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正>一位哲人是这么说的:"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的确师爱是一种高尚的情感,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心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教师对学生怀有真诚的感情,学生才会愉快的接受教师的教诲。只有心心相印,情感交融的教育,才会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爱是教育事业的起点和基础,教育的成功来源于对学生最大的热情。学生非常需要教  相似文献   

2.
让学生感受到师爱的力量。有人说,失去了对学生的爱,教师也就失去了生活的乐趣。师爱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把全部心灵和才智献给孩子的爱,这种爱是深沉的,它蕴涵在为所有学生所做的一切事情中,使学生无论在任何时候都感觉到这种爱的力量。对学生的热爱,不但是教师献身教育事业的原动力,而且也是教师教育智慧赖以生长的土壤。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许多教师之所以能在教学上取得成功,最根本的一条就是热爱学生。  相似文献   

3.
师爱是一种高尚的情感,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不仅是这样,教育不仅幸福了学生,也让教师本身获得了幸福.  相似文献   

4.
世界上最伟大的爱莫过母爱和师爱 ,但师爱又不同于母爱。师爱是一种情感与心灵间的特殊的爱 ,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 ,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近代教育家夏丐尊说 :“教育之没有情感 ,没有爱 ,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 ,没有水就不能成其为池塘 ,没有爱 ,就没有教育。”因此 ,教师的爱不能停留在内心 ,仅工作为一种自我体验而存在 ,而应该以各种方式表露出来 ,外化成一种现实的教育力量 ,并用“爱”这把金钥匙去启迪每一个学生的心智。一、面向全体学生 ,施予爱心教师的爱心就是对学生的关心。苏霍姆林斯基把“爱孩子”看作是一个教师生活中的重要品…  相似文献   

5.
教师的爱是一种神奇而伟大的爱,师爱是一种理智与心灵的交融,是架起良好师生关系的桥梁,老师只有真诚地去爱学生,学生才会感受到关怀与温暖,才会对老师产生依恋和仰慕之情,从而喜欢上这位老师所教的  相似文献   

6.
教师的爱是一种神奇而伟大的爱,师爱是一种理智与心灵的交融,是架起良好师生关系的桥梁,老师只有真诚地去爱学生,学生才会感受到关怀与温暖,才会对老师产生依恋和仰慕之情,从而喜欢上这位老师所教的学科。因此,作为班主任,我们更应该用自己的爱感染、感化学生,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相似文献   

7.
简言之,“师爱”就是教师对学生从生活、身心健康到学习的每一个方面给予关心爱护。师爱是一团火,一缕阳光,它能温暖学生的心,照亮学生的心灵世界,使学生沐浴在春天温暖的阳光之中。师爱是一场春雨,一片蓝天,它能滋润学生的心田,净化学生的灵魂,使学生如春苗般茁壮成长。师爱是一种修养,一种心态。教育是一个充满无限爱的教书育人过程,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要以满腔热情,真诚、无私地关心爱护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以实际行动体现教师高尚的职业修养,良好的从教爱生心态。师爱是一种宽容,有如母亲对待孩子的那份情怀。学生有了过失,或耐…  相似文献   

8.
师爱是一种教师发自内心地对学生关心、爱护、尊重、信任、期望、赏识以及尽责的美好情感.成功的教师必对学生充满一种真挚、浓烈、发自肺腑的爱.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应该热爱学生,把自己的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以爱育爱,只有用爱心去播种,师生之间才会架起一座情感的桥梁,才会心灵相通,教师才会愉快地播种,传播文明,塑造灵魂. 师爱是一门艺术,需要教师有"德"有"才",更要有"术"——仅有爱的情感是不够的,还必须注重施爱的方法,讲究施爱的艺术.  相似文献   

9.
热爱学生是教师的美德 ,是每个教师进行教育教学必备的条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 :“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 ,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只有热爱学生 ,才会“读懂”学生 ,才会真正了解学生 ,才会密切师生关系 ,才会得到学生的信任和尊重 ,创造良好的教育气氛 ,增强教育效力。那么教师怎样做到热爱学生呢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师爱”。师爱 ,是教师对学生的一种发自内心的自觉而真挚的、普通而持久的爱 ;是教师在一种道德责任感的驱使下对学生发自内心的爱生如子的亲密情感 ;是博大无私、深沉久远的一种高尚的情感。师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  相似文献   

10.
<正>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高尚的、无私的、纯洁的爱,这种爱应受到世人的尊敬。但师爱不是一句口号,师爱体现在教师日常教学过程的每个细节中,"方向不对,努力白费",方式不对,也会让师爱蒙尘。一、爱学生,教师要了解学生一次颁奖经历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不了解学生,师爱就是盲目的。记得在那次班会上,我宣布要对成绩优异的同学进  相似文献   

11.
张波 《黑河教育》2013,(1):12-12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师爱是伟大、神圣的,是人类复杂情感中最高尚的情感,它凝结着教师无私的奉献精神,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必要条件。师爱,如同一缕和煦的春风,一束灿烂的阳光,能让学生真切地感受老师的温暖、关心和理解,从而使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调动其学习积极性,鼓励其健康成长。当教师全身心地爱护、关心和帮助学生,做学生的贴心人时,师爱就成为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正因为有了师爱,教师才能赢得  相似文献   

12.
师爱是教师发自内心地对学生的关心、尊重、信任、期待以及尽责的美好情感。师爱具体表现为教师对学生特有的一种亲近感、期望感和献身的热忱。这种爱可以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可以在师生之间架起心灵相互沟通的桥梁,可以转化为学生学习和进步的内在动力。那么,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应该怎样去爱学生呢?一、爱学生,要了解学生爱能融化心灵的坚冰。教师不了解学生,不熟悉自己教  相似文献   

13.
教育事业是爱的事业,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师爱超越亲子之爱。亲子之爱是血缘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虽无血缘关系,但必须对他们满腔热情满腔爱,因为师爱包蕴了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爱学习好的、家庭富有的、家长有权的,那是对师爱的扭曲。师爱要做到对每个学生丹心一片,情深似海。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要有仁爱之情。仁而爱人,心里总想着别人,  相似文献   

14.
师爱的效应     
师爱是一种社会的、政治的、高级的情感,是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对学生的关心、真诚、热情、尊重、理解、信任和严格要求等师德行为。它在我们的教育工作中,有着极其神奇的作用与力量。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在于如何去爱护学生。”高尔基也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由此可见,师爱在教书育人中是何等的重要。教学实践也说明:只有使师生双方彼此相通了,彼此情感交流了,道理的传递,才会畅通无阻,教师的各种教育手段,才会在学生身上起作用。  相似文献   

15.
金艳明 《孩子天地》2017,(6):265-266
教师以教书育人为天职,这其中爱是教育的基础。班级工作中再小的事情都是老师和学生心灵上的一次次触碰。作为一个班主任,我们应当明白,我们给予学生的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文化的教育,更是人格感染。师爱源于教师心灵,植根学生心中,这样的教育才能对学生产生巨大的感染、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16.
教育需要爱,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因此,教师必须具有真挚的师爱.师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金钥匙,十几年的教学实践.我化作一种感悟——爱生如子,铸就师魂。同时也积累了一些转化学困生的经验.愿借此与大家共享。  相似文献   

17.
师爱是教育的"润滑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将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去,用爱心去唤醒学生的心灵。教育的真谛应该就是要把爱在心与心的交流中传递。班主任就应该是传递爱的阶梯。  相似文献   

18.
教育是一项需要投入情感的事业,师爱,不仅仅体现在教师付出爱,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到师爱。教师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采用"爱而不溺,严而不苛"的不同教育方法,以师爱轻轻叩开学生的心灵之窗,引领学生向善,这是一种有效的教学育人的艺术方法  相似文献   

19.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的力量会让心灵与心灵对接、信任与信任相会,情感与情感相融。崇高的师爱,具有伟大的力量。它是教好学生的前提,是教师献身事业的强大精神动力。师爱所具有的功能和效应.对教好学生有着重大意义.是教师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的力量源泉。爱的力量是伟大的、无穷的,更是神奇的。  相似文献   

20.
作为教师,"工作想做好,师爱要先行"。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教师爱护和关心每位学生,学生就乐于接受他的教育和管理。班级如家,家中有爱;班规是绳,约束是爱;教师的信任、课堂教育更是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