的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传播媒介也开始从传统媒体转向了新媒体。目前,新媒体已经表现出了可观的影响力和舆论控制力,深入渗透到了人们的生活、工作中。本文主要从传播内容、传播手段、传播效果这三方面,对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信息合法传播的重要性,概述社会预警的概念,分析信息传播中的非法方面和信息的非法传播途径及影响,简要提出信息合法传播的途径,并根据信息非法传播方式,构造社会预警下信息传播模型。  相似文献   

14.
网络信息传播管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互联网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网络信息传播是电子传播方式的一种,以多媒体、网络化与数字化技术为核心的网络媒体为公众获取信息、传播信息和发表意见提供一个自由的平台。但网上的不适宜内容其制造、传播与接收也更加容易,如何消除网络信息传播的负面影响,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分析网络信息传播的环境和特征,探讨网络信息传播的模式和特点,从技术、管理和法律等方面提出网络信息传播管理的处置对策。  相似文献   

15.
当人们进入信息时代,人们对信息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对档案信息量以及信息传播流速要求也越来越大,传统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方式与传播方式已不适应社会多层面的要求,一种新的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诞生,为档案信息的传播带来了更为先进、快捷的传播方式,必然对传统的档案信息开发产生巨大影响,从而导致档案信息传播方式的变革。本文依据现实环境的需要,论述了网络技术在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图书馆组织传播系统中的信息推拉技术,对基于网络推拉技术的图书馆组织传播方式和特点进行了探讨。指出信息推拉技术是基于网络的图书馆组织传播系统的技术关键。  相似文献   

17.
文献信息传播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达式喜 《情报杂志》1996,15(6):10-11
文献信息传播的效果是多种因素参与传播过程的综合表现。从文献信息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方法、受传者和文献信息人员五个方面的要素对传播效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林红 《现代情报》2004,24(10):209-210
中国古代文学传播方式具有多样性。从大的类别来说.主要分为语言传播和文字传播,在此之下,有众多具体的传播方式,诸如口头、歌唱,说话、表演、题壁、选本、评点、翻译等。语言传播快捷普遍.文字传播超越时空。文学多样有效的传播方式使得中国文学积淀深厚,样式众多,日益繁荣,也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精神面貌。同时,也使中国文学走向了世界。  相似文献   

19.
李凌  翟中会  张家源 《现代情报》2016,36(11):124-127
口碑信息传播是一种融入用户感知信息,在人际关系网络中进行的关于产品、信息、品牌或服务的非正式的人际传播。社交网络遍布世界各个角落,这种大环境使口碑信息传播方式灵活、传播快速、对象准确、辐射面广等优势得到进一步升华,也为图书馆信息或服务的传播、推广带来了新的启发。图书馆应深入分析口碑信息传播的对象、模式、过程、效果,发掘图书馆与之的需求契合点,并利用口碑信息传播过程中信源、信道、信宿等各方面优势,建立与用户更加高效的服务与交流渠道,完成多种服务的升级。  相似文献   

20.
唐雪梅  朱利丽 《现代情报》2019,39(3):115-121
[目的]不同于官方信息传播相对理性,用户在社会化媒体上信息传播具有较强的情绪化特征。情绪化信息传播具有独特的传播机制和影响力,国内外文献已经开始对此进行关注并成为社会化媒体信息传播研究的重点之一。[方法]以社会化媒体和情绪等关键词组合在国内外文献资料库内进行搜索,对搜集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结论]从社会化媒体情绪化信息特征、情感分析、情绪化传播行为及情绪化信息的影响四个方面述评现有成果,最后分析了现有研究不足并指出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