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由于高校的法律地位的特殊性,使得高校在行使管理权的过程中,经常与大学生的合法权益发生冲突,这显然与依法治校、建立和谐校园的理念不相符。因此,研究高校管理权与学生权利发生冲突的本质及衡平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其核心是明确高校的法律地位及自主管理权限,完善学生权益的保护与救济途径。这些措施对于保证高校的教育教学秩序,维护大学生的合法权益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弱势群体合法权益法律保护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困难学生、学业困难学生、生理缺陷学生、心理问题学生等是当前高校中的大学生弱势群体,对他们合法权益的法律保护程度直接影响高等教育的发展。针对当前对大学生弱势群体合法权益法律保护乏力的根源,必须增强高校教职工的法制观念,将教育法律的基本立法精神渗透到高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之中,加大教育法律的宣传力度,增强大学生弱势群体的法律意识,完善立法,设置专门的维权机构确保大学生弱势群体法律救济渠道的畅通,有力地保护其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3.
法治精神是法治的灵魂,是培育大学生法治精神的重要资源.在法治精神视阈下,研究大学生权益的行政法保护对策有利于培育大学生法治理念,促进大学生正确运用法律手段保护合法权益.针对大学生受教育权、民事权利、社会政治权利、申诉救济权及其他权利受侵害,通过探寻大学生权利受侵害的主要原因,从行政法角度,以培育大学生法治精神为视角,通过培养大学生维权意识,建立多样化的大学生维权途径,坚持依法治校保护学生权益,建立完备的高校教育法律法规体系,增强纠纷解决有效性,增强高校大学生权益的行政法保护,提高高校大学生法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权利状况及实现程度是衡量"教育法治"的一个重要尺度。当前大学生权利救济实现不够充分,其状况不容乐观,适时探究大学生权利救济实现问题意义重大。笔者提出在现有体制框架外,适时构建一个非营利性组织-大学生权益保护组织,其作用在于保障大学生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及受到不法侵害后进行有效救济,维护法律的公平与尊严。  相似文献   

5.
张涓 《大学教育》2014,(1):19-20
随着社会的法制化程度越来越高,高校大学生的权利意识和法制意识也越来越强。高校学生的合法权利保护和救济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但是现实生活中大学生权利救济和保护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分析皖西学院大学生权利保护与救济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可以有针对性的给出整改的措施和意见。  相似文献   

6.
国家教育部要求各高校建立大学生内部申诉制度,其用意在于有效维护大学生的合法权益、监督与规范高校对大学生的各项教育管理权。在新时期的高等教育实践中,大学生内部申诉制度究竟有没有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如有,那么它发挥的程度又如何呢?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正是基于维护大学生自治管理权的思考,进一步审视现行高校大学生内部申诉制度侵害学生行使自治管理权救济的种种表现,以此来建议完善大学生内部申诉制度,确实保障大学生自治管理权利救济的实现。  相似文献   

7.
随着全社会法律意识和大学生个体权利意识的觉醒,高校管理法律纠纷呈快速上升态势,侵害大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得不到及时纠正。维护大学生的权利,应建立完善的救济途径,改善高校治理方式,进而实现教育法律体系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高校学生管理法律纠纷呈快速上升趋势,一些侵害大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得不到及时纠正,大学生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为此,应当建立并完善从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内而外的多元、立体、全方位、广覆盖的在校大学生权利救济途径与方式,以方便学生维权,督促高校依法治校,实行人性化管理,并最终促进我国教育法律体系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受教育权保护中的法律程序问题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大学生受教育权的充分实现和保护要求高校建立正当的管理程序。学生受教育权受到侵害后的法律保护不仅要有事前救济,而且也应有事后救济。校内听证制度和完善的申诉制度是保证学生参与权实现、进行校内救济的有效渠道。有限的司法审查介入高校内部管理秩序是大学生受教育权利保护的最终途径。  相似文献   

10.
孟磊 《北京教育(高教版)》2006,(11):32-32,33,34
由于现行立法对高校侵害教师与学生的合法权益保护不力,因此应当在完善现有教育行政立法的基础上,扩大救济方式,确立正当程序和司法审查原则。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海洋权益正受到严峻的挑战。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保护和开发海洋资源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近年来发生的海洋权益争端和海洋领土纠纷,我国国民的海权意识正在迅速觉醒。加强大学生海权意识培养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相关的研究表明,高校国防教育应从海洋观的培养、海洋经济意识的灌输、忧患意识的强化、海洋国防观的树立等方面加强大学生海权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由于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来自经济困难家庭的大学生占了不少的比例.高校图书馆在现代进程中为贫困生利用图书馆创造平等机会,是阮冈纳赞图书馆"五定律"精神所要求的,也是高校图书馆教育职能的体现.但高校图书馆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忽视了贫困生的权益.文章指出上述问题存在的事实,提出了改进的主张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高校残疾大学生的人数随着扩招和残疾人权益保护的加强而逐年增长,但残疾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地影响了残疾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分析残疾大学生的常见心理问题及其成因,并提出解决残疾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若干对策,对改善残疾大学生心理状况和构建和谐校园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就业权益及其法律保护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权益包括两方面:一是在择业过程中享有的权利;二是录用单位给予的权利。当大学生的就业权益受到侵犯时,大学毕业生可依据《民法》、《劳动法》、《仲裁法》的相关规定进行自我维护。  相似文献   

15.
学习兴趣可以激发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大学生的学习影响极大。在阐述兴趣与学习兴趣的含义、类别的基础上,分析了大学生兴趣的特点及学习兴趣的作用,提出了大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和培养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论贫困大学生的权益与法律保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贫困大学生的权益意识也在逐步增强。通过对当代贫困大学生权益内容和特点的阐述,分析贫困大学生权益在学校教育管理行为、社会兼职工作等方面权益受到侵害的客观事实,本文提出了保障贫困大学生合法权益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当前高职学生实习权益受损现象频繁发生且维权艰难。我国调整高职学生实习活动的法律规范严重匮乏是造成这种局面的首要原因。要切实保障高职学生的实习权益,必须先行构建实习权益保障法律制度,着重建立实习协议制度、实习基准制度、实习指导制度、实习责任保险制度和实习监督制度。  相似文献   

18.
培养学生的兴趣是英语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在对我校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状况以及教学状况作了详细的调查与分析,并广泛征求学生意见的基础上,对如何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提出了一些具钵意见和改进措施,希望借此进一步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不少高职生选择外出打工以减轻家庭负担,找兼职经常被不良中介所骗。分析了兼职高职生权益受侵的原因,提出了维权的对策和措施,以有效保障打工学生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关于我国高校教师权益保护的研究现状,分析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意见。方法:从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关于高校教师权益保护的文献,筛选整理,进行分析、讨论。结果:检索出符合条件的文献24篇,研究年份主要于2005-2011年,作者所在地区集中在广东、湖北、湖南、山东等地,内容主要涉及高校教师权益状况及所面临的问题、权益缺失原因及保护对策与建议。结论:我国对于高校教师权益保护的研究力量薄弱,研究方向较单一,应扩宽研究视野,积极推进相关研究,对高校教师权益问题的探索给予多方面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