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古以来,政治运动对文艺思潮的产生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产物,为抗战的胜利提供了思想和文化上的支撑。《讲话》发表前抗日根据地文艺与革命存在着极为明显的疏离现象。《讲话》剖析了民族危亡背景下文艺与革命应如何相处的问题。《讲话》发表后抗日根据地文艺的发展有了统一的遵循,根据地文艺与革命的关系呈现新面貌。  相似文献   

2.
豫皖苏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的在华中地区规模较大、建立较早的革命根据地。该根据地在财政经济方面进行了积极建设和斗争,有力地支持了革命根据地的发展,为支援抗日革命斗争,打破日军、伪军的经济封锁,活跃革命区经济,稳定和发展革命根据地等作出了一系列贡献。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对于近现代史、中共党史的研究呈现出日益繁荣的景象。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开展,中国革命根据地史的研究也成为学者们关注的重要课题,而其中各革命根据地史的研究又进一步深化和扩展了党史研究。近年来,国内陆续出版了一系列关于革命根据地史的著作,《东固革命根据地简史》(以下简称《简史》)就是其中的一部。  相似文献   

4.
《东安根据地研究》一书具有较强的思想性、理论性、知识性和浓郁的地域特色,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历史教育的生动教材,方便了广大读者对东安根据地的全面认识和了解。该书具有三大特点:东安根据地开展的四大工作,展示了底蕴深厚的红色历史画卷;东安根据地的五大风采,验证了她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验田;东安根据地丰厚的革命历史,体现了三种红色基因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5.
《中共红四军军委给江西省委和中央的报告》阐明了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中心区域的坚实基础、建设农村根据地的重要内容和重大意义,是后来毛泽东关于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理论思想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井冈山土地法》是土地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制定、颁布的第一部关于土地革命的成文法规;《兴国土地法》是毛泽东1929年4月总结赣南、闽西土地革命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的,它对《井冈山土地法》作了相应的修正。它们的制定和实施对根据地建设、红军发展以及党以后的土地工作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左右江革命根据地十分重视文化教育建设,通过创办革命报刊、进行文艺宣传、举办干部训练班、开办平民夜校等,在根据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教育活动。左右江革命根据地的文化教育工作为中国革命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党政军干部,推动了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促进了左右江地区的社会进步和文明传播,为新民主主义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8.
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创建的一块重要革命根据地。湘鄂赣边区人民英勇奋斗十年,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建树了不朽的业绩。建国以来,史学界对这块根据地的历史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且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然而,过去人们对这块根据地历史的研究,也同其它根据地历史的研究一样,往往偏重于政治、军事斗争等方面,都没有认真地研究根据地的财政经济工作。刘仁荣等同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科研所的统一规划和部署下,用了三年多的时间,在搜集大量史料的基础上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编成了《湘鄂赣革命根据地财政经济史料摘编》一书,已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9.
<正>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以农村包围城市,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在工农劳苦民众掌握了政权的农村革命根据地里,共产党和苏维埃政府领导人民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使教育为革命战争、阶级斗争和苏区建设服务,推动苏区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发展。一九三四年一月,毛泽东同志代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在《对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提出了苏维埃文化教育的总方针:“在于以共产主义的精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中国革命道路是从毛泽东拟定以汝城为中心《湘南运动大纲》开始的。汝城"新湖南"形成与发展、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府建立、朱范合作和汝城整编、"汝城会议"、毛泽东创建龙溪、西边山革命根据地是这一探索的具体实践。这些理论设想与实践在一定程度上是以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为主要内容中国革命道路的最早雏形,为中国革命道路的形成奠定了理论、思想、武装力量基础。  相似文献   

11.
江西苏区文学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江西土地革命和群众性革命文艺运动的产物,是老革命根据地人民的生活和斗争的反映。早在1959年,我校中文系就组织了部分师生到赣南和赣东北革命根据地调查采访,收集了当年流传于江西苏区的许多文艺作品,集体编写了《江西苏区文学史稿》,1960年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12.
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六大革命根据地之一。从1927年9月爆发秋收起义至1938年1月国共合作、共同抗日而部队被改编为新四军为止,根据地前后坚持斗争长达11年。在这11年间,根据地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教育方面的经验是其重要方面。本文依据史料,从湘鄂赣革命根据地与武装斗争相结合的教育目的、“以人为本”的教育发展路线和切合现实的教育内容三个层次,从宏观到微观,对根据地教育实践经验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对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教育工作的现实意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宜春苏区在湘鄂赣革命根据地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第一,宜春苏区为湘鄂赣根据地的建立、巩固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第二,宜春苏区是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宜春苏区是湘鄂赣根据地的中心区域;第四宜春苏区是开创和保卫湘鄂赣根据地的重要战场;第五,宜春苏区是连接湘鄂赣根据地与湘赣根据地乃至中央根据地的战略通道.  相似文献   

14.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二大农村革命根据地,经济以农业为主,军民生活、革命战争和各项建设主要依赖农业。为发展农业生产,根据地党和政府制订了一系列发展农业生产的政策,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措施,使根据地农业生产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为工业和手工业提供了原料,为商业贸易提供了商品,为财政收入提供了源泉,更获得了人心,促进了根据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我国社会主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继续,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法制建设的继续。它不是也不可能一下子建立和完善,必然经过一个曲折而漫长的时期。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我国新民主主义根据地的法律从无到有,从不科学到逐步科学。这期间先后颁布了许多适合革命根据地特点的法律。如:《中华苏维埃宪法大纲》、《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惩治贪污暂行条例》、《中国土地法大纲》等等。为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任务,建立新中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也为建国后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6.
竹沟根据地是中原抗日的主阵地和战略支点。抗战初期,在中共中央中原局和中共河南省委的正确领导下,竹沟根据地利用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历史机遇,独立自主地发展卫生组织,为豫东、豫南等抗日革命根据地培养输送了一批又一批卫生人才,在中原初步建立了抗日革命卫生战线。竹沟根据地卫生战线的创建,对保存革命力量、发展抗战武装、鼓舞抗战士气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认识到,中国革命要取得胜利,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从此,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开创了一个新的局面。随着农村革命根据地的迅速发展,广大妇女积极支援革命战争和参加生产建设,她们迫切要求解决孩子的教养问题。党和苏维埃政府对此十分重视,早在根据地成立前夕的1927年9月就明确提出“建立一般未达入学年龄的机关(如儿童养育院、幼稚园等)以利增进社会教育和为解放妇女的目的”。为了妇女解放和教育好革命后代,于1934年2月21日由中央内务人民委员部颁布了《托儿所组织条例》(下简称《条例》),这是红色政权下第一个托幼文献,是我国无产阶级  相似文献   

18.
川陕革命根据地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占有重要地位,为中国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其文教事业更是促成川陕革命根据地发展、壮大、巩固的强有力支撑.文章通过探讨、分析川陕革命根据地文教事业的政策、方针、宗旨等问题,旨在阐明川陕革命根据地文教事业的特点、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9.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秋收起义队伍到达井冈山,开始“工农武装割据”,创建了湘赣边界革命根据地。随后,中国共产党内就展开了要不要建立一个巩固的农村革命根据地的争论。争论既反映在红四军内部,也反映在红四军领导与中共中央和湖南省委之间。争论的时间,从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始到毛泽东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的发表,前后约二年多。这是中国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革命队伍在农村长期地积蓄力量,逐渐发展壮大而最后取得胜利的.中国革命实际上就是在广大农村建立、发展和壮大根据地的过程.在中国共产党内,毛泽东是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先驱.抗日战争时期,他领导党建立和发展壮大了抗日根据地.这一中国特色的革命创举,不仅为中国人民赢得了民族独立,而且为赢得解放战争的胜利和建立新中国奠定了基础.文章旨在探讨毛泽东创建抗日根据地的思想及其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