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提问,是电视新闻采访中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作为记者的基本功,一次高水平的采访提问,不但能够切中主题,让节目生动出彩,而且能引人人胜,满足观众的求知欲,精彩的提问之中,还能凸显记者的个性和魅力。那么,什么样的提问才算是精彩的提问呢?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提问要“实”才能打开“话匣子”所谓“实”,就是要“具体”,要围绕中心内容,从小处着眼,从实实在在的具体问题开始,这些问题应该是被采访者愿意回答、容易回答、并且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时而听到这样一种说法:现在是信息社会,新闻强调“快”,记者和通讯员得做快手,学会抢新闻,蹲下去采访已不适应形势了。少数同志因而作风开始飘起来了,往往把没有成熟的“果实”提前采摘了,把还不饱满的“螃蟹”捞起来吃了。结果呢?好多稿件的社会效果并  相似文献   

3.
读过《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的读者,当知这篇曾影响几代人的通讯的作者——原中央委员、原新华社社长穆青.1992年,70高龄的穆青同志从领导职位上退下来后,听说他马不停蹄地四出奔波采访,致力于自称是“还债”的事业.去年11月8日至9日,穆老来襄樊采访,我这个读着他的作品成长起来的年轻新闻工作者,自然十分高兴有幸一睹他老人家的风姿,同时也迫切希望了解穆老有关“还债”的细微末节.“‘还债’,是我的真实思想”.8日晚,穆老下榻的南湖宾馆,这位年已74岁的老人见我提出这个问题,竟忘记了连续9天采访的疲劳,“哈哈”一笑,连问我怎么也知道了“还债”的说法.接下去便滔滔不绝地打开了话匣子.“我16岁参加革命,一生从事新闻工作.但真正做新闻记者的时间并不长,建国后从分社社长到总社副社长、社长,干了30多年,但作为记者,感到写的东西太少了,记者任务完成的并不好,老是感到‘欠债’,这是其一.另一方面,几十年中,我也经常跟记者下去采访,但往往因时间不够等种种原因,许多想写的东西没有及时写出来.尤其是战争期间,采访时本子记得满满的,一打仗,一轰炸,本子丢了,没写出来.采访东北抗日联军时,采访了几十个人,故事很多,非常感  相似文献   

4.
常听到一些通讯员抱怨没有新闻可写,尤其是听完会议报告、与采访单位的领导座谈之后,总觉得还是老一套。其实,许多好新闻并不都是在正式的采访场合得到的。我曾有过这方面的体会。1989年7月中旬,我和一名同事到全国著名的劳动模范耿长锁的家乡衡水地区饶阳县五公村采访,完成采访任务后,在五公村旁的公路边等候着回单位的长途汽车,旁边一位开饭店的吴大嫂看我们是外地来的,搬出了两把椅子让我们坐下等候。出于礼貌,我随意问了几句:“吴大嫂,今年生意如何?”这位吴大嫂是位爽快人,我的一句话,打开了吴大嫂的话匣子,她告诉我说:“俺五公在外  相似文献   

5.
在新闻采访中记者的提问是很有讲究的。 什么样的提问最为得当呢?就个人数年的记者生涯,结合学习中外许多名记者为我们创造的经验,略谈以下。 一、因人而问 采访不同对象,采取不同的方式提问。对善谈的人,可“单刀直入”,“开门见山”;对于不习惯谈话的人则需要启发诱导,先从对方最熟悉、最关心的问题谈起,让他把话匣子打开。采访先进人物,他们一般都不肯谈自己。我们在采访时就要  相似文献   

6.
在基层,虽然难以遇到“大记者”、“名记者”光顾,但是,省、市、县级新闻单位的记者,每年我却要接待不下十来个.可以肯定地说,我所接待的记者中,有的思想敏锐,有的务实求真,有的勤奋刻苦,有的公正廉明.他们都不愧为党的新闻工作者、人民群众的“代言人”这一神圣的称号,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尤其是原《湖北日报》摄影部主任光羊老师,更是叫我难以忘记的一名好记者.1994年9月中旬的一天,镇党政办公室通知我,说是湖北日报一名记者来镇里采访,要我代表镇里陪同他“全程采访”.待我赶到镇里时,办公室的同志告知,记者已下榻在镇政府客室里.镇政府客室异常简陋,室中两床一桌,既无卫生间,也没有一台电视机,床是硬板床,桌是办公桌.我说:“怎么能把省报的记者安排到客室里住呢?”办公室的同志说,这记者坚持不住宾馆哩!办公室的同志把我领到客室,刚介绍完,光羊老师就一把拉住我的手,十分热情地说:“曾馆长,我打扰你了,实在对不起!我叫光羊,姓李,你就叫我李同志吧!”李记者一脸慈祥的笑容,头发花白,微胖的身体显得十分稳健.在办公室的同志离开客室  相似文献   

7.
常言说:“有意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记者采访也是这样,有时你正襟危坐地进行采访,倒使被采访者产生了心理障碍。如果采用闲聊的方式进行,他“无心”,你“有意”,对方无所顾忌的打开话匣子。对此我们姑且叫它聊天式采访法。今年4月中旬,法国电视一台记者雅克琳·杜布瓦采我国采访赵紫阳总书记。她敏锐地分析了赵紫阳总书记的性格特征以及“会谈接见式”采访气氛拘谨的弊端,决定和中国的高级领导人采用聊天式采访  相似文献   

8.
履痕淡淡     
怀抱稚子入农场1995年冬天,我接到采访任务,要赶赴几百公里外的某农场。当时我的孩子还没有断奶,受领任务后,我毅然决定带孩子去。到长途客车站迎接我们的农场政治处韩干事也是位女同志,她一把抱过孩子,心疼地说:“宝宝,妈妈太狠心了,让你这么小就受罪。”我开玩笑说:“谁让他受罪啦,这不是从小就培养他的战斗作风嘛。”带着孩子去采访比我想象的要麻烦多了。我得深入农场的各个班组了解情况,这些班组比较分散,最远的一个养殖班离场部有两公里多,走一个来回需要一小时,而孩子每隔两个小时就得喂一次奶。抱着去班组吧,把孩子冻坏了不说,孩子…  相似文献   

9.
新华社总编辑南振中说过这样一句话:“采访是记者的生活.”这话很有道理,既道出了记者生活的特点,又反映出采访的本质特征. 我采写过一篇《上海老乡》的通讯.这篇通讯就是在兰州附近一个小站月台上候车时发现的线索,在火车上完成采访的.当时,我准备乘火车向西到酒泉去,在月台上遇到了也在候车的某部王政委。“听口音,是江浙一带人吧?”我问.“怎么说呢?算半个祁连半个上海吧!”他把半个说得挺重.“这怎讲?”我很好奇地问.“我喝了十多年黄浦江的水,又喝了十来年祁连山的水.所以,我既是上海人,又是祁连山人.”他一字一板说得很认真.“照你这么说,我也可以称是半个上海人了.”我接上说.“噢!!”他脸上显出很感兴趣的  相似文献   

10.
有的通讯员问我:怎样才能做到深入采访?采访需要把握哪些重点和要领?我根据自己的体验作以下回答:要把稿件写得充实、生动,关键得有丰富的材料,而丰富的材料哪里来呢?这就要通讯员到发生新闻的单位、地方去了解,有计划、有目标地去进行材料的收集,这就是采访。“先搜集材料,越多越好。”(作家老舍语)。日本一位著名的记者也说过:“要写一百行的报道,就要积  相似文献   

11.
编辑同志: 我是新闻战线上的一名新兵,在下基层采访中,耳闻目睹不少埋头苦干的同志,他们任劳任怨,忘我劳动,甘做一颗“螺丝钉”。我挥笔讴歌这种“老黄牛”精神。但有些同志对此非议:现在是八十年代,不是五十年代、六十年代,要提倡开拓型的改革家,鼓吹开拓精神。这使我感到惆怅:开拓精神和“老黄牛”精神是矛盾的吗?“老黄牛”精神真的不再提倡了吗? 四川读者高北通  相似文献   

12.
日前,一名摄影记者去外地采访,深夜归来,自火车站存车处取出临去时存放的自行车,发现车轮没气了,推车至附近警亭,心想:有困难找民警,兴许警亭里有气筒.谁知,被警亭里的三名民警盘问不休:“你是哪里的?干什么的?”,记者照实回答:“是记者”“采访归来”.“记者有什么了不起?”民警吆喝:“把工作证拿出来.”看过记者证、身份证后非要“工作证”,记者说:“记者证就是工作证”,民警说:“记者证是假的,没有钢印.”此刻,又困又累的记者被纠缠得好不委屈,真是“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只好说了一句:“钢印绝对有,没有我负责.”一民警听后,当胸就一拳,随后按着记者的肩膀让他蹲下……  相似文献   

13.
写几百字的消息可以,写几百字的通讯行不行?我摇过头,当过“怀疑派”。通讯不同于消息,不仅要写清楚一件事,还要运用一些文艺手法,把人物写得生动、形象、感人。几百字的短小文章,怎么能容纳这么多东西呢? 去年十一月,我抱着这种怀疑态度,同另一位同志一起去秦皇岛市采访市革委会副主任兼财贸办公室主任华仲民。老华年过花甲,战争年代,南征北战,英勇杀敌,右手姆指被日寇的炮  相似文献   

14.
1958年8月6日,是我从事新闻工作30多年生涯中最怀念、也是最难忘的日子。这一天我跟随毛主席采访。正值盛夏,天气多变,清早还是红日升腾,不一会就阴云密布,淅淅沥沥下起了雨,且雨越下越大。当时任河南日报新乡地区记者的我正在办公室赶写稿子,突然接到地委办公室电话通知我:“今天下午有中央领导同志到新乡县七里营去视察,要作好采访准备。”我问:“是谁去七里营视察?”回答说:“不知道”,我又问:“几点去?怎么走?”要立即赶去!”从电话上的回答声中,我悟出这次采访任务非同一般。我放下电话机看了  相似文献   

15.
现在,我正负责“朝日新闻”每星期一晚刊连载的“我的主张”这个专栏。这里,我把这个专栏报道的采访方法介绍一下。给我的题目是“采访”,可是,为了恰当的说明采访问题,也许要扯得远一点,同时,关于我采访的一般作法,也需要作一些解释。如果读者多少能从中获得一点参考的话,我也就如愿以偿了。  相似文献   

16.
第六章采访的性质一、学习本章的目的和要求:学习本章的目的,在于了解新闻采访是一种什么性质的工作,以及新闻采访和写作的关系,从而树立一种观念,要搞好写作,首先要在采访上下功夫;要搞好采访,就要按照采访本身的规律办事。学完本章后,做过新闻工作的同志,可联系自己的采访实践,从采访与写作的关系角度,看看自己是否处理好了,总结一下自己的经验教训。没有做过新闻工作的同志,可回顾一下自己日常工作中的调查研究究竟做得怎么样,还可以从“假如我是一个记者、通讯员”这个角度,  相似文献   

17.
看了这个题目,有的同志可能会感到很奇怪:“这不是荒唐吗!去采访,谁还能把眼睛搁在家里?”这种惊奇我也有过。我刚开始搞报道时,同一位老同志去采写一位电话员。临出发,他正儿八经地对我说:“可不要忘记带‘眼睛’啊!”我当时心想:“莫不是看我年轻,故意戏弄我?”不过我很快意识到他是对的。采访时,我的脑子里本子上记的都是“听”  相似文献   

18.
在乡村采访,你若直接问村干部:“村里有啥新闻?”他们个个摇头;你若掏出笔记本采访农民,他们说上几句就卡壳;可你随随便便,东拉西扯地跟他们聊天,他们的话匣子就收不住了,说不定哪句话便成了新闻。我曾去黑林台村一农民家采访。这位农民购进几台草织机,组织10多名小青年加工草帘子,销往东陵区各砖场,经济效益很好。可我问他一句,他答  相似文献   

19.
真实性、片面性及其他从1950年7月到1951年4月,《人民日报》派我三到朝鲜,先随朝鲜人民军采访,后随中国人民志愿军采访。文字写了不算少,究竟完成任务没有呢?当时自我感觉是好的,领导也说很不错。特别是第一次,我国仅派出一人,又在南朝鲜新解放区和战区走了一大圈,占有“热点”、“独家”的优势。但是,用现在眼光看看,也许只能得六七十分。第一次与英、法两国的党报记者同行。首次出国采访,自我提醒要发愤,要谨慎。后两次同中国同志一起,记者甚多,大家比着,还是信守上述自律。发愤当然很对。谨慎也好,但有时变成拘谨,加上某  相似文献   

20.
小杜同志: 您好!您在来信中给我出了这样一个题目:报道怎样才能写得更深一点。我考虑了一下,想跟您谈一个问题:采访中的“自我发现”。所谓“自我发现”,就是个人观察、认识事物的独到见解。在采写过程中独具慧眼的发现,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问题,发现别人不注意的问题,发现别人注意发现还未发现的问题。就是说,要比别人发现得早,发现得新,发现得深。这样写出的报道,往往能拨动时代的琴弦,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怎样才能做到“自我发现”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