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全球化与中国外交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化是当前世界发展的客观趋势,在给中国发提供机遇的同时,也给中国经济安全,政治安全和非传统安全带来挑战。面对全球化给国家安全造成的威胁。我国应有相应的外交策略;继续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参与改造国际体系;加强区域经济和安全合作;睦邻外交与全方位外交并举,以防范全球化带来的风险,为国内现代化建设创造和平的外交环境。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外交政策作了重要的战略调整,不断走向成熟,并表现出许多新特点。主要有:和平的独立自主的无敌国外交和多元化外交,积极推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经济利益成为我国国家利益的核心内容,外交重点在经济领域;与此同时,外交风格也更加灵活务实  相似文献   

3.
中国对美外交的成功,较集中体现在寻求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发展与美安全合作和经贸等关系;在原则的坚定性与策略的灵活性的结合中妥善处理台湾和人权等障碍问题。中国外交的成功显示了中国外交理论的成熟,即坚持独立自主,不同任何大国结盟;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作为国家关系的依据;坚持从战略高度审视和把握中美关系的大局;坚持外交为国内经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4.
17~18世纪中国的外交政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7~18世纪中国与英国、俄国、荷兰、葡萄牙、基督教和罗马教皇、亚洲邻国都有较密切的关系。中国当时外交政策的特点是:捍卫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对任何外国进行侵略扩张;抗击任何外国对中国的侵略;维护中国的政治经济体制和法律原则;和世界各国建立柔远睦邻的友好关系。这一外交政策在当时的世界上独放异彩。与对外侵略扩张的西方殖民主义国家的外交比较,中国外交有进步性,也有落后性。  相似文献   

5.
<正>当代中国是一个新兴的发展中大国,而大国需要有大国外交战略。国家主席习近平站在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战略高度,把握时代脉搏与世界发展潮流,着眼全局和未来,不断构建中国大国外交的战略思想,亲力亲为、大胆实践,开创了中国大国外交的新气象、新格局和新境界。近日,习近平主席先后对俄罗斯和德国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2017年汉堡G20峰会,发表了《坚持开放包容推动联动增长》的重要讲话,传播着推动世界经济向好与国际经济合作的"中  相似文献   

6.
中美关系是当今国际关系的重要内容。美国对华战略是美国构建单极世界的基本战略之一,并日益占据主导地位。中国外交如何打破美国对华遏制战略,为中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国家发展战略创造稳定的周边环境和良好的国际环境,是中国外交的基本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7.
王彬  刘艳华 《考试周刊》2012,(41):193-194
中国新世纪和平外交思想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继承以往和平外交思想,并在深刻洞察时代背景的基础上描述的未来发展之路;是在中国经济建设取得成就,综合国力得到提升.文化软实力得到提升的国内形势基础上向世界做出的庄严宣告。分析这一背景.有助于更深层地认识中国新世纪和平外交思想。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中国未来的外交,必将着眼于这个大局,牢牢抓住这个重要的战略机遇,为确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日标的顺利实现和中华民族的传大复兴,创造条件和营造有利的国际环境。党的十六大对国际形势作了科学分析,进而又以此为基础,对中国的外交战略问题作了科学论述。首先,认为当今的时代主题仍然是和平与发展;其次,认为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  相似文献   

9.
伴随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2014年的中国外交不断推进理念创新,提出了许多具有建设性的理论和观念,为处理国际关系、解决国际热点问题贡献出中国智慧。中国还全方位拓展外交实践,积极推动与大国关系的发展,打造周边国家"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在"主场外交"和国际责任等方面,彰显了中国负责任大国的担当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邓小平两代领导人对于在外交上如何走中国自己的发展道路,都做过可贵的探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由于当时国际形势不同,他们走中国自己的发展道路思想,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他们的共同方面至今对指导我们现代化建设、应付复杂的国际形势具有启迪和借鉴作用。学习毛泽东、邓小平外交思想,对我们维护世界和平、推动现代化进程有着更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为国内发展战略的实施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和周边环境,更好地为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是新时期中国对外战略的两个重要指导原则和基本思路。新时期中国更加顺应世界发展的潮流,进一步融入国际社会;不计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别,努力改善同各国的关系;开始以负责任大国的姿态活跃于世界政治舞台;其对外战略更加务实、更加灵活;战略重点更加突出,层次感更强。  相似文献   

12.
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迅猛增长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深入以及及加入WTO,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形成迅速增长的势头,反映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更加国际化。中国经济受世界经济的影响在不断加大,但同时也暴露出令人担忧的诸多问题。本文就如何正确认识我国外贸依存度迅速提高的问题,在综合考虑我国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作理性分析并作客观结论,为宏观决策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国际旅游是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20年中,国际旅游业蓬勃发展,已成为各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我国已成为世界旅游大国。在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中,要加大发展国际旅游的力度,推进旅游业的发展,以提升我国对外经济关系的总体水平。  相似文献   

14.
论我国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争端解决不好就会导致严重的后果,甚至发生战争。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是联合国的宗旨和国际法基本原则。我国一贯奉行和平外交政策,主张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并历来以和平方式处理与其他国家的关系和历史遗留问题及其现实问题。我国为和平解决国际争端作出了很大的努力和贡献。在对外关系中,我国历来主张并积极实践以谈判和协商、翰旋和调停的政治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对于国际仲裁,我国自建国以来一直不接受任何仲裁条款。80年代后期,在我国与外国签订的非政治性国际条约中,开始接受仲裁条款并有实践。同时,我国也历来拒绝通过国际法院解决我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争端。80年代开始以来,除了对一些涉及我国重大国家利益的国际争端仍然坚持通过谈判和协商解决之外,对有关专业性和技术性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由国际法院解决争端的条款一般不作保留。  相似文献   

15.
十六大提出了中国新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即坚持外交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相结合 ,继续改善和发展同发达国家的关系 ;与邻为善 ,以邻为伴 ;继续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积极参与联合国活动 ,开展多边外交 ;加强党际、民间的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对外交往的不断成熟与日益频繁,我国外语学习和教育的重要性日益显著。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又掀起了一股外语热,而在这股热潮的背后则是对传统文化的不断冷落与陌生。本文通过对外语专业学生的问卷调查(以英语专业学生为代表),分析当前我国外语教育中的传统文化教育问题,并提出若干探索性建议。  相似文献   

17.
到2007年9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1.4万亿美元,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我国足以影响世界的经济实力。但是,外汇储备并非越多越好。因此,本文运用出口贫困化增长理论分析我国当前高额外汇储备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以利于我们从多方面对巨额外汇储备进行有效管理。  相似文献   

18.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力日渐增长。面对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国际上一些不了解中国的地区、国家感到了威胁。为使国家发展有一个稳定合睦的国际大环境,中国有必要在国际上树立自身良好的国际形象。北京应在此次奥运期间着力推广自身传统文化,加强同世界各国的外交关系,让世界了解中国,为中国日后崛起创造良好的国际大环境。  相似文献   

19.
在伟大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中,中国的国际形象得到提高、大国地位得到全面重塑,具体表现在:中国战场的突出贡献和中华民族的巨大牺牲为中国大国地位的提高奠定了基础;不平等条约的废除使中国成为国际社会的平等一员,中国的大国地位开始转机;跻身世界“四强”是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的集中表现,标志着中国大国地位的正式确立;国共两党都为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当然,中国大国地位在重塑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具有两重性。  相似文献   

20.
WTO的澎湃已荡漾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港湾,作为国民经济核心的中国商业银行业如何在WTO规则和国内银行法的框架内落实监管措施促进改革,为中国银行业真正融入国际金融奠定良好基础,无疑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里中国商业银行法律建设的重点。与此同时,外资银行也亟待需要与WTO规则相协调的规范与保障;而对于中国商业银行内部监管的诸多法律措施亦在期盼早日诞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