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促进社会科学技术进步的新模式,是推动教育理念变革的原动力,是建设“双一流”、新工科的重要途径。结合广东工业大学材料专业近几年来的教学和研究经验,提出将课程思政纳入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体系,探索新的教学理念下高校育人-科研-企业生产协同发展和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2.
新工科建设是提升我国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输送国家重大战略服务人才的重要途径,其核心在于以创新为驱动,构建政策导向、体制改革、模式创新、协同发展和持续改进的顶层设计方案。西南交通大学地质工程专业强调树立“地质过程—力学机理—工程技术”“三位一体”的教学理念,基于CDIO工程教育模式,通过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学科交叉—产教融合—协同创新—科创训练”的教育教学实践途径。改革实践可作为交通类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参考范本。  相似文献   

3.
在国务院和教育部系列政策的指导下,太原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面向新工科对以采矿工程、矿物加工工程为代表的矿业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探索。树立了“学生中心协同育人”的教育理念,搭建政用产学研协同育人平台;构建了“能力导向多维驱动”的课程教学模式,深度融合现代信息技术,全面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建立了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交叉融合多元协同”实践教学模式,大力推进多学科交叉融合,促进产、学、研一体化,提高实践教学效果;构建了“基于新工科的多元协同人才培养评价指标体系”,提高多元协同培养的实效。形成了矿业类人才“一中心两融合三层面四维度五能力”全方位全过程协同育人培养模式,可为我国相关高校工科专业的教学改革和新工科建设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4.
高等教育课程是工科人才培养的基本要素。为满足新工科和工程教育认证对土建类毕业生的具体要求,在“房屋建筑学”课程建设中,引入校企协同育人模式,针对课程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重塑课程体系,拓展教学资源,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形成了以“产业需求和人才产出”为导向、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体系。课程建设的实践结果表明,校企协同育人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了创新性思维,推动了教育创新,实现了校企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5.
梁淑轩  刘微  赵春霞 《大学教育》2023,(17):115-118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一项持续深化的重大教育改革行动,为工程教育的创新变革带来了重大机遇,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成为推进新工科建设的关键。文章在分析目前政校企协同育人面临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工科背景下协同育人模式构建的基本策略。该策略以更新传统的校企合作育人理念为前提,通过优化培养方案、政府引导参与、搭建深度融合的校内外实践基地,形成开放式共享平台。文章还结合河北大学的研究与实践,讨论了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政校企“三方位”协同育人工作,以期能与工程教育同行共同探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新范式,提高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6.
深化产教融合,实现以“政府—高校—企业”为主体、多方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于保障高素质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安全工程学院和环境与测绘学院在学校教务处指导下,发挥各自专业特色优势,联合跨学院、跨学科教学力量,探索性地构建了产教融合机制下的“三环融合、四项协作、五位一体”的实习实践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协同育人实践措施的操作方案,以期为高校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发展提供新的改革和发展方法。  相似文献   

7.
围绕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学校专业特色和OBE理念,按照厚基础、强能力、重创新、促成才的发展思路,构建以实验、实习、实训为载体,以创新、创业为导向,以育人为核心的"三实两创"实践教学新体系,提升学生的专业创新创业能力和思想素质,实现全过程育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新工科教育面临的形势与困境的基础上,针对新工科人才培养存在的人才供需结构失衡、专业设置与产业匹配度不高、实践创新能力不足、课程设置与职业岗位要求不相适应等问题,基于“OPCE”人才培养的创新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中心,从“开放·实践·创新”三个维度,构建多方协同的实践育人体系、学科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系、“三阶段”教学体系和多元考核评价体系,实施“三模块-三阶段”协同育人模式,培养应用型新工科人才。  相似文献   

9.
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路径单一和机制不畅是应用型高校商法类专业培养新文科应用型人才亟须破解的问题。文章以自组织理论为理论基础,以“八维一体”为设计理念,以协同育人为核心,构建并实践了产教融合协同育人“9+6”全流程体系:教师交流、课程置入、集中实习、论文指导、育人共享、项目定制、专业协会、职前实训、双创竞赛等9个实施路径,内容置入、质量监控、评价反馈、持续改进、考核激励、制度保障等6个运行机制。实践证明,新文科商法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以推动创新与产业发展为导向的工程教育新模式,在北京交通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铁路信息技术)特色专业方向的已有建设基础上,探讨了以产学研结合,“新工科”创新育人为导向的卓越人才培养改革途径和具体举措,提出了“以行业需求为导向,以胜任力模型为基础,以校企合作为手段、产学研协同为抓手”的“卓越”人才的创新型培养模式,并总结了改革成效。  相似文献   

11.
曹凤  李娜 《科教导刊》2023,(17):10-12
文章以应用型本科高校智能制造专业集群建设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山东省智能制造上下游相关产业岗位需求和技术发展现状,以“3C”融合为背景对专业集群建设进行理论研究,理顺并研究专业培养目标与产业链岗位需求的映射关系,从供给侧构建专业集群,搭建以目标为导向,注重能力培养,体现课程实践与工程实践两翼并举的教学特色,深化产教融合,创新协同育人机制,推进专业集群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学科交叉、实践创新、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理念,形成了"1334"人才培养模式和"3+2+4"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了多学科交叉融合创新实践育人平台。该平台在教学科研、质量工程、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3.
针对新工科背景下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对地方行业高校计算机类人才培养的改革路径进行了探索。面向产业需求,以产出为目标,构建了“一体两翼三拓展四模块”的人才培养体系;深化产教融合、加强校企协同育人,贯通了教学资源、人才培养、持续合作3个通道,形成了课程思政引领化、教学过程项目化、实践创新特色化、师资建设工程化“四化牵引”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为导向,以产教融合为外部驱动,持续改进人才培养体系,健全质量保障和监控体系;以现代信息技术为突破,推进专业教学模式改革。实践表明,双驱动改革后的人才培养体系更合理,育人成效更显著,专业建设质量稳步提升。  相似文献   

14.
产教融合、协同创新教学模式是推动民办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改革、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它可以解决民办高校艺术设计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脱节、实践教学薄弱、学生综合应用能力不足、产教融合践行不畅、资源得不到合理运用等问题。针对社会对艺术设计类产业与创新创业人才的迫切需求,要围绕“深化产教融合协同创新的教学改革策略与实践”,聚焦产业,以专业与产业链、创新链对接,科学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依托校企优势,引领协同创新教学改革;政、企、校多元协同,深度合作,构筑协同育人新机制和创新人才培养新体系。  相似文献   

15.
以多元主体协同为研究视角,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实践育人模式进行分析和探索,以便构建出更加合理的实践育人模式,为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提供支撑,确保人才培养目标明确,培养规格界定清晰。介绍了高职院校实施创新创业实践育人模式的背景,分析了多元主体协同视角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实践育人的特征,提出了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实践育人模式构建路径,包括创新多主体协同的工作理念,明确主体责权;打造产教科创融合式实践育人空间;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个性化创新创业教育服务;探索递进化“做思悟创”教学模式;构建协同育人效果评价体系,促进协同育人模式的改进等,旨在为高职院校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落实国家教育规划纲要"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精神的重要途径和定位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本科院校发展的必然选择。河北金融学院保险学专业探索校企"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新模式,以行业需求为导向,构建"能力递进,课程对接"的课程体系,以保险岗位设置为目标,建立"专业实习+顶岗实习+毕业实习"分阶段递进式的实习实训体系等,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7.
以“研”为中心、以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已成为研究生教育改革的主线。以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研究生培养改革的实践为例,从导师队伍建设机制、科研育人长效机制、国际化人才培养机制三个方面介绍了土木类研究生培养的经验,以期为工科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培养之路提供借鉴。创建大师引领、产学研管协同、全球聚力的导师团队建设机制,建成了“德艺双馨”的研究生导师团队;对接“军民融合”国家战略,依托大国工程,构建科研育人长效机制,培养心怀“国之大者”的优秀时代新人,实现了时空融合、多方互动的科研育人全过程协同管理和全过程评价;创新多元融合的交通土建国际化人才培养机制,提升了研究生的国际视野。  相似文献   

18.
新工科建设是高等教育为适应新时代、新产业、新技术发展的要求,推动高校创新人才培养,驱动专业改造升级的一项重大举措。从艺术设计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现状出发,结合新工科建设内容,围绕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出建立以目标为导向的多层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探索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的实践教学方法,以开放融合为目标构建实践教学环境,组建协同交叉式实践教学团队,建立创新激励措施等具体策略,以期促进设计类专业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9.
智能建造背景下,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显现出从专业导向转向产业需求、从专业独立培养转向专业交叉融合、从专业能力养成转向创新协同育人的新特点.然而,当前情境下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面临着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偏离、实践课程体系结构缺失、信息化素养不足、人才供需脱节的现实困境,BIM技术发展为破解专业实践教学难题提供了新模式与新路径...  相似文献   

20.
以聊城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学院10年来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模式进行研究与实践为例,以产教融合为突破口,加强与高端医院的深度合作,健全协同育人体制机制,构建师资互用互培制度,协同开发专业教育资源、协同创新技术项目,搭建实习就业平台。实践表明,该校外实践基地可全面提高高素质技术技能护理人才培养质量,是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学生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培养学生职业素养,深化产教融合的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