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谁不夸改革好呢!顾惠东的租赁承包救活了一个企业,带来了明显经济效益,职工收入也普遍提高。然而,问题是具有多重性的。打破了“大锅饭”,分配拉开档次,多劳多得者开颜欢笑,而少劳少得者却往往满腹怨言,心里翻搅起来。层层承包,各单位、部门之间的经济效益与个人收益各异,当人们习惯地作横向攀比时,心情也并不那么舒畅,甚至怨懑起来。职工与租赁承包者的利益关系不尽一致,往往引出一些意想不到的麻烦。  相似文献   

2.
存心尽性     
匡章是齐国有名的不孝顺父母的人,很少有人主动和他交往。但是孟子却主动和他交往,还十分敬重他。孟子的学生们非常不理解孟子的做法,一天公都子问孟子说:“先生,匡章这个人,整个齐国都说他是一个不孝的人,您却同他交往,还十分善待他,请问这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3.
初读《经济参考·周末版》,你会觉得它“四不象”:它是副刊,却不乏新闻和言论;它登的多是经济新闻,却篇篇好似文学作品。然而,正是这样一个副刊,赢得了大批读者的喜爱:有人版版拜读,不漏一篇;有人期期收藏,分类剪贴;有人欣然命笔,一试身手。这是为什么呢? “副”不离“正”《新闻工作手册》上这样解释“副刊”二字:“报纸上刊登新闻、评论以外作品的固定版面……主要发散文、杂文、游记、小品、诗歌、小说、报告文学等文学作品。”然而,《经济参考》的报人们却另有一套理论:经济报纸办副刊不能离开经济生活为消闲而说闲,它  相似文献   

4.
我与赤布的初次接触很有趣。1987年深秋,我在江苏省企业报会议的签到簿上看到:“赤布,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常务副主席”,“赤布”两字顿时引起我的好奇心。怎么还有人姓“赤”?这名字有点儿象藏族人的名字,他是谁?后来有人向我介绍,那位中等身材,大大的眼睛,走路较快的人就是赤布同志。不过,他为什么姓赤,名布,在我的  相似文献   

5.
我们的新闻媒体应以正面报道为主,始终高扬时代的主旋律———对这一点,新闻界的同仁们早已有共识,并一直在努力实践着。近几年来,随着正面报道的日益被重视,许多编辑、记者在深感责任重大的同时,也越来越深切感受到了正面报道的“君家妇难为”;似乎总有人爱跟正面报道过不去,不管你报道什么,也不管你如何报道,他总能挑出“毛病”来。比如,你报道某个领导干部清正廉洁,有人便会说:“这应是最起码的要求,也值得报道?”你报道某个先进人物为顾“大家”而舍“小家”,又有人会说“舍小家也是失职,为何还要提倡?”你报道某地方领导为兑现拖欠教师…  相似文献   

6.
存心尽性     
《出版参考》2005,(9):30-30
匡章是齐国有名的不孝顺父母的人,很少有人主动和他交往。但是孟子却主动和他交往,还十分敬重他。孟子的学生们非常不理解孟子的做法,一天公都子问孟子说:“先生,匡章这个人,整个齐国都说他是一个不孝的人,您却同他交往,还十分善待他,请问这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7.
有个讲“我、你、他”的笑话。一个初次上学的小孩,听老师给他讲“我、你、他”三个代名词:“我,是你的老师;你是我的学生;他,(指另一个小孩)是你的同学。”小孩回到家里,仿照老师的口吻,向自己的父母复述老师的讲法:“我,是你的老师;你(指其父),是我的学生;她(指其母),是你的同学。笑话,当然是说笑话的人所编造的荒唐可笑的话。然而也确实有人,由于在语言文字的运用上,不自觉地违犯规范化,因而闹出了笑柄。我见过一篇《诗人与改革》的短文,其中有这样的文句:“试问我们的诗人,你是站在改革的前列,作促进派呢?还是站在改革的对立面,甘作‘中流砥柱’,而形成阻力呢?”因为这是出现在报纸的文艺副  相似文献   

8.
这是一个老话题了,且隔一段就要提一提,稍一懈怠,它就又要有“积重难返”之势。近一段时间,从上到下,从编采人员到普通读者,常有人慨叹:“长稿怎么这么多。”此话不假。你看,现在不管是什么报,似乎“头条必长”、“重稿必长”。我们的记者,笔尖一动,不管需不需要,就是洋洋洒洒几千字。我们的报纸,也经常是黑压压一片……。号召改进文风、提倡写短文由来已久,“长风”之弊也人人皆知,可为什么这股风总屡刹不止呢?我觉的不外乎这样  相似文献   

9.
“新闻是否有倾向性?”这是一个争论了多少年的老问题了,然而至今却尚无定论。为什么会众说纷纭而莫衷一是呢?我认为主要是论辩双方各唱各的调,缺乏一个最起码的逻辑规范。主张新闻具有倾向性的人们,把新闻理解为新闻作品。既然新闻作品是有一定立场观点的人所写,他...  相似文献   

10.
“不管三七二十一”“不管三七二十一”,是众所周知的一句群众口语. 不过,人们往往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不说“不管三八二十四”、“不管三九二十七”,却一定要说“不管三七二十(?)”呢?因为“一切”的“切”和“一七”的“七”谐音,从“不管一切”引申到“不管一七”.再引申到“不管三七(切),“三七”当然是“二十一”了.还因为“三”这个数字往往是作为到顶的数字,口语中有“一二不过三”、“一而再再而三”等等,不说“二三不过四”,也不说“三而四四而五”;古代小说  相似文献   

11.
自党的十三大以来,出版社编辑工作的改革面临着全新的形势。如何将改革引向深入,取得成效,是大家最关心的,而最集中的热点则是“承包”。关于承包,人们的观点不尽相同。有人认为不仅出版社可以承包,而且编辑室也可以承包,甚至个人也可以承包。有人则认为编辑工作不宜承包,因为精神产品的价值不是由所花费的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复杂的非经济因素决定的。另外还有其他一些观点。之所以产生种种不同观点,除与人们看问题的出发点与角度有关之外,还与人们对“承包”二字概念的理解有关。所谓承包,有的是指“承包经营责任制”,有的则是指一般的“承包制”。承包经营责任制是一种经营组织形式,只有具有法人地位的独立经营单位才能实行。也就是说,只有出版社才能实行,而出版社内部的  相似文献   

12.
易卜生的悖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对易卜生的兴趣来自于一个巨大的疑问:为什么但凡西方的戏剧史、文化史乃至思想史,都无比尊敬地称他为“现代戏剧之父”?为什么在西方戏剧界关于易卜生的评论汗牛充栋,并且有人总结为“条条道路出自易卜生,条条道路又通向易卜生”?或许,对西方世界的读者与观众来说,易  相似文献   

13.
曾有人说:“你可以把马牵到水边,但你却无法强迫它饮水。当你把你的报纸送到读者手中的时候,你会遇到类似的问题:无法强迫他阅读。不过,有一个办法可以诱使他阅读你的报道,那就是,运用精彩的标题。”①确实,标题这一新闻传神之“眼”对传播信息、吸引读者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新闻工作者而言,能挖到独家信息固然重要,但面对同一事实的报道,标题的创新程度往往能使之优劣立判。那么,如何创作出清新别致、独具匠心的标题呢?  相似文献   

14.
熟练的木工在那里推刨子、凿榫子,熟练的瓦工在那里砌墙、盖房,轻松极了,轻松到象是随意而做、无技法可言.为什么会给人这种轻松平易的感觉呢?只因为他熟练,他的功夫纯熟. 外行人站在一边看,看不出门道,觉得事情简单极了,甚而想:无非如此罢了,我也能干!好,让他试试吧,一干就砸锅.为什么他将事情看得这样简单、容易呢?只因为他是外行. 小说写作亦然. 一本在艺术上真正出色的作品放在读者面前,读者一读就入了境,没有感到这其中有什么奥妙,觉得那其中的人物、事件太熟悉了,就象身边的人  相似文献   

15.
一张报纸和人一样,都有个气质和风度的问题。不管今天你穿什么衣服,从事什么活动,说什么话,你的本色是改不了的。丁关根同志曾对几大报纸作过评价,他说《人民日报》是“大家风范”,《经济日报》是“大将风度”,《光明日报》是“儒雅风度”,概括得是多么准确!一张报纸的气质和风度表现出来了,这张报纸的魅力就形成了,对于办报人来说,这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作为地方党报,在地域割据的局面逐步被打破、开放的市场已经形成的形势下,应该以怎样的气质面对读者呢?  相似文献   

16.
为什么有些合作关系持久不变,有些则如昙花一现?为什么有的人让你一见如故,有的人却总是与你意见相左?成功的合作有哪些相同之处?从优秀的合作者身上我们都能学到些什么,这些与我们的工作、生活有怎样的联系呢?  相似文献   

17.
如果你是一个细心的读者,就可以在前几年编辑出版的科普读物中,经常发现这样的句式:“外国有人……”,外国有人提出过什么定律,外国有人有过什么重大发明,外国有人对人类作出过什么贡献……历史上的创造发明,都是确有其人在那里干出来的。这些人有名有姓,早己载入史册,为什么到了我们的读物里统统抽象成  相似文献   

18.
记者是什么?     
记者是什么?人们都说是“无冕之王”。正是这顶桂冠一戴,一些记者就不知姓甚名谁了。把自己当成了救世主,包打天下者有之;天马行空,我行我素者有之;自命不凡,自誉名人者也有之。但是,结果往往主观与客观相反。 记者不是无冕之王了,那么,记者是什么呢? 有人说,记者是抹布。不是吗?哪儿脏了,被人捡起,抹干净了,往墙角一扔,等需要时涮净了再用。还不是用时想起你,不用时则忘了你?听说有一个记者,第二次去先前去过的一个单位,自认为人家认识,结果人家问他“君从何处来?”弄得很是尴尬。他不说自己自讨没趣。反而直骂人情冷落。 有人说,记者是棍子。一头安着耙,一头可以打  相似文献   

19.
我与505征文     
我有位邻居陈大夫,5年前的重阳节生了一个儿子。他为孩子取名也很有趣,不叫“重阳”。却叫“九九”。于是,满院的人们,见了这孩子都叫“九九”,外人不知就里,感到奇怪,怎么大人向小孩子叫“舅舅”呢? 小九九很聪明,很可爱。有一次他仰着小脑袋问我:“叔叔,风是从哪来的?”我反问:“你说呢?”他想了一想说:“风是从树上摇出来的吧?”虽然他只有5岁,却很会动脑筋。但是小九九也令人可怜。他一出生,食欲就不好,吃东西很少,体弱多病,很消瘦。5岁多了,体重只有12公斤。身为大夫的爸爸却治不好他的病。为了给小九九治病,夫妻俩想了很多办法,带他去看过名医,但收效甚微。又找人给九九挑疳积,把孩子痛得声嘶力竭地叫喊,他的父母心痛得撕肝裂肺,院里的人听了也都很为这孩子的健康担心。  相似文献   

20.
为什么与人们生产生活关系最密切的经济报道有些人不爱看呢?在我们的读者调查中,一些读者说,主要是那些让人们纳闷的专业术语、叫人头痛的枯燥数字和千篇一律的写作模式让人生厌。有的人甚至说:“尽管我们读者有意(阅读),但经济报道却往往无情(没有可读性)。”经济报道果真就是无情物吗?事实上经济报道不仅内容丰富而且领域宽广,大到世界经济动态和国家经济政策,小到一则信息和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