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艳秋  赵军祥  敖爽 《科教导刊》2023,(26):143-145
在发展型资助视域下,勤工助学已成为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发展和资助育人的重要形式。文章通过对高校勤工助学实施现状进行调研分析,了解当前勤工助学岗位设置、岗位管理、学生收获等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探索改进校内勤工助学设岗、招募、管理、培养、激励等运转模式,提升勤工助学在发展型资助视阈下的育人作用,构建起经济资助、能力拓展、精神激励有效融合的勤工助学长效育人机制。  相似文献   

2.
勤工助学是提升学生能力和素质的有效途径,也是高校管理工作的组成部分。文章针对高职院校勤工助学工作进行探究。采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案例借鉴法,从勤工助学的功能和主要模式入手,指出高职院校勤工助学育人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介绍了新时期高职院校勤工助学育人功能的发展路径,结合典型案例展开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优化设计勤工助学岗位,健全勤工助学管理体系,打造勤工助学新平台,是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勤工助学的有效发展路径,有助于实现育人功能。希望通过本次研究,能为高职院校勤工助学工作开展提供新思路、新方法,能更好地实现育人功能,促进大学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勤工助学作为解决贫困生经济困难的主要手段和途径,在全国高职院校得到了广泛开展,符合社会发展和广大贫困生自立成长的需要。当前高职院校勤工助学工作存在着勤工助学岗位不足、资金严重不足、岗位质量层次不高、管理体制不健全、育人功能发挥不足等问题。在高职骨干校建设背景下勤工助学工作亟待改革,要健全机构、加强制度建设,紧靠法律、保障合法权益,争取社会支持、推进基地建设,拓宽领域、提升岗位层次,加强关怀、发挥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4.
勤工助学是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担负着"助学"功能,也承载着"育人"任务。高校后勤部门在学生勤工助学活动中承担了重要的角色,其管理工作亦成为高校学生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如何将后勤勤工助学岗位与后勤育人的宗旨结合起来,达到高校后勤和学生双赢的局面是一项值得探讨的问题。一、高校后勤勤工助学现状后勤部门渐渐成为高校勤工助学的"基地",这是由双方直接需要促成的。一方面,在学校的组织下,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到后勤部门参加力所能及的工作,通过劳动获得一定的报酬,得到相应锻炼的同时也可以缓解一定的经济压力。另一方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的发展、教育改革的深化,学校育人观念发生转变,勤工助学也逐渐从助困发展提升到育人层面。作为育人的重要载体,勤工助学能够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创业素质,对学生成长成才发挥重要作用。然而,当前高校勤工助学工作中还存在着助困和育人发展不平衡、育人效果不明显等状况。基于此,文章立足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综合采用文献研究法与访谈法,探讨勤工助学育人的必要性,阐述勤工助学的育人作用,分析了高校勤工助学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关于高校勤工助学育人作用提升的对策思考和见解,以期为进一步做好高校勤工助学工作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的贫困生不断增多.各高校原有的勤工助学机制已经落后于新的形势,勤工助学的岗位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提出勤工助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完善勤工助学的管理,拓展勤工助学岗位及发挥其育人功能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7.
勤工助学不仅能提高贫困生自身的解困能力,逐步实现贫困生由外部输血到自身造血的转变,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自立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最终达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本文通过阐述勤工助学的内涵,厘清对勤工助学在管理中育人,在育人中解困的以育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并结合目前勤工助学工作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探讨完善贫困生勤工助学工作体系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8.
勤工助学是高校资助体系的重要组成,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本文综合分析勤工助学的现状,在分析勤工助学工作被动、缺乏明确法律和政策保障等问题的基础上,讨论勤工助学实施统筹管理、创设第二课堂、传承资助文化三个方面的实施路径,并为有效发挥育人成效提出构建完善的育人机制、建设勤工助学实践基地、发挥社会效益对勤工助学的促进作用等建议,旨在为高校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构建有温度、有深度、有高度的学生资助工作。  相似文献   

9.
论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视角下高校勤工助学模式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当前传统的勤工助学模式较为落后,但高校创业教育的兴起、创业活动的开展以及校企合作的推进为高校勤工助学模式的创新提供了支持,创业型勤工助学模式成为可能。要实现"济困"和"育人"的目标,我们要拓宽岗位渠道,根据需要创建经营实体,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创新与创业热情,帮助学生在经济和精神上脱困,实现勤工助学岗位的多样化、品牌化和传承化,全面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从而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陈李茂 《高校后勤研究》2012,(2):73+77-73,77
一、具有现实需要(一)主观需要高校勤工助学工作管理部门非常希望尽可能多地开辟勤工助学岗位。因为学生在校内从事勤工助学;人身财物等比较安全,且易于管理,校内的勤工助学岗位相对于校外更好,更合适。而作为食堂的管理者,也希望一方面招聘到新员工,  相似文献   

11.
鲍博 《高校后勤研究》2022,(1):38-39,45
在全国高校落实、推进"三全育人"工作的整体背景下,高校后勤部门在学校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提升后勤部门开展育人工作的能力和水平,选树一批先进典型、岗位能手,通过他们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后勤队伍服务质量的整体提升,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实践意义.文章以北京科技大学后勤部门岗位能手...  相似文献   

12.
文章反映当前校方可提供的勤工助学岗位少,范围窄,层次低,缺乏有效的管理和应有的保障;而学生自身素质参差不齐,对勤工助学的意义认识不足,缺乏积极性。文章提出要改变目前的现状,需要积极拓展勤工助学领域,提高勤工助学管理水平,完善相关制度;加强宣传,转变观念,才能充分发挥勤工助学的育人功效。  相似文献   

13.
高校勤工助学岗位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勤工助学作为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一种方式,为广大贫困生所接受。然而岗位的有限性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欲缓解目前勤工助学岗位的供需矛盾,高校应在建立健全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在校内对勤工助学岗位进行挖潜,在校外建立勤工助学基地,同时建立勤工助学网站,提高工作效率,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勤工助学岗位。  相似文献   

14.
勤工助学是当前学生资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资助的有效途径,同时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在综合考察勤工助学育人现状的基础上,提炼实现勤工助学育人功能的路径及若干要素,并设计调查问卷进行实际调查。综合分析影响勤工助学育人功能发挥的因素,提出进一步实现勤工助学育人功能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5.
勤工助学工作已经成为当前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十分重要的济困育人方式。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创业型勤工助学中心不同于传统的勤工助学模式,它充分立足于学校和学生实际,在帮学业、促就业、扶创业、助成才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育人作用。  相似文献   

16.
当前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存在一些问题:困难生认定缺乏科学合理的机制、各种资助项目之间缺乏优化组合、勤工助学岗位难以满足学生需求、精神帮扶与经济资助力度不平衡等.要完善和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建立科学的困难生认定体系,优化配置各种资助资源,积极拓展勤工助学岗位,努力发挥助学工作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17.
陈婷 《家教世界》2013,(2):230-231
勤工助学发挥着思想教育、素质拓展、能力提升、服务社会等育人功能。面对当前高职贫困生主体多元化、管理功能单一等新挑战,高职院校应积极探索以素质教育学分制、课程综合实践项目、勤工助学进社区、勤工助学示范基地为四大平台的勤工助学管理服务新模式,培育勤工助学文化,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18.
面对高校勤工助学工作出现的问题,高校在借鉴国内外勤工助学工作的先进做法基础上,着眼于岗位实践育人,本着“教育,实践,再教育,再实践”的原则,完善勤工助学体系.现以江南大学为例,通过创新设岗模式、创新经营实体、创新励志教育、创新实践载体、创新心理辅导以及创新勤助文化六个层面积极探索资助育人新途径,在勤助实践中强化育人实效,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9.
岗位体验教育:高校育人职能空间的拓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反思岗位育人空间狭隘、处境尴尬的基础上,寻求“爱”为基点、“助”为手段、“育”为目的的育人原则.拓展心理健康关怀、就业创业体验、思想品德锤炼的育人空间。按照实践育人的要求,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引领勤工助学岗位体验教育,既是创新大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平台,又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的价值早向新时期高校的勤工助学工作,不应只是为了解决贫困学生一时的生活问题.而应把帮助大学生了解社会、增长才干、磨炼意志、培育品格、提高素质作为组织开展勤工助学活动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确立助学与育人相结合的勤工助学工作理念,不仅将勤工助学作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缓解经济压力的重要形式,更将其作为培养学生自强精神、锻炼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并构建起“立足育人,中心主导,多方参考”的勤工助学工怍模式。新的助学模式特点体现在三个结合上:一是立足校内、校内外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