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学教学中的人文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职业学校数学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对于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实施人文教育可从数学美、数学发展史、数学中所蕴含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等几个方面入手,通过知识传授使之内化为学生的人格、气质和修养。  相似文献   

2.
数学是科学,但数学也是人类的一种文化,数学教学要以知识的整合、发扬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为基点。数学教学首先是一种对人的教学,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有着同样重要的作用,新课程呼唤数学教学的人文性,要把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让学生学人文数学,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以满足21世纪人才培养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数学教学过程,不仅是数学知识、方法和技能的传授过程,而且是传播数学文化、进行人文教育的过程。新课程教材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人文教育内容,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人文教育底蕴,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人文教育呢?  相似文献   

4.
吕学良 《考试周刊》2009,(39):92-94
数学是科学,又是文化,具有人文教育功能。本文主要从数学人文的内容,以及教师数学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策略与营造方法入手,综述数学人文精神的培育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通过多种途径,在数学课堂中充分展示数学文化,确立数学与人文融合的新教育价值观,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体验数学应有的人文价值,进而对学生进行人格教化,最终让学生受益终身。  相似文献   

5.
陈静莉 《知识文库》2023,(20):63-66
<正>本论文探讨了中职学校在数学课堂融入人文数学知识的问题。首先,介绍了人文数学课程的概念和意义,认为人文数学课程应该具有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等作用。最后阐述了在中职学校人文数学课堂中如何通过实践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人文数学作为中职学校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将数学知识与人文精神相结合,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人们有一种感觉:“数学就是做题目”。“题海战术”是教师和学生应付考试的有利武器。事实上,对于单一、反复、频繁的习题演算,基础较好的学生感到厌烦,基础较差的学生感到害怕。为什么数学如此不受学生欢迎?我想,人文关怀的缺失是重要原因。《周易》中讲“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文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人文关怀呢?  相似文献   

7.
数学教学要注意进行人文教育,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挖掘数学的人文底蕴,让学生体验数学美,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  相似文献   

8.
数学教学要注意进行人文教育,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挖掘数学的人文底蕴,让学生体验数学美,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  相似文献   

9.
陈桂云 《江苏教育》2007,(12):40-40
作为文化的数学,要充分展示数学知识发生、发展及其应用的过程,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现数学的人文价值。数学教学就是要挖掘蕴藏在数学之中的丰富的文化资源.实现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和谐,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叶柱  王霞菲 《湖南教育》2004,(12):22-24
对学生而言,数学课堂生活的价值究竟意味着什么?《数学课程标准》的前言部分有这样一段精彩的描述:“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这就是说,从人文的维度上,数学教育留给学生的,除了知识的授受和智慧的开启外,还应包括身心的点化和人格的润泽。人文内涵的彰显,已经成为新课程理念支撑下数学课堂教育的核心价值取向。于是,弘扬数学学习的人文内涵,实现课堂生活的价值回归,就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数学是一种文化。数学的思想方法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数学建模是把数学与现实世界联系起来的一座桥梁,在人文科学中渗透数学建模思想,能够让学生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和理解原本枯燥的数学知识,对加强学生的人文素养能起到促进和提高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数学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现状调查表明:隐性课程的缺失是造成学生人文素质缺乏的重要原因。因此,明确隐性课程的特性和教育价值,开展数学隐性课程研究,是提高数学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数学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现状调查表明:隐性课程的缺失是造成学生人文素质缺乏的重要原因.因此,明确隐性课程的特性和教育价值,开展数学隐性课程研究,是提高数学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孙宝发 《池州师专学报》2005,19(3):86-86,91
在课堂教学中,强调数学文化的渗透,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时,感受数学历史的发展,数学对于人类发展的作用;让学生体验数学人文价值,从而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相似文献   

15.
数学教学的中心任务是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分析能力,但这并非其全部内容。帮助学生塑造健全人格,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习潜能,这些属于人文教育范畴的内容应该而且可以纳入数学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6.
在传统习惯上,人们常将数学科学、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并列,这当然有它的道理,但从实践经验看,中学数学在培养学生的人文价值方面有着极独特的功能与丰富的内容。在充分尊重数学内在规律的同时,中学数学教育的人文价值应当受到重视,数学课程隐性功能的开发应当得到提高。然而,在现行的数学教学模式中,特别是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下,追求学生考试成  相似文献   

17.
在数学教育中渗透人文教育,弘扬人文精神,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是我国新课程改革所规定的数学教育的目的,更是数学教育发展的必然。人文数学是数学与人文的结合,是用数学的精神、原则、思想和方法对学生进行文化陶冶和人格塑造,让数学教育在传授科学的同时起到提高人的文化素养和教化人格的作用。教育者可从创设特色人文课堂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三个方面实现人文教育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进而实现科学与人文在数学教学中有机的结合,进而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力求数学知识同趣味形式及学生熟悉的生活融为一体,使学生对数学有亲切感,即数学的生活化、活动化、情趣化等,新数学课程在注重数学教育的科学价值的同时, 更强调数学的人文价值。那么,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发挥“知识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让学生更加投入数学学习中,学好数学呢?  相似文献   

19.
数学教学要注意人文教育,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挖掘数学的人文底蕴,寻求贴近生活的教学素材,活用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出示人文化的命题,给学生人文化的评价,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20.
数学活动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活动,体现和反映了参与者的伦理观、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数学教学活动是培养人的新思想、新观念、新精神的催化剂,具有独特的人文价值.《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前言部分就有这样的一段精彩的描述:“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这就是说,从人文的维度上,数学教育留给学生的,除了知识的传授和智慧的开启外,还应包括身心的点化和人格的润泽.显然,人文内涵的彰显,已经成为新课程理念支撑下的数学课堂教育的核心价值取向,数学教学要融科学性和人文性于一体,如果说数学教学的科学性是刚性的话,那么人文性就是柔性,它需要的是渗透,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落地无痕”.本文以“始业教育”为主题谈谈如何进行体现人文性的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