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对广西民族传统体育事业、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产业几方面进行阐述,并将广西民族传统体育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关联因素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旨在使广西民族传统体育在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凸现其独特的价值,促进对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保护和开发,推进民族体育事业的发展和民族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加快推进民族地区特色经济、文化的建设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2.
王军  刘小明  向军 《体育科技》2015,(1):25-26,29
采用田野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对广西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旨在寻找广西民族传统体育可持续发展之策。研究发现,广西民族传统体育面临主要生态危机,生存环境日益恶化,商业化过度开发,竞技化趋势明显,传承危机日渐加剧;提出广西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策略:加大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展民族体育进校园活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合理开发民族体育产业,加强政府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广西少数民族地区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思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广西是一个多民族地区 ,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体育旅游市场投资环境良好 ,开发少数民族地区体育旅游市场 ,对广西旅游业乃至广西经济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历史的积淀,使青海高原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变得博大精深,并承载着更加厚重的文化价值、健身价值、娱乐价值和历史价值。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对青海高原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特点、状况、高原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开发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青海高原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开发尚处于初始阶段,若进一步的挖掘和开发利用,其可成为青海省体育产业的有力支柱。针对上述情况。提出了青海高原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方向和对策。并为开发青海高原体育旅游资源和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评价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是广西各民族优秀传统化的一份宝贵财富,对它进行正确的认识和评价,将有助于开发利用这一独特旅游资源,促进广西旅游业的发展,着重分析了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作为旅游资源的特点和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6.
该文运用了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成渝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创意开发的价值、类型、方式与产品形态等进行探究。发现成渝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在开发中存在生存环境恶化、体育文化创新人才极度匮乏、市场开发资金不足、融资能力有限、文化资源挖掘深度不够、品牌效应不强等困境,提出成渝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创意开发策略,为传统体育文化继承与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该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等方法,分析广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与区域旅游的意义、瓶颈及其路径,认为广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与区域旅游有助于传承民族文化,促进区域旅游业发展;扩大区域乡村旅游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扩散效用。瓶颈体现在广西体育非遗市场化有待开发,应拓宽消费者的消费视野;提高相关部门对非遗文化完善保障力度,加大对非遗活态传承与旅游市场的融合力度。相应对策为:紧密结合当下广西节庆体育,推动区域体育非遗走向旅游产业化;创新体育非遗与旅游的营销方式,推广区域体育非遗文化旅游;加大对体育非遗传承人的扶持力度,提高体育非遗传承人的业务素养。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学、社会学等方法,从体育民俗学、旅游学的视角,对民族传统体育的特征和独特的文化内涵进行了研究,论述民族传统体育与旅游业相结合,实现两者联动和互动的发展进程,旨在探索开发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丰富的体育资源,也是文化旅游资源。民族传统体育和体育旅游的结合,对于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规范化和现代化,以及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体育与旅游是当今社会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借助体育与旅游,可以促进不同文化的交流,提升其文化内涵,以有利于双方在资源共享下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薛晓雯 《当代体育科技》2020,(2):210-211,213
本文运用体验营销和品牌管理的相关理论,以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旅游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首先总结现有民族体育文化旅游项目,再结合体验营销理论进行实际分析,最终提出塑造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旅游品牌的具体途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旅游体验设计过程中要以当地的实际情况为基础,消费者的体验为中心,以传承民族传统体育的优秀文化为导向,注重消费者的体验感,深化体育文化旅游品牌的内涵,从而塑造一个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旅游品牌。  相似文献   

10.
西部民族地区体育旅游与传统体育有机衔接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廖勇  陈光玖 《体育科技》2006,27(1):25-27
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和比较的研究方法对西部体育旅游产业进行了考察研究。分析认为,西部民族地区具有发展体育旅游产业的优势,民族传统体育既是丰富的体育资源,也是文化旅游资源,民族传统体育和体育旅游有机结合,对于促进传统体育的规范化、现代化以及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文章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经验总结法和成果嫁接法等研究方法,对当前学校体育资源问题进行探索,研究认为:自实施《体育与健康标准》以来,对体育教师的创造性劳动要求越来越高,其中对学校体育资源的开发显得尤为重要。主要包括人力资源的开发、体育设施资源的开发、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课外和校外资源的开发、自然地理程资源的开发、体育信息资源的开发六个方面,应当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我国体育无形资产及其开发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文献资料调研、比较研究等方法,分析我国体育无形资产的相关研究,梳理体育无形资产开发和利用的主要因素。研究认为,我国体育无形资产的开发应当借鉴国外体育无形资产经营的已有经验,结合我国开发过程中的实际情况,从政治经济、法律保护、评估核算、市场营销等方面分析,制定体育无形资产开发的战略。  相似文献   

13.
大型体育赛事场馆无形资产开发特征、存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文献资料法,就我国大型体育赛事场馆无形资产开发的概念、内容及价值进行分析。归纳出无限性、关联性、依附性、相对独立性、高投资性、交叉性基本特征,并揭示场馆无形资产开发存在的问题。即对场馆无形资产开发性质认识不清、配套保护法规缺位、无形资产流失严重等。提出明晰场馆无形资产开发性质、组建专业场馆无形资产开发部门、建立信息交流中心和无形资产评估体系等对策。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探讨了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内涵、原则及对策。认为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应建立健全课程资源开发的政策、法规制度;加大学校资源与社会资源的融合度;完善体育设施,增加资金投入,创设宽松、民主的开发环境;增强教师课程意识、调整教师教学角色等。同时还要求体育教师认真学习,勇于实践,积极探索,不断提高课程资源开发意识。  相似文献   

15.
通过美国教师进修制度主管、实施机构及实施方式、内容等方面进行综述 ,结合影响我国体育教师资源的具体情况 ,提出教师进修制度对开发我国体育教师资源具有积极意义 ,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我国西部体育资源开发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我国西部是一片广阔而神秘的地区,具有独特的高原训练环境、多彩的民族体育文化、神奇的体育探险旅游资源,有着巨大的经济与文化开发价值。从宏观的角度,对西部体育资源开发的产业定位、目标市场、开发方式与步骤、开发原则与模式进行系统的理性探索,以使我国西部体育资源的开发呈现出效益综合化、产业集约型、发展可持续性的良性循环态势。  相似文献   

17.
高校体育课程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保证新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随着人们对新课程观的理解,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从相对宏观的角度叙述了课程资源的基本概念,对体育课程资源的新的认识,着重探讨了体育课程资源特别是素材性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问题。  相似文献   

18.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的民族传统体育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民族传统体育不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别中的独立形态,在发展过程中应该按照名录中各类别的具体要求进行分门别类地保护,注意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并根据项目的不同采取相应的发展对策,特别要注重利用活态传承的方式进行发展.同时建议体育部门积极介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地方政府也要选择利用合适的项目进行产业化开发.  相似文献   

19.
皖西南古村落民俗体育旅游资源特点及发展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文献法、问卷法、走访调查等方法,对皖西南村落民俗体育旅游资源的特点及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目的是通过这一研究,为皖西南(黄山、徽州)民俗体育文化旅游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从经济总量、居民消费结构、全民健身意识等方面分析小康社会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前景。探讨小康社会影响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因素有国家政策、经济和资金投入、产品需求、旅游群体等。提出加强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加强设施管理和安全措施、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加快休闲度假产品开发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