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就业问题是近年来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随着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近年来全国各大高校不断扩招,大学毕业生数量供大于求,大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严重。独立学院做为民办高等教育机构,如何有针对性的提高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质量,提出几点意见,希望对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高等教育体制与大学毕业生就业息息相关。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高等教育体制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机会和就业质量均有显著影响;高等教育体制越完善、大学毕业生对高等教育体制的认可度越高,其获得的就业机会就越多、就业质量也越高;当前大学毕业生对现行高等教育体制评价不太高、满意度偏低。因此,要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就必须推进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一是要健全高校课程设置体系;二是要创新高等教育教学方法体系;三是要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  相似文献   

3.
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化阶段,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也由“精英”走向“大众”,大学生就业市场由卖方市场一步步转向买方市场,大学生就业难度加大,毕业初期失业率相对提高,这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要解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必须进一步深化大学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完善高校专业和课程设置,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转变就业观念,开辟就业新渠道。  相似文献   

4.
高等教育大众化与大学生就业问题是目前我国教育界普遍关注的两大热点问题.本文简要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情况,提出了当下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并就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心理特点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心理对策.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就业障碍性因素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社会、高校、用人单位和大学毕业生中阻碍大学生顺利就业的障碍性因素及成因,有利于就业政策的制订,有利转变大学生就业意识、提高就业服务质量,便于大学生排除或回避就业过程中的障碍性因素,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促进我国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以市场为导向做好就业指导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不断推进,社会尚未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大学生就业体制和机制.因此,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矛盾日益凸现,社会对高等教育关注的热点从"升学难"转向"就业难".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态度、举措和成效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对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莉 《教育与职业》2005,(27):51-53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校毕业生人数快速增加,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用市场经济的眼光和办法正确看待和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才能在我国高等教育成功走向大众化的过程中解决好大学毕业生与市场之间的供需问题,使我国高等教育的人力资源得到更为有效地开发与利用。  相似文献   

8.
转型期大学生就业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型及其他所带来的宏观经济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开展,同时也促使我国大学生就业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从转型期我国大学生就业现状入手,系统考察我国变化的就业环境及其特征,对大学生就业总量及走势展开分析,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近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大学扩招后,毕业生数量大幅增加,同时市场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质量又不断提升,导致就业供给数量与需求质量间的矛盾日益加大,大学生就业难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促进大学生就业成为当前就业工作的首要任务,通过分析造成当前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主客观多方面原因,为更好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调动各方面有利因素,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提出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10.
高曙光  石玮 《教书育人》2011,(27):42-43
随着大学不断扩招,大学生就业竞争将日益激烈。我国高等教育历史性地走进了"大众化"阶段,"天之骄子、""时代精英"的大学早已一去不复返。近几年来,大学毕业生的数量每年都在攀升,就业压力增大也是一个现实问题。那么大学毕业生如何在竞争激烈的时代激流中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除了  相似文献   

11.
高等教育的市场化处使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悄然来临,现如今,盲目的扩招,大学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质量下滑,据了解,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人数为560万,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600万,除了几十所排名好的大学毕业生没有就业压力外,其他大学的就业率非常之低,就业问题已成为困扰家庭、学校和社会的焦点问题。面对如此大的就业压力,每一个大学毕业生感受到了形势的严峻,在关系到自身前途与命运的人生重大选择中,大学生显然没有足够的信心坦然  相似文献   

12.
大众化就业形势下大学生就业能力分析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愈来愈突出.经过调查分析,就业能力不足是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相对困难、大量的大学毕业生不能及时就业的关键原因.针对这种现状,政府应加强政策引导,建立公平的就业环境、竞争环境;高校应更新教育理念,调整专业设置,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增强大学生提升就业能力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相似文献   

13.
坚持以人为本,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随着高校毕业生数量的逐步增加,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而大学生就业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高校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就业指导,构建完善的就业服务体系,努力实现毕业生最大限度的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要正确理解和坚持以人为本,坚定不移地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开拓创新,努力做好新时期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一、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毕业生的质量是大学…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就业率与就业质量的统一,就业质量是当前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核心所在。目前中国大学生就业质量不高,主要体现在就业的稳定性长期处于较低水平,就业匹配质量较低,就业期望与就业岗位的偏差较大。为此,需要以就业质量为导向创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模式,发挥不同主体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匹配度的调整功能,科学规划和调整自身职业生涯与就业期望值,提升个人就业效用。  相似文献   

15.
朱三九 《文教资料》2012,(2):209-211
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逐渐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随着高校毕业生的逐年增加,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究其原因,非常复杂,有国家政策层面的,有高校体制机制的,也有高校毕业生自身的因素。从学生个人来说,就业能力的高低是影响大学生就业是否顺利和质量高低的最根本的原因。本文试从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的现状入手,从国家、学校、大学生自身等方面解析,就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总结一些经验和做法,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的不断扩招,毕业生总量在逐年攀升,我国的高等教育也由精英化教育转向了大众化教育的模式,与此同时,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也随之严峻。在这严峻的形势下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面临各种各样的困境,如就业歧视,针对这一状况,宜通过制定相应的法律条文、提高法律意识和规范就业市场来解决这些困境,只有解决这些困境,才能实现大学毕业生的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17.
高校应如何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毕业生就业情况是衡量一所大学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国际公认的重要指标,是一所大学知名度和社会认可程度的象征。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正由传统的“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化,高校毕业生的数量持续增加,这将是今后几年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一个显著特点,也是我们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对高校来说,要以提高培养质量为契机,以优化专业结构为突破口,探索和研究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评价体系的构建,努力提高毕业生综合素质,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不断开拓毕业生的就业领域和就业市场,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就业难是供给、需求及供需匹配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综合而言,只有高等教育的结构以及质量可被政策制定者和高等学校进行干预,才能成为改善大学生就业状况的突破口。但以往能综合考虑高等教育结构、高等教育质量以及个体层面因素对大学生就业作用的实证研究非常少。此外,自高校扩招以来,不但大学生的供给不断增加,劳动力市场对大学生的需求、政府的相关政策等也在发生变化,高等教育的结构以及教育质量也处于不断调整与改进的状态。利用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纵贯数据进行趋势研究,不但可以考察高等教育的结构以及教育质量对毕业生就业状况的影响,还可以通过逐年比较来了解各种因素对就业结果影响的变动趋势,从而更好地为高等教育适应劳动力市场需求变化提供针对性建议。基于2003-201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数据,并利用多层线性交互分类模型对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结果的各种因素进行的实证研究表明:第一,学校类型对毕业生就业并没有表现出稳定而显著的作用;第二,在学历层次方面,专科生的就业形势逐渐好转,本科生和研究生相对于专科生的就业优势逐渐消失;第三,高等教育的学科结构是影响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关系的重要内在因素。研究发现,总体而言工科毕业生的就业概率要显著高于人文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优势越来越明显;第四,高等教育质量对毕业生就业具有显著正向作用,并且这种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加强。上述发现意味着,可以通过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和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来改善大学生的就业状况,但是政策实施主体应有差异:对于高校类型以及学历层次,教育管理部门可以通过行政手段对其结构进行调整;但对于学科结构的调整以及教育质量的提高,教育管理部门则应该赋予高校更多的自主权。  相似文献   

19.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不断推进、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不利影响还没有消除的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就业困难不断增多,心理压力逐渐加大,由此产生的心理问题必须得到社会、高校及大学毕业生的重视。要采取切实措施,做好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引导他们以积极心态正确择业。  相似文献   

20.
就业质量的提升与良好的就业稳定性紧密相关,对于大学生就业,不能光看就业率,就业质量亦非常重要,大学生就业的稳定性应纳入政府考核大学生就业的核心指标之中。提升就业稳定性对于提升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促进企业和高等教育的发展、增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大学生要做好职业规划;高校要提高教育质量;企业要以员工为本;政府要担当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