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强民族传统体育师资培养,有利于民族传统体育的科学合理保护、有效传承和快速发展.在开展民族传统体育师资培养的过程中,既要加强被培养者的思想政治道德及业务素质教育,也要采取多元培养的方式,并注重实效.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问卷调查法,对云南省71所普通中学的142名体育教师进行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现状调查分析。结果显示:教师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认识只停留在表面,缺乏弘扬民族文化的使命感;现行的高校师资培养模式难以培养出有效促进中学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合格的体育教师;加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学科研究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3.
如何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入高校体育教育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民族文化的宝贵遗产。本文根据目前我国西部高校体育师资不足,经费紧张,场地器材设施较差和教学内容单一等现状分析,提出了如何有计划,有步骤地将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入高校充实高校体育教学课堂,使高校体育更具民族特色,以此来弘扬民族文化,发展民族传统体育。  相似文献   

4.
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民族院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加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教学和研究,是民族院校的历史使命,针对民族院校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应增强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教育科学化研究和师资培养等,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步入良性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5.
高等师范院校作为培养师资的教育重地,她的教育方向应该说直接影响着人才的培养方向及文化的发展导向。因此,加强民族传统体育在师范院校的普及和开展,不仅能够使民族传统体育瑰宝得以传承和发展,而且还能有效地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本文以河南省13所高等师范院校为研究对象,对民族传统体育在河南省师范类高校开展和推动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对河南省师范类高校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开展的现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旨在了解制约河南省师范类院校开设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为民族传统体育在高等师范院校的顺利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对我国部分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进行调查研究,针对当前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教学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对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模式单一,缺少培养方法的多种组合与运用,缺乏培养学生教学能力实践的时间等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为我国高等院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提出建议,为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当前,"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存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建设意识不强、民族传统体育师资综合素质总体不高、民族传统体育教材建设滞后以及基于"互联网+"的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教学滞后的问题."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改革应该以文化自觉引领高校民族体育教学改革,建设高素质的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师资队伍,开发适合海内外应用的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教材,加强民族传统体育微课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8.
骆群芳 《考试周刊》2011,(60):142-143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具有厚实的中华民族文化基础,具有源远流长的历史连贯性,以致其习俗历经千年而不衰。本文在分析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论述了民族传统体育进入学校体育教学的意义、价值和对策,主张在学校体育教学中树立民族传统体育意识,整合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科学选择项目,加强师资建设和设施建设,建立统一完备的民族传统体育的教材、教学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9.
阙金宝 《考试周刊》2013,(29):116-117
武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的必修项目之一。但在本市中学体育课程中开展的情况却不尽如人意。本文通过调查分析发现目前存在学校领导重视程度不够,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学生对武术认识不够,学习动机不明确,教师忽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以及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有待改进和提高等问题,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0.
哈萨克族传统体育是一种集竞争、娱乐、艺术、观赏、趣味为一体的综合运动形式,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一朵奇葩.随着我国城镇化的推进,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的加快,哈萨克族传统体育的生存空间正在逐步缩小.学校教育已成为传承哈萨克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最佳渠道,边疆地区的高校应抓住教育改革的契机,开发哈萨克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加强师资培训,打造学校的民族文化特色,成为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主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