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人体生理机能的昼夜周期变化,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近三十年来,许多学者试图利用昼夜周期的特征去解决劳动和体育运动中的实际问题。六十年代我国生理学者曾研究过昼夜周期变化的规律,试图提高夜班工人的劳动生产率,并报道了人体安静时的  相似文献   

2.
人体生物节奏及其实际应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体生物钟暗中操纵着人体机能按一定规律变化的观点已被大多数人所接受。某些专家在研究人体内昼夜性功能的进程时曾发现体温与体内消耗的氧气,释放的二氧化碳,肺的通气量,排尿量和尿液中氮含量等因子的变化呈同步方式,具有明显的节律性。有人具体提出了23天、28天、33天三种小周期,并用正弦曲线来示意人体生物节奏的变化情况。在体育界,通常认为在三种周期正时相重叠阶段,运动员容易创造优异成绩。下面就是我们为确定生物节奏和寻找实用指标开展的一些工作。  相似文献   

3.
张雨 《钓鱼》2012,(4):24-25
三、昼夜变化对水中溶氧量的影响水中溶氧量因昼夜的光照不同,很大程度上会影响鱼的食欲。在选择钓场和钓点时要首先重视和考虑这个因素。在天气晴朗的条件下,水的溶氧量昼夜变化情况是白天高于夜晚,最高的时间是下午到傍晚,  相似文献   

4.
康杰  刘畅 《体育科研》2020,(2):1-17
人体内几乎所有的生理生化过程都遵循着生物节律。对于人类而言,视交叉上核根据日出日落调节睡眠-觉醒周期和其他日常生物节律。除其他因素外,这种昼夜变化已被证明对与运动表现有关的关键生理过程具有调节作用。最佳运动状态一般出现在傍晚,与核心体温的最佳状态相一致。核心体温的升高已被证明可以提高能量代谢,改善肌肉适应性,促进肌动蛋白-肌球蛋白的交叉桥接。研究还表明,如果在运动员表现最好的时间段安排训练,可以提升运动员的训练适应性。在研究生物节律对运动表现的影响时,除了考虑昼夜变化外,个人对运动时间(白天或夜间)的偏好也是一个重要因素。经常参加国际比赛的运动员会经历生物节律的改变,这对他们的身体健康和运动表现不利。因此,那些更容易受到时差影响的运动员可以考虑使用适当的应对策略来更快地调整生物节律,确保最佳竞技状态。  相似文献   

5.
时差的适应能力(跨经线或纬线训练和比赛转移) 速滑运动员在比赛期,经常在短时间里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有时到高山地区、然后在回到平原。伴随着这种转移过程、运动员的机体产生着很大的机能性变化。在平原地区做较大距离的转移时,特别是跨越经线(东西转移)对运动员的机体有深刻的影响。时差的影响破坏了运动员已有的昼夜性生理协调能力。为了在新的条件下,形成新的昼夜性的刻板举动、必须有一个对异地时差的适应阶段。所说的昼夜性刻板举动、是人在一个地方长时间  相似文献   

6.
周期训练面临的理论与操作挑战源于多种原因,一方面传统周期训练内容依然保持在运动训练学理论教材中,另一方面,教练员与研究人员对周期训练的科学依据、竞赛特点、实践操作、适用对象等方面提出了诸多质疑.研究就周期训练理论在理论与操作层面的矛盾与悖论现象做出一定澄清与分析,并提出周期训练理论的修订理论--"板块"理论,试图达到加强对周期训练全面认识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规则是训练和竞赛的指挥棒,"吃透"规则可以更好地服务训练实践.与伦敦奥运周期相比,里约热内卢奥运周期(以下简称"新奥运周期")男子竞技体操评分规则发生了一些变化,更具安全性、观赏性、公平性和人性化.在新奥运周期之初尽快理解、掌握规则的变化,有利于我国男子体操更好地利用新规则.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运动训练、集训、比赛经常在各种气候——地理条件、昼夜时间节律变化的情况下进行,这不能不影响到运动员的机体适应过程。从航空航天医学和生物学的角度出发,我们就人体对时差和气候条件的适应情况进行了最广泛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穿越子午线飞行时昼夜节律的变化会引起机体机能的显著变化。然而,对新的气候  相似文献   

9.
北方的早春是指农历立春至雨水之间的一段时间,此时正是乍暖还寒、寒潮天气较为频繁的时段,气温水温变化较大,昼夜温差往往在10℃以上。  相似文献   

10.
颜恒 《钓鱼》2009,(9):44-45
一些钓友总是对天气晴好却钓不到鱼而迷惑不解,其实,这便是“温差在作祟”。 昼夜温差是一年四季都有的,而温差比较大的则要数冬春两季,因而也给钓鱼带来了许多不稳定因素。“温差大,鱼惧怕”、“温差小,鱼活跃”、“冷热不定,鱼不稳定”等钓谚,道出了昼夜温度变化过大使垂钓难以实现较佳效果的实情。而另一种容易形成昼夜较大温差的情况是下霜的日子,虽然但凡下霜的夜间,白天都会天气晴朗,但由于短时间内形成了巨大的温差,可导致晴好的白天也倍感寒凉,水温猛降,使鱼儿咬钩怠慢甚至不咬,  相似文献   

11.
女子冰球项目训练周期结构与负荷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深刻认识女子冰球项目训练周期结构与负荷的规律,对提高我国女子冰球运动员训练效果与比赛成绩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理论设计与实验对女子冰球运动员的训练结构及负荷特点进行研究,试图完善女子冰球运动年周期训练结构理论,揭示女子冰球运动训练负荷的规律及优秀女子冰球运动员年周期训练结构和训练负荷动态变化的基本规律。提出训练周期由年、大周期、中周期和小周期等构成,不同类型的训练周期由多个训练阶段与不同的训练时间组成;以小时、分钟、公里、公斤以及心率负荷的量度指标并分为最大、次大、中等和小4个等级建立负荷与训练评价体系。训练周期结构与负荷设计在国家女子冰球队的应用表明,掌握女子冰球运动周期训练结构与练负荷动态变化的规律,有助于实现训练效果的最佳化。  相似文献   

12.
现代训练的发展趋势及赛前训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一.现代训练发展趋势1、现代训练周期理论的变化中国的竞技体育受苏联的影响很深,不仅仅是在体制、机制上,在训练的指导思想和训练方法手段上也多是沿袭苏联的训练理论和模式。以往的周期训练理论将一年分为三大周期,即准备期、比赛期和调整期。现代的周期训练理论要把一年划成若干个周期进行安排,双周期、三周期,甚至是多周期。  相似文献   

13.
齐春燕 《精武》2012,(7):22-23
本研究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利用逻辑分析法对周期训练理论再审时和创新发展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周期训练理论的提出具有一定的医学学科基础。周期训练理论在运动训练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极其深远的。对周期训练理论产生质疑的原因:随着竞技体育向商业化和职业化的发展,赛制发生了巨的大变化;周期训练理论的理论基础受到了挑战;对周期训练理论在内容上的表述表示质疑。本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周期训练理论进行了重新审视,并提出了创新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我国12个城市13-25岁的青少年体育消费品更新周期的现状进行深入调查和研究,试图为企业和有关部门制定营销策略,调整产品结构,正确处理城市青少年体育消费品市场的产销关系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城市青少年实物性体育消费品更新周期主要受消费品本身使用寿命、追求时尚、攀比心理和参加体育活动频度等因素的影响;精神性体育消费品更新周期主要受消费品本身使用周期频度的影响;西部青少年体育报刊的购买行为更加活跃;男性青少年实物性体育消费品和精神性消费消费品的更新周期均比女性短,表现出更强烈的参与意识和消费欲望.  相似文献   

15.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许多药物会随人体自身昼夜节律变化而发生疗效变化,因此给药时间不同,其疗效和不良反应也有着显著差异,同种药物、同一剂量在一天中不同时间服用其疗效和毒性可能相差几倍,甚至几十倍。由此可见,在治疗疾病时,不仅要对症下药,还要根据人体昼夜生物节律的变化,巧妙地选择服药时间和方法,才能提高疗效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昼夜交替、自然变化的角度,就人体的生理机能、空气质量、季节特点、运动项目、持续时间、运动者的年龄这几个方面,探讨促进身体健康的最佳锻炼时间。  相似文献   

17.
无氧耐力训练周期中血清睾酮(T)与血清皮质醇(C)比值和个体无氧阈(IAT)发生变化。其变化形式表现为:在训练周期中T/C值和IAT发生变化的时间和程度不同;在训练周期中男游泳运动员与女游泳运动员的T/C值和IAT变化的时间和程度不同。通过对上述不同变化的分析研究,旨在为优秀游泳运动员安排无氧耐力训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对训练周期理论的争论近些年来,在田经训练的周期划分中,出现了一系列争论。苏联专家沃罗比耶夫认为,传统的周期论规定准备期和竞赛期的负荷量和强度具有不同的性质,因此,它阻碍运动成绩的提高。亚基莫夫认为,周期论及其安排训练的原则已不能保证运动员在整个赛季多次达到和超过国际级健将的标准。必须采用新的原则来安排训练,负荷量和强度的变化应当是单一性的,即是向同一倾向变化,而且同时达到最大值,这样才能对机体产生适应性的飞跃,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女子柔道、举重和跆拳道专业运动员年训练周期中骨密度及相关指标的变化规律。方法:40 名女子柔道、举重和跆拳道运动员作为 研究对象,平均年龄18.4±3.2 岁。结合运动员一个年度训练周期,分别在训练周期的开始、中间和结束时检测BMD、HPO轴相关激素以及骨代谢生 化标志物(BGP、BAP 和TRACP- 5b)的变化。结果:女子举重运动员在训练周期中,髋骨BMD 的3 次检测结果均显著高于女子柔道和跆拳道运动员 的检测结果(P<0.05);女运动员雌二醇和T/C 在3 次检测中呈逐渐增加的变化趋势,而血清孕酮水平则逐渐降低;女运动员训练期间TRACP- 5b 呈现逐渐增加的变化特征,并显著高于训练周期的开始测定值(P<0.05)。结论:女子柔道、举重和跆拳道运动员在年训练周期中髋骨BMD无显著变化,女子举重运动员髋骨BMD 明显高于柔道及跆拳道运动员;血清雌二醇和T/C 在年训练周期中逐渐增加,而孕酮逐渐降低,骨代谢生化标志物 TRACP- 5b 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20.
季节不同。人体的内环境和内分泌也会有变化。冬天天气寒冷干燥且昼夜温差变化大。人体的内环境不稳定,很容易生病,运动时就更需谨慎,做到以下“四防”。以保证运动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