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对竞技能力结构的"双子模型"理论在排球训练中的运用进行阐述,指出在排球训练过程中建立运动员竞技能力的结构模型,教练员要根据排球运动员的自身发展特点,在不同的训练阶段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内容;还要根据排球运动员自身的一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排球比赛成绩的薄弱环节及时给予"补短",从而提高排球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和运动成绩,以期为从事排球训练工作的教练员提供训练理论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2.
“木桶模型”和“积木模型”是竞技能力结构的“双子模型”,通过加强训练理论的研究。建立运动员竞技能力的结构模型,实施模式训练:构建800m跑专项主导竞速能力,高度重视多种竞速能力的协调发展和互补作用;提高个体乳酸阈水平,利用血乳酸控制专项速度能力训练,提高血乳酸的产生能力和耐受能力;建立运动员全程速度结构和适宜节奏的概念,充分发挥现有的专项速度竞技能力,建立起合理的全程速度训练新理念;在有氧耐力训练的基础上。不断增加混氧、无氧代谢供能能力的训练。  相似文献   

3.
运动员竞技能力非衡结构补偿理论与“积木模型”的创建实现了竞技能力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统一,在训练实践中正在作为一种指导性理论得到推行。作者对该理论提出了几点思考,认为:一般模型不能满足运动员竞技能力个性化发展的要求,而竞技能力非衡结构个体模型的建立存在构建原理与方法上的困难;运动员竞技能力非衡结构稳定性在内外可控与不可控因素的作用下只存在于某一阶段;部分运动员的竞技能力非衡结构会因敏感要素的相同或类似表现出群类特征。  相似文献   

4.
运动训练学理论研究中的中国流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回顾与总结了半个世纪来我国运动训练学理论研究的发展历程,概括了我国运动训练学者引进、吸收和借鉴国外运动训练理论的精华,总结了我国世界级竞技运动员成功的训练经验,在项群训练理论、运动员科学选材、优势项目制胜规律、竞技能力结构理论及训练理论和实践的同步发展五个领域取得的研究成果,构成了运动训练学理论研究中的“中国流”。  相似文献   

5.
1 深刻理解认识篮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 1.1 竞技篮球运动员的专项体能概念 即是运动员经先天遗传后天训练形成的运动员在竞技篮球大强度运动中表现出来的机体持续运动的能力,指运动员在专项训练和比赛负荷下,最有效的动员有机体各器官系统,克服疲劳、高质量完成专项训练和比赛机能能力.它主要包括运动员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运动素质及与外界环境结合所表现出来的植物性与运动性神经系统机能能力;同时它受心理素质及意志品质等因素的影响.它是运动员能否在竞技篮球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6.
运动技能获得中的内隐学习与外显学习及其实质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采用文献资料与逻辑推理方法对竞技能力结构“木桶理论”内涵、特征进行了分析和思考,认为在有关竞技能力结构的诸多理论中,“合金理论”对“木桶理论”的批判只是以“合金”替代了“桶片”,两者并无实质性差异。积木、胶泥理论描述了竞技能力结构各要素的整合关系,但是没有能够对转移、补偿的可能性、有效性和积极性以揭示。木桶胶泥的“双子模型理论”集诸家理论之长,既强调了竞技能力结构中“短板”的制约作用,又将其视为一个动态的具有内部迁移和转移特性的自组织系统,所以仍然是运动训练学中竞技能力结构理论的“元”理论。  相似文献   

7.
综合运用文献资料、现场跟踪拍摄等考察研究方法,结合运动实践,利用多学科优势,从多个角度、多个层次对陕西省竞技体操队女子跳马运动员杨佩第11届全运会的备战工作进行研究,从运动员的训练目标、运动技术训练、运动素质训练、心理能力训练等竞技能力诸方面指导理论着手,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运动员训练模式,提高了陕西省竞技体操队女子跳马科学训练水平,为其在第11届全运会上取得佳绩提供了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8.
篮球运动员竞技能力构成要素之间关系的质疑与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篮球运动员竞技能力构成要素着手,对篮球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技术、战术、体能、心理、智能五个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展开了深入探讨。同时,针对于篮球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界对篮球运动员竞技能力的认识误区展开了质疑与思考,旨在为提高我国篮球运动水平而服务。  相似文献   

9.
竞技能力结构理论的发展与"双子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运动员的竞技能力由其体能、技能、战能、心能、智能等要素所组成。由“木桶模型”和“积木模型”组合而成的“双子模型”,全面而形象地诠释了各个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展示了运动员竞技能力的结构特征,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及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借鉴运动训练学原理和系统理论,运用文献、比较、分析与综合等研究方法,建构了现代跳远运动员竞技能力模型,并论述了竞技能力模型的主导因素,为跳远运动员竞技能力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从耗散结构理论看运动员竞技能力发展的有序性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宋会君 《体育与科学》2003,24(3):49-50,53
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以耗散结构的基本理论为依据,在对运动员竞技能力系统的耗散结构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运动员竞技能力系统是存在于运动训练这一开放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应用耗散结构理论研究和解释竞技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是可行的。增加竞技能力系统的“负熵”是实现竞技能力向有序方向发展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2.
竞技体育学理论和运动训练学理论不是一个层次的理论问题,传统竞技体育学理论涵盖了运动员选材学、运动训练学、运动竞赛学以及竞技体育管理学等4个子学科;从竞技体育学理论体系结构的完整性和运动选材学科发展的需要,有必要把“运动员选材学”发展成为“运动选材学”;并提出了新的竞技体育理论体系构成的有序结构,使竞技体育专项系统层的目标、任务更加明确,为运动训练各个阶段训练工作的具体操作确定明确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赵建峰 《拳击与格斗》2023,(11):118-120
篮球作为一项具有高度竞争性和技术性的运动,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在篮球比赛中,力量是运动员取得优势的重要因素之一。专项力量训练可以帮助运动员增强肌肉力量、提高肌肉耐力和爆发力,从而提升他们在比赛中的得分能力。通过有针对性的训练,运动员能够增加上肢和下肢的力量,掌握突破、投篮和防守等技巧,增强身体的稳定性和平衡性,降低受伤风险。文章分析了专项力量训练在篮球训练中的重要性,并探讨了其对篮球运动员技术表现和整体竞技水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引用热工分析的"火用"公式,分析篮球运动的主要制胜因素为运动员的竞技能力表现;进一步对运动员竞技能力第四层次的要素进行了权重分析,在制胜要素中,运动员竞技能力二级c指标的排序依次为:运动素质,运动技术,运动智力,机体机能,运动战术,其中运动素质的速度和力量是篮球制胜的首要因素;并利用"积木模型"和"木桶理论"对制胜要素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15.
基本功对一个排球运动动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多体现在运动员掌控球的技战术能力方面。针对青少年排球运动训练的实际,按运动员体位结构,提出五功训练要素,即手功、眼功、腿功、脚功、腰功训练,以提高运动训练质量,促进青少年全面的排球基本功。为进一步提升我国竞技排球后备人才质量提供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6.
王慧琳 《体育科学》2001,21(4):65-68
少年时期是建立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全面、正确的技术动作定型的关键时期。在现代运动训练理论中,检查评价运动员的训练水平是运动训练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研究了我国少年女子(13-15岁)篮球运动员身体素质、基本技术运动训练水平综合评价方法,并建立综合评价模型,以期为教练员更好地控制运动训练过程提供更全面、更有效的依据,有助于教练员建立运动员训练档案,为运动员的选拔提供参考。从评价方法上力争有所突破。研究结果显示,本文所选用身体素质与基本技术测验指标能全面反映少年篮球运动员身体素质与基本技术的训练水平。所制订的测试成绩评分标准和综合评价模型,经过初步应用和验证,有较好的使用效果。可用于评价少年篮球运动员身体素质与基本技术的训练水平。  相似文献   

17.
我国优秀竞走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模型及其训练学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采用问卷法、专家调查法和文献法,获得我国80 名优秀竞走运动员竞技能力36 项指标值,构建了优秀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模型,制定了优秀竞走运动员竞技能力模型基本指标权重,并对其进行训练学分析,揭示了在实现优秀竞走运动员竞技能力模型过程中,选材和训练应注意的7个方面的问题,旨在为运动员训练状态的诊断及训练目标的建立提供评价标准,也为竞走运动员的选材及训练工作树立一个明确的导向目标。  相似文献   

18.
竞技能力是为运动训练提供实践导向的重要方面。当前相关族群理论研究面临平台期,业已形成实践应用速度快于理论探究进度的困局。本文运用哲学思辨、逻辑演绎、类比分析等方法,探析运动员竞技能力系统演化机制,旨在为训练实践提供理论参照。研究认为:通过把握演化机制、系统梳理深层问题,可以有效规避“具象形态化模型”与“抽象概括化模型”的嵌套缺陷,从整体层面揭示竞技能力系统组分之间的交互作用关系,厘析系统合集变化趋势及竞技能力生成规律,对干预训练实践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竞技能力系统演化机制的探究深化了复杂性生成视域下竞技能力发展的训练学理论基础,期望能为指导运动训练实践提供参考,为竞技能力理论研究提供新的分析维度。  相似文献   

19.
刘万廷 《冰雪运动》2007,29(5):6-10
现代竞技运动水平高度发展和日益激烈的角逐对运动员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要想成为一名高水平的速度滑冰运动员,就必须充分发展参加专项竞技所需要的体能、技能及心理能力,而这些能力的提高和发展,都需要经过长时间、有计划的训练才有可能实现,科学地制定运动员多年周期训练计划是十分重要的。通过总结训练实践经验和心得,提出速度滑冰周期训练计划结构与安排,提高训练的科学性,以利于速滑运动员竞技状态的保持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赵艳敏 《健与美》2022,(7):141-143
篮球是大众喜爱的运动项目,在中国有着很好的群众基础。篮球运动是一项综合性运动,篮球训练中的体能训练至关重要。为促进篮球体能训练质量的提升,文章首先对功能性训练的概念、特征等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将其应用于篮球体能训练的积极作用,能够提升训练效率、增强运动员身体素质、减少运动损伤,有助于运动员篮球技战术综合能力的提升。在论证了其可行性的基础上,探讨了功能性训练在篮球体能训练中的实践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