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浅谈语言和语言观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使用语言的集团或个人对某种语言的价值评价和行为倾向,社会语言学称之为语言观念、语言态度。其形成是社会文化因素、社会心理因素及语境因素等综合作用的结果;对它的研究,既有利于了解复杂多变的语言现象,对语言的发展也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语言是社会的镜子,社会的发展变化必然会在语言上反映出来。前苏联解体,俄语赖以生存的社会空间发生了剧变,对俄语形成了强大的冲击,俄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主要从语言生态学的角度对俄语言语粗俗化现象进行分析,探寻言语粗俗化的根源及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3.
进入21世纪,方言区的语言生活呈现了一系列新特征:各地方言呈现衰变趋势,语言生活开始由单言语社会向双言语社会过渡。文章重点分析了方言衰变及双言语社会形成的原因,并指出在方言区提倡双言语制,是解决语言矛盾、语言沟通问题的重要一步,同样也是对方言的尊重。最后文章讨论了新时期双言语社会的语言规划问题。  相似文献   

4.
特殊的文化背景下孕育了日本人独特的行为方式,形成了谦恭、谨慎、保守和以低姿态表达自己思想及情感的形体语言特征.这种语言特征长期存在于日本的社会之中,对日本人语言及行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日本社会的发展,这种传统的形体语言也必将发生本质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本文紧密联系报刊新闻语言和社会语言的实际,从新词语的涌现、术语的跨度移用、港台词语进入共同语、缩略词语的不断产生,在语法上发生的变化,以及俚俗闲适语言风格的形成、引用或仿拟式标题的流行、板块语汇的横向互动等8个方面,论述了世纪之交报刊语言在词汇、语法和修辞语用上的变化趋向.对报刊语言变化的成因,以及这些变化对社会语用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对报刊语言某些发展变化的趋势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6.
本文紧密联系报刊新闻语言和社会语言的实际,从新词语的涌现,术语的跨度移用,港台词语进入共同语,缩略词语的不断产生,在语法上发生的变化,以及俚俗闲话语言风格的形成,引用或仿拟式标题的流行,板块语汇的横向互动等8个方面,论述了世纪之交报刊语言在词汇,语法和修辞语用上的变化趋向。对报刊语言变化的成因,以及这变化对社会语用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对报刊语言某些发展变化的趋势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7.
伯恩斯坦的语言编码理论借鉴了涂尔干的符号类型、社会联系及经验建构等理论发展而成,是指有意义地、多样地但又不脱离言语背景地对社会语言实现方式进行建构。该理论的提出使人们重视到了教育公平及不同社会阶层教育的差异性等方面的问题。它对我国教师教学语言运用的启示主要在于:教师应丰富自身的阅历去了解各种语言编码,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教育背景和语言编码形成的环境,在教学中做到兼顾不同层次的语言编码;尽快使学生学习和掌握精密性的语言编码,形成规范的语言系统。  相似文献   

8.
特殊的化氛围孕育了日本人独特的行为方式.形成了谦恭、谨慎、保守和以低姿态表达自己思想及情感的形体语言特征。这种语言特征长期存在于日本的社会之中,对日本人的语言及行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日本社会的发展,这种传统的形体语言也必将发生本质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网络时代,电子语言越来越成为交流的主要工具,本文在收集大量电子语料基础上,通过整理、分析和研究,认为电子语言具有高度依赖媒介技术、高度糅合各种信息表达方式和加速社会"去权威化"和"去中心化"三大显著特点。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发展,社会环境巨变及语言自身变化发展规律又是电子语言形成的主要原因,同时,电子文本已有取代传统书面文本趋势,因此,电子语言从什么是电子语言翻译,电子语言翻译什么和电子语言翻译标准是什么三方面对传统翻译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10.
笔者通过展开分析,认为语言教学与当前社会环境息息相关。为了揭示社会环境对语言教学形成的影响,本文对语言教学的历程进行了简要回顾,由发展历程的变化对语言教学创新进行探究,并就时代思潮对现实教学细节形成的影响进行分析和把握,主要以麦当劳化和新自由主义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二者对语言教学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当前中国社会的发展改变了城市的语言环境。结合相关的调查来分析中国城市语言环境的变化,同时以粤语事件为例来探讨在新语言环境下语言冲突发生的原因。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城市语言环境的变化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城市语言环境逐渐向双语化过渡,二是城市中不同语码的使用空间和地位差异明显。在这样的新环境下,中国出现了像“捍卫粤语”这样的语言冲突事件。对广州事件的分析发现,开放的语言意识和较高的语言能力有助于避免语言冲突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报刊语言在语法上发生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世纪之交,我们对报刊语言进行回顾性的审视,就会发现:报刊语言发生了许多奇妙的变化,这种变化是社会语言发展嬗变的典型反映。本文拟从语法角度,对报刊语言的变化趋向进行描写和总结,分析这些变化对社会语用产生的影响;另外,从时代的高度,论述对报刊语言的变化应持什么态度,这就涉及语言规范工作的指导思想,如  相似文献   

13.
语言是人类创造和使用的交际工具,充分体现着人的主体意识。语言中所蕴藏的两性意识,不仅是男女两性对社会、文化、历史等方面的认识在语言中的反映,更是社会、文化、历史对男女两性在语言上的规范与限制。我们运用社会语言学成果,以维吾尔语为考查对象,探索性勾划了维吾尔语性别语言模式,并分析了其形成因由。  相似文献   

14.
语言变异与其社会心理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生变化.造成语言变异现象,形成三种不同类型的语言变体,分别是地域变体、社会变体、功能变体:从社会心理角度来看.语言变异又与人们的迎合求同心理、好奇求新心理及自我呈现心理等有关.  相似文献   

15.
幽默是一种看似简单其实复杂的语言及社会文化现象。语义中的词汇意义在言语交际以及言语幽默的形成和理解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幽默实质上反映了语言社会化过程中,个体语言之间的相互磨合,即个体。语言与社会语言的相互适应过程,语义表达和理解的矛盾是幽默存在的前提。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语言中普遍存在的种种模糊现象从产生的原因、与其他语言概念的区别以及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和社会作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在准确地把握这一语义现象的基础上,从更深层面上了解和运用这一语言现象,从而使语言能更好的为现代化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17.
语言资源与语言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些年来,我国的"语言资源"热逐渐形成,但有待进一步升温,而过去将语言视为问题的认识正在淡化.其实语言有两重性,既是社会资源,又是麻烦问题,二者总是相伴出现相互转化的,从而促进语言的演变与发展.论文从理论和实际两方面,具体论述了语言资源与语言问题的关系和语言资源的形成、分类及其性质转化以及语言问题的构成、表现、转化及其与语言安全的关系.论文还对"语言问题"与"语言安全"作了描述与界定.  相似文献   

18.
新闻媒体语言的使用状况对构建和谐社会可以产生直接的影响,既会影响到社会受众的语言形态把握,也会更深层次地影响到受众的观念形成、更新,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就需要媒介从业者担负起在信息传播中维护、建设和谐的语言生活状态的责任。本文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了新闻媒体的语言规范状况对构建和谐语言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社会分布的多元化,随之产生了语言项目存在和应用的多元化.语言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各种变异,形成了种类繁多且相互交错的语言变体.这些语言变体在人类的社会活动中发挥着各自的作用.本文主要讨论功能变体的社会成因、存在方式以及几种主要功能变体的交际功能.  相似文献   

20.
语言是一种重要的国家资源.语言资源价值主要表现在社会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几个方面.语言的社会价值体现在其现有的及潜在的社会功能中,即语言的沟通功能和认同功能.语言资源社会价值的攀升带来语言使用人口增多、使用领域拓展、应用效益提高,这便是语言经济价值的体现.语言的接触与融合拓宽了人们的文化视阈,促使文化多元发展,同时关乎母语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语言在适遇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得到合理的保护开发及利用将产生宝贵的文化价值.本文以义乌的语言生活为例,通过调查义乌近年的普通话水平测试情况,经商人员的语言水平、语言态度及语言使用情况,语言培训市场情况等,从语言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三个方面较深入地探讨语言资源的价值,并对语言资源的保护开发及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