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崔楠  郑铭文 《辽宁教育》2023,(10):80-84
课程思政的出现为新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路径,把思政课的教学渗透到教育过程的各个环节中,增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提高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最终目的是立德树人,二者的本质与关系具有一定的耦合性,高校应明确建立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耦合机制的价值与意义,采取相应的措施与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2.
西藏高校“社会保障学”课程教学融入思政元素是将课程思政教学目标融入课程教学过程,确保了课程目标和思政教育同步育人,有力提升课程思政育人能力和育人实效,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实践路径。本文通过对西藏高校“社会保障学”课程教学内容中思政元素挖掘与融合,结合西藏T大学“社会保障学”课程教学中关于课程思政授课问卷调研结果的问题分析,从而对“社会保障学”课程思政教学实践路径进行研究探索,对于提升学生专业知识水平,铸牢学生思想政治意识具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核心内涵都是育人.推进高校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需要探索更加科学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机制.创新思政课程和课程思协同育人机制,需要全面分析二者内在共性,把握机制构建逻辑基础,正确认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育人内涵的辩证统一和功能互补,找出推动此机制有效运行的动力之源,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水平提升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4.
课程思政教学是高等院校中对学生实行品德教育的有效途径,只有通过不断深挖各个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资源,才能真正实现高校全方位综合育人的目标.以"基于数据结构的编程训练"课程为例,开展高校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探究.从调整课程教学目标重心、协调课程内容互通、完善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实现思想政治教学与"基于数据结构的编程训练"课程的有机融合,让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其综合素质水平.  相似文献   

5.
高校"课程思政"工程的实施,迫切需要创新高校专业课教学模式,将"隐性思政"融入到专业课教学的各方面,实现从高校"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顺利转化,最终达到"全课程、全员育人理念"。本文以机械专业制造类课程为例,分析机械专业制造类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并从多个角度讨论机械专业制造类课程实践"课程思政"的新路径,探索机械专业课程在新时代实践"课程思政"的大思政育人新格局。  相似文献   

6.
如何找到高校专业学科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点,充分发挥专业学科育德、育人的功能,成为新时代高等学校课程思政的核心问题。为贯彻落实国家网络安全观和课程思政的育人精神,对“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思政元素挖掘与提炼,探索与实践课程思政在“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中的融合点,力求理论、实验、思想政治三者的同一时空融合,实现“三全育人”格局。实践表明,思想政治教育能够融入网络实验教学中,增加了学生在课堂上实践求证真理过程的趣味性,提升了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和法律法规常识,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为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参考方案。  相似文献   

7.
辅导员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肩负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的职责使命,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高校辅导员参与思政课教学是推进高校思政教育协同育人的势之所趋,带着“何以可能、何以可为、何以实现”的三重追问,着力探究高校辅导员参与思政课教学的政策安排与理论基础、现实需要与自身优势、实践路径,旨在深化对高校辅导员参与思政课教学的认识,发挥辅导员队伍的独特优势,协同思政课教师合力育人,促进高校思政课教学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8.
刘霞 《文教资料》2020,(9):66-68
地域名贤文化中蕴含了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将其与高校思政教育相融合,是贯彻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讲话精神的举措。不仅能丰富高校思政课的理论和实践教学,还能推动"三全育人"的"大思政"格局建设。海南名贤文化与高校思政教育相融合的主要方式,一是将前者纳入后者的课堂和实践教学之中;二是在海南历史文化的相关课程中有意识地进行具有思想政治教育意义的价值引导。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总书记于2016年12月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中,以此实现全程、全方位育人。同时,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育人被赋予了新的要求与期待,高校社会实践改革迫在眉睫。如我们所知,社会实践是重要的思政教育手段,思政教育是社会实践重要的精神指导。在此背景下,社会实践与思政理论教育相结合成为新的探索方向,课程思政视角的融入进一步深化了二者的融合,具有研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高校专业教师思政育人协同工作是新时期高校为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高校原有课程体系为基础提出的特色思政工作路径,其指的是将思政工作和日常教学结合起来,以学科教学为基础,在日常教学中融入思政思想,推进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转变,从而实现专业教育与思政育人的协同发展。其是新时期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在高校教育中的具体创新和应用,是我国马克主义教育理论成果在教学实践中的转化,也是新时期我国高校思政育人目标实现的特色道路。  相似文献   

11.
加强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新时期加强高校人才培养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新举措、新方向。本研究从公安院校新工科课程思政建设的现状、价值、现实困境展开分析,通过加强课程思政的顶层设计、开展课程思政元素设计、建设课程思政教学示范课堂、强化专业课教师队伍建设、健全课程思政建设标准与完善评价体系等途径,构建全方位育人路径,充分发挥课程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12.
将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融入到高校思政课教学中,是当今乃至今后一段时间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使命责任。明晰全会的重大历史价值以及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指导意义,弄清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逻辑,依据每门思政课的特性深度挖掘融合路径,以更加突出思政课育人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3.
“大思政”是新时代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动态和新形态,彰显了新时代新征程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显著优势和突出特征,也为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方法论指导和遵循。高校在贯彻“大思政课”理念的基础上,遵循其运行逻辑和建设规律,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调动一切育人主体、挖掘一切育人资源,形成教育合力推动思政理论课高质量发展。从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相结合、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相结合、刚性表达和柔性说理相结合等方面,厘清“大思政”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区别,在此基础上,提出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纵深发展的实践路径,为构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新格局提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4.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蕴含着丰富的思政育人资源,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青年理想信念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新时代背景下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制度化,需要从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实践育人等方面出发,探索伟大建党精神与高校青年理想信念教育融合发展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5.
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育人与育才的有机结合,探索专业课课程思政教育的新途径,是新时代新形势下高校有效开展“三全育人”工作的有力抓手,也是高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重要举措。当前高等院校艺术类课程思政教学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学科融合共生为艺术类课程思政提供了理论依据,可以从教学设计、改革教学模式、发挥协同育人效应等方面,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入艺术类课程的路径。  相似文献   

16.
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做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在所有教育教学环节中,所有的课程(不论是理论、实验、实践类课程,还是思想政治、专业、选修类课程)不仅要传授知识和技能,也要起到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引领的作用。与此要求相呼应,挖掘各专业必修课程的思政元素,并将这些思政元素巧妙融入专业知识的教学过程中,使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形成协同效应,潜移默化地完成思想政治、世界观、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也是全过程育人的应有之义。通过挖掘“精细化工综合实验”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将其融入实验教学中,以达到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工程伦理、家国情怀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课程思政是新一轮高校教育改革的一种教育教学理念,有助于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地理学重在研究人地关系,贴近时代发展,与国家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和日常生活都关系密切,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开展课程思政拥有独特优势。高校师范生作为未来教师,通过开展学科德育,有助于提高其思想政治水平、育人意识与能力。本文以笔者所在高校为例,对师范院校地理课程融入思政教育的路径展开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8.
在新时代背景下,教育追求“立德树人”。那么,对于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来说,更应该注重育人。因此,在协同育人视角下展开高校思政课程的教学,不仅可以顺应时代需求开展高校思政教学,而且有利于高校人才的全面培养,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但是,现阶段思政课程的教学中,仍存在教学局限于课堂、思政教育思想认识不到位等问题,导致课程教学难以有效开展。存在问题就要敢于挑战,敢于探索路径,如此,才能使思政教学不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形成协同育人的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19.
根据国家针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可知,如何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一直是教学改革关注的问题。以"工程制图与CAD"课程教学为例,对课程思政开展了相关探索与实践。结合课程特点进行思政内容挖掘,将家国情怀、职业精神塑造、文化共同体等思政内容结合专业知识进行教学设计,以期为本该领域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课程思政是一种将不同学科的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有机结合、构建全课程育人的综合教育形式,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之根本,对“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的实践问题做出了回答,从根本上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影响的教学实践。针对土木工程专业的力学课程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探究力学课程思政的内涵,深层次了解什么是课程思政、为什么开展课程思政以及如何做到课程思政这三个问题,从而构建土木工程力学“课程思政+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大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