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几年来,历史高考已从应试型考试逐渐过渡为能力型考试。在历史高考复习中,考生首先必须重视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离开了基础知识的掌握,就不会形成历史学科的能力培养,所以,历史高考复习时必须做到知识和能力并重。  相似文献   

2.
学历史能不能变得轻松一些?复习历史的时间能不能少一些?高考中的分数能不能多拿一些?用尽量少的时间复习历史、在高考中尽可能地取得好成绩,这是每位考生的愿望,《历史学习》的“跟我学”工程能帮助你如愿以偿!“跟我学”工程从《历史学习》今年第6期启动,至2003年第6期完成。  相似文献   

3.
2003年高考刚刚过去,新一届的高考复习即将展开。因此,研究一下今年的高考命题,看看今年高考究竟强调考什么,这一届考生在答题中有哪些得失,对于我们进行新一轮的教学与复习,不无裨益。下面,对今年高考综测试历史学科考试,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1990年和1991年高考历史标准化试题和考生的答卷作了量和质的比较分析,指出了近两年高考历史试题的主要特点,分析了考生答卷普遍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对中学历史教学和高考复习提出了几项建议.  相似文献   

5.
高考文科综合着重考查考生的能力,但这并不意味着对知识考查的冷落和忽视。“对于历史命题,史实的考查永远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对于考生,史实的掌握永远是最基础、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只有基础扎实,知识的运用和迁移才能灵活,历史思维能力才能提高。从近年来的高考情况分析可知。考生最薄弱的环节还是“基础”环节,甚至是常识。为此,我们要重视基础知识的落实,从三个方面指导学生的复习。  相似文献   

6.
高考复习中的“热点”,一般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与现实中的热点或焦点问题相关的历史事物;一是指高考命题几率较高的历史事物。热点专题复习是高考备考的最后一个环节,一般安排在考前一个月内进行。可以说热点复习的效度和准度,与考生的高考成绩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邵长峰 《新高考》2006,(1):24-25
材料解析题是最具历史学科特点的题型,自1989年开始出现以来,经久不衰,并且有向选择题和问答题延伸的趋势。从目前来看,材料解析能力的提高对于考生取胜高考是举足轻重的。那么在高三历史复习阶段如何帮助考生提高材料解析能力呢?笔者独创的方法是“五步解析法”。下面我就结合近三年的江苏高考历史试卷,谈谈“五步解析法”的内容和实际操作方法,希望能助更多的考生一臂之力。  相似文献   

8.
作为历史高考的基本题型,选择题以其分值比例大(一道选择题分值达4分),客观性强,评分误差小,一直处于决定考生高考历史学科成绩优劣的关键所在。但高考中内容多,命题点分散,可供命题者选择的余地较大,因而对其命题规律较难准确把握,对选择题的备考复习,多年来实际上停留在对教材知识拉网式的“扫荡”或用题海战术应付的水平之上。这不仅加大了学生的复习量和教师的工作量,也降低了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平时教学中学生对选择题也有种畏惧感。  相似文献   

9.
郑玉香 《山东教育》2003,(11):54-55
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是高中毕业生进入大学的桥梁。2002年是山东省高考第一次采用3 X模式,高考文科综合试题与往年高考试题相比呈现出一些新特点,值得指导高考复习的教师和高三学生密切关注。特别是考生在答题中表现出的学科能力方面的缺失,对我们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试图通过对2002年文综试题特点及考生答题的失误分析,谈如何在平时教学和高考复习中加强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一、历史思维能力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历史思维能力是历史学科能力的核心,而且,高考也一直把思维能力的考查视为重点。文综考试说明规定,对学习能…  相似文献   

10.
历史主干知识中容易产生思维误区、理解偏差、识记忽视的知识点,笔者将之称为主干知识模糊点。近年来,高考以能力立意为考查主旨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这类主干知识模糊点越来越受到命题者的青睐,命题者利用此类知识点,设置各种似是而非、若隐若现的“陷阱”,考生稍不留神就会跌落“陷阱”。面对这~趋势,笔者认为在复习过程中,应该高度重视历史主干知识模糊点的发掘和整理,并将之渗透于高考复习的整个过程中。本文拟从教学实例出发,探讨历史主干知识模糊点在教学中的实际运用。  相似文献   

11.
作为历史教研员和高中历史教师,我们不仅关注每年的高考历史试题,也非常在意学生的答题情况。在参与了2012年吉林省历史高考评卷工作后,我们对考生答题的情况既有直观感受,又有基于日常教学反思的思考。在这里对考生答卷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类、总结、分析,旨在对新一届高三复习备考提出应对策略,提高高考备考的针对性、实效性。  相似文献   

12.
谢幼雪 《考试周刊》2011,(47):166-167
在中国现在的一考定终身制度下,高考是决定考生命运的大事,因此高考复习十分重要,复习好了,也许考生就会超常发挥,一举中第。结合几年来的高考复习经验,我就高三历史第三轮复习加以总结,希望对老师和考生有所帮助。进入第三轮复习后,许多学生在历史学习中普遍增加了焦虑感,感觉以往比较清晰的知识点变得模糊不清,  相似文献   

13.
2010年的历史高考试题特别重视对历史过程性知识的考查,因此2011届高三历史复习的首要着力点是要帮助高三学生构建单元知识体系,夯实基础知识,构建知识平台,重视思维训练,提高单元复习效率,以提升他们全面掌握历史基础知识的能力。笔者认为考生要想达到上述要求,必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复习。  相似文献   

14.
欧春莲 《新疆教育》2012,(12):57-57
材料解析题是历史高考的三大题型之一,占历史的“半壁江山”。这类题型利用新材料设计新情境,提出新问题,有效地考查考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是历史高考中考查信息处理能力的典型题型。这类题型具有材料来源广,信息容量大,设问角度多,能力层次高,考查功能强的特点。这类题型对于考生来说,难度大,失分多,究其原因是考生解答这类问题缺乏要领。笔者在高考复习备考中,用“四步曲”突破这类问题,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20,(88):145-146
高考文综历史选修题在过去十年的发展中已经具有较为明显的命题趋势,由于选修题在正常教学的过程中不受重视,在高考复习中所占比例也十分有限。因此文章在分析近10年全国卷Ⅱ选做题的基础上,为高三考生复习选修提供科学有效的复习建议,即稳中求进,两头兼顾。  相似文献   

16.
一、历史单科考试的复习对策1.要注意研究近几年的高考试卷。2003年高考试卷 ,很可能会借鉴和沿用近年来文综试卷中历史试题的命题思路 ,注重考查历史阶段性特征和影响历史发展趋势的重大事件 ,即“强干弱枝” ;关注现实生活 ,特别是国内外的热点、焦点问题 ;摒弃单纯考查知识记忆的做法 ,注重对考生的创新思维、发散性思维能力的检测 ;加强历史德育功能的考查 ,在考查考生对历史现象和现实问题理解分析的过程中 ,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团队协作意识等人文精神。2.要注意历史知识的系统性、历史发展的连…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高考历史选择题成为众多考生无法翻越的“雷区”“暗礁”,错误率居高不下。选择题之所以成为雷区,笔者认为复习和平时训练中陷入太多误区是关键因素。笔者结合近两年的高考全国卷历史选择题部分代表性试题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8.
随着素质教育的改革,高考历史考核已经越来越趋于基础化、能力化,从偏题、难题转变成简单适中,并且能体现学生能力的试题。高考是对学生历史知识综合的考察,高三历史复习要做到全面性、有效性。在高三历史复习中,对已学的历史知识做到查漏补缺,全面掌握历史知识,才能在历史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相似文献   

19.
吴士雄 《中国考试》2005,(10):40-41
据笔者抽样调查,2005年高考文综全国卷Ⅲ的12道历史选择题中,出错率最高的是13题和18题。(这是笔者直接调查本地的近百名考生并和使用本试卷的外省市同行沟通信息后得出的结论。)这两题的错选,暴露出部分考生在历史学习和高考复习中的一些“不约而同”的错误做法和考场上的“不约而同”的错误思维,引人深思。下面先让我们看这两道试题:  相似文献   

20.
从高考数学对考生能力的要求出发,认为高考数学复习中有效利用教材的复习教学活动应分3个步骤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