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双语教育”,根据《国际教育百科全书》(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是指一种使用两种语言作为非语言学科教学媒介语的教学方法(an instructional approach)”(李维主编,1996:500)。本文所指的“双语课堂”是指用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语进行部分非语言学科如科学、数学、  相似文献   

2.
勇赫 《母婴世界》2014,(7):20-21
“学好语言,要先营造一种语言环境”对于语言学我是一个门外汉,但是那次偶然看到了一个概念,全语言教育,顿时觉得非常感兴趣。全语言教育(Wholelanguageapproach)是一个从1990年代开始兴起的语言教学方法。全语言教育的教育目的在改进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3.
引言上世纪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语言教学专家和研究者开始“以人为本”探索“情感发展”与语言教学的关系问题,其间先后出现了一些探索性的教学法流派如暗示法(Suggestopaedia)、沉默法(The Silent Way)、社团语言学习(Community Language Learning)、全身反应法(Total Physical Response)、自然法(The Natural Approach)等等。  相似文献   

4.
全语言(wholelanguage,又译为全语文)教学,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由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通过具有实用性和有意义的学习,达到发展提高语言能力为目的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它植根于当代完整建构主义理论。在美国、加拿大、英国、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家,许多学校都采用全语言教学开展语言教学实验和探索,并且取得了丰富的成果,是影响较大的一种课程改革流派。全语言教学的特点是“全”。全语言的倡导者之一、美国著名语言教育家古德曼(K.Goodman)教授认为,语言中的音、部首、字、词、短语、小学教育研究句子都只是语言的…  相似文献   

5.
全语言教学理论下的小学英语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语言教学(Whole Language Approach)也译作“完整语言”。它已成为国际幼儿语言教育的代表性理论,并“在美国、加拿大等国引起了教育改革运动,成为幼儿及小学课程的一股潮流”。全语言教学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最初,它主要应用于英语为母语的教学。自20世纪90年代起,对英语为第二语言和其他外语教学的影响越来越大。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阐述全语言教学理论对小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目前正在不少国家和地区流行的双语教学,是指在非语言学科教学中,教学语言除母语之外还另用一门语言作为课堂主要用语的教学。它源于双语现象(bilingualism)。双语现象指个人或某个语言社区使用两种语言的状况。双语教学牵涉学生所学习的第二语言(外语)以及他们的本旗语(母语)。在运用水平上,第二语言(外语)是学生的弱势语言,本族语(母语)是强势语言;双语教学关注的丰要是“保强扶弱”。“保强扶弱”反映了“双语教学”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7.
一、“双语”教学的语言环境、师资条件及其定位国外的“双语”教学均是在目的语为社会主流语言、官方语言或第二语言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如美国、英国的“双语”教学,其目的是使少数民族及移民尽快掌握英语。加拿大的“双语”教学目的是使法语家庭的后代保留其母语(法语)。在加拿大,英语文化与法语文化是并存的,有20%的人口使用法语。  相似文献   

8.
由心理语言学家古德曼等提出的“全语言教学”分别在语言观、学习观、课程观、教学与教师观上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全语言教学是由上而下的语言观、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观,以兴趣为中心的整体课程观。经过二十多年,全语言教学的现状主要表现在:全语言教学受到教育功利主义的冲击,全语言教学与自然拼音法正由相互争议走向融合阶段。全语言教学的发展让我们认识到,在英语教学中千万别教“英语”,千万别教“学生”,千万别教“失败”。让学生健康成长,不断进步。  相似文献   

9.
教学生学会做人是教育科研的重要任务●龙义华近几年来,我校陆续开展了几项德育教改实验,如四川省教育科学基金课题“智力、个性、创造力”教改实验(简称“三优教育”)、“成人教育”实验、“全优化教学、全方位服务、全过程闭合式管理”实验(简称“三全教改实验”)...  相似文献   

10.
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Computer 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 简称 CALL)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从“行为主义的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Behavioristic CALL)(1970s—1980s)”,到“交际式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Communicative CALL)(1980s—1990s)”,最后发展到“综合性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Integrative CALL)(21st century)”。可以说,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已经借助21世纪的多媒体与全新的网络发展为平台,发展到了新的高度。这与同样是上世纪90年代以系统能语言学为理论基础而发展来的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是有高度的互补性的。所以,笔者就试图探讨基于CALL 理论下的多模态英语教学。  相似文献   

11.
翻译是一种有效的语言学习活动,也是学习外语的重要手段之一。可是,它并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我国的外语(如英语)教学不同于英语国家的作为第二语言的英语教学(ESL),外语基础教学阶段除了关注“听说读写”外,还应重视翻译教学。  相似文献   

12.
从初中《生物》第一册(上)(人教版)的第二部分“细菌、真菌、病毒”这标题来看,内涵了浩繁的微生物体系的知识,当然不仅仅包含微生物,如蘑菇是大型真菌,不属于微生物,但也被包括在这部分内容中。对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只能简单介绍有关知识,又要使教材成为一部分独立的知识体系,其中的模糊语言起了重要的作用。如教材中模糊语言多以“十分”、“相当”。“有些”、“‘一般”、“大多数’、“少数”等字眼儿出现。在“细菌,真菌,病毒”这部分教材中使用这样的模糊语言达叩多处。如不注意这部分教材中模糊语言的教学,学生是不可能…  相似文献   

13.
“全语言”(Whole Language.也译作“完整语言”“整体语言”和“全语文”等、是一种以儿童本位和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的语言教育理论.涉及语言教学的方方面面。主张语言学习“回归真实的环境.将儿童的日常生活经验带到教室中来”.“并以文学作品和现实生活中的文字作为教材.以交流和意义作为语言学习的重点”。“强调由学生主动参与。并遵循教学内容从整体到部分的教学过程。在教学中.应先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看到整体.然后逐步挖掘教学内容.并且每一部分的学习都应有意义.而不是无意义的机械操练”。  相似文献   

14.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指出“数学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在第3学段“解决问题”目标和评价建议中都明确提出“能用文字、字母或图表等清楚地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解释结果的合理性.”由此可见,数学语言教学应是数学教学的重点之一,且文字语言的教学是数学语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提出“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任务,指明了提高“语言运用”素养的具体路径:以“汉字”为轴心,以“发现构字组词特点”为出发点,逐步“掌握语言文字运用规范”,感受“汉字的文化内涵”,体验“语言实践活动”,积累“语言材料和语言经验”。识字是此路径的重要构成,是学生发展“语言运用”素养的有力依托。基于识字的重要性,新课标立足不同学段学生特点,提出了相应要求,指明了识字教学方向,助力教师培养学生“语言运用”素养。如在低学段,教师要引导学生喜欢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欲望;  相似文献   

16.
“这么简单的问题都答不上来,真笨!”“讲了这么多遍还不明白,真是榆木疙瘩!”类似的话在教学中不知听多少老师讲过。其中大多是老师情急之下,恨铁不成钢而言。但抱怨、责备、挖苦之后,是否改变了现状呢?结果,学生不懂的题依旧不懂,要犯的错误照犯,还增加了一份对学习的厌恶,对教师的反感。教师“传道、授业、解惑”,主要通过言语。在教学中,教师语言不外乎两种:积极的鼓励性语言(如“我相信你”、“你肯定行”、“你一定会成功”)和消极的贬抑性语言(如:“你不会有出息的”、“我再也不相信你了”、“你这辈子完了”)。…  相似文献   

17.
《学记》曰:“善教者,使人继其声。”听一堂历史优质课,犹如聆听一首亘古名曲,余音绕梁,袅袅不绝;又似鉴赏一幅历史名画,心旷神怡,流连忘返。教学语言应是多种语言风格的融会,其历史特色和艺术魅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学生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一、语言的准确性语言准确,是历史教学语言的生命。鲜活的历史形象,正是靠准确而生动的语言效果树立起来的。首先,读音要准确。读音的含混或错误会影响到历史知识的正确传授,如“召(shào)公”不能读成“zhào公”、“纶(guān)巾”不能读成“lún巾”等。还有“龟兹”的“龟”(qi…  相似文献   

18.
由于东西文化的差异,西方勃兴的交际法语言教学在引入东方国家语言教学中后,不免会产生与文化相关的分歧。本方认为:为了适应东方文化的语境(如中国),跨文化教学者在采纳交际教学法时,必须考虑其文化的协调性和可接受性。而要达此目的,关键在于语言传授者必须充当合适的“协调者”身分,调和东西文化之关系。语言教师,特别是外籍教师(指西方在东方任教之教师)在跨文化交流中,无论其代表语言的传递者、学习的促进者(facilitator),文化译员、抑或充当朋友和顾问的角色,都带有文化的成份。对大多数此类教师而言,其基本的语言教学意向是“交际”,但对许多授课对象(学生)而言,其期望决不止于此,他们常常欲深入了解此教学方法的文化独特性,以及是否存在超越个人文化因素的带有普遍性的教育方式。由于这种原因,盛行于西方的所谓“正统”的交际教学法随跨文化教学者引入东方后日益受到挑战,人们不断转向研究“西法东移的地区文化适应性。”  相似文献   

19.
关向峰 《考试周刊》2009,(32):45-46
根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所提出的“一般要求、较高要求或更高要求”三个教学评价标准,本文作者认为一般要求应是大学英语基础阶段(大一、大二)的教学任务;较高要求或更高要求应是高级阶段(大三、大四)的教学任务,即大学英语应用提高阶段的教学任务,在此基础上.还提出了“语言文化类”、“语言技能类”、“语言应用类”课程设置初步方案及拟使用的教材。  相似文献   

20.
数学教学语言包括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有声语言(文字表达)和板书(符号、图形),它是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的必要手段,笔者认为在数学教学语言表达中要做到“四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