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燕子姐姐:我特别羡慕班上那些记忆力好的同学,一篇课文,读几遍就会背了。我不行,总是记不住,打开书什么都知道,合上书就什么都忘了,怎么也没办法把知识装到脑子里去。我是不是天生就记性不好呢?南昌市城北学校蒋萱蒋萱同学:你先别急,让我们来看看有关资料,也许你会信心倍增呢。美国一位心理学家认为:一切智慧来源于记忆。一个正常的人,一生中记忆的总容量,相当于美国图书馆容量的50倍,即5亿册书的信息。当然由于多种原因,当今世界上还没有谁能达到此容量的百分之一,但可见每个人的记忆潜能是巨大的,也就是说“记忆力”是可以训练的。那么如…  相似文献   

2.
“差生”一个令老师讨厌、学生惶恐的名词,“差生”意味着老师的否定,学生的自卑,同学的歧视。那么如何才能实现差生的转换,不少老师做过尝试,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克服自卑,重拾自信。迷茫的学生,抱怨的老师,你们成功了吗?如果还在彷徨,不妨尝试一下。1积极的语言暗示暗示,是指人或环境以不明的方式向个体发出某种信息,个体无意中受到外物的影响而发生改变,可分积极的心理暗示和消极的心理暗示,积极的心理暗示,会对人产生良好的影响;消极的心理暗示,会对人产生不良好的影响。我们平时教育学生多采用了消极的心理暗示,开始就戴着有色的眼镜去审视差生,给差生施加本不该他们那个年龄阶段所应承受的压力。我们是否意识到“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我认为我们平时教育学生就应该多用积极的心理暗示。因为当学生遇到困难、挫折时,本来心理就比较脆弱,如果老师再加以讽刺或挖苦,就使得学生的心理雪上加霜,长此以往,就会形成自卑心理。其实无论是孩子还是成人,谁都不希望接受任何训斥和失败,在这时学生需要更多的是安慰和鼓励,老师可以用“相信自己”“你真棒”“下一次一定能成功”“你已经做得够好了”等语言来给予学生积极的心理暗示,从而使...  相似文献   

3.
许多人之所以记忆力不佳,是由于对自己的记忆力缺乏自信。在面对一个要记的材料时,这些人常常想:“多难记啊!”“这么多,我能记住吗?”这种想法是提高记忆力的最大障碍。美国心理学家胡德华说:“凡是记忆力强的人,都必须对自己的记忆充满信心。”要想树立起这种信心就要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经常在心中默念:“我一定能记住!”  相似文献   

4.
每到新学期很多教师都会强调自己班“双差生”多,学生不好管理。无论这说法是否真实,我想对这些教师说:你需要的是积极的心理暗示,否则,或许原来的好班也会变成棘手的乱班。积极的心理暗示,至少会让你从以下几方面获益。  相似文献   

5.
在外语教学工作中,经常会听到有同学反映:“老师,我的记性不好,单词记不住,硬是记不住呵!”本来,青少年时代是记忆的黄金时代,应该记得快,记得牢。可为什么会有不少人觉得记性不好,学过的东西记不住呢?问题在于是否勤于思索,是否通过艰苦的努力。实践告诉我们,只要勤奋,就可以变得聪明,只要努力,就可以增强记忆。渊博的知识来自点滴的积累。积累知识靠什么?记忆是一种办法。要增强自己的记忆力,应做到两点。一是理解,必须充分而深入地了解我们所学的东西。古人说:“俯而读,仰而思”。意思是埋头读一会儿书,再抬起头来把书中所讲的道理咀嚼消化,仔细思索一番。  相似文献   

6.
当你听到别人称赞你的孩子时,你该怎么回答? “是的,他蛮棒的……”如果这么说的话,你会觉得有点自夸,所以你就回答说:“哪里,我那孩子不行!”或“唉!他功课糟透了……”等等。你如果这么说,会打击到你孩子的自信心,使他自暴自弃,而真的变成笨孩子或坏孩子。举个实例:曾经有位家长来和我探讨过他那五年级的孩子成绩不好的问题,后来我就是找那个学生来谈话,令我吃惊的是,那孩子开口闭口都是:“反正我记忆力不好”,我觉得很奇怪,便去问他的母亲,原来是他母亲常在别人面前自谦说这孩子记忆力不好。  相似文献   

7.
处在复习阶段的学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而教师越是告诉学生“别着急、要静心”,学生越是焦虑烦躁、复习不进去,其实这是由于消极心理暗示的缘故。告诉学生“别着急、要静心”的潜台词就是“你可能会着急、会焦虑”。要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就需要教师将积极的心理暗示融人复习课中。  相似文献   

8.
【案例】在教学中,我常常感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自卑心理。一天的午休时间,我找到菖菖同学和他“无目的”地闲聊,先是和他聊了一些他的家庭的事,聊他的过去,他的爱好,之后我切入主题。我问他:“化学不难学吧?你喜欢学吗?”他说:“喜欢学。只是,我很差,学不好化学。”“我笨手笨脚,做不好实验。”“我记性不好,记不住化学方程式。”“化学难学难记,不好理解。老师,你说我怎么办呢?”【分析】没想到他会说出这么多!这是一个活泼、可爱的男孩,可是课上总是无精打采,情绪不高,成绩也不理想。他的表现代表了一部分学生在学化学上存在自卑心理…  相似文献   

9.
有很多人都问我,你的记忆力为什么那么好?我说,不是我的记忆力好,只是我掌握了科学的记忆方法。有很多人对我说:“你真是一个天才!”我说押“世界上根本没有天才,天才,就是百分之二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八的汗水”。一、当鱼与熊掌难以兼得的时候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当中,常常会  相似文献   

10.
“感觉”财富我觉得财富也就是所谓的钱,只要够用就好,当然我也不会认为钱多就有什么不好,最起码消费起来会更舒服一些。当然,我对消费的欲望并不是很强烈,因为我觉得这种消费上的欲望会让人的意志止步不前。我老婆就常常取笑我只知道花小钱却不懂得挣大钱,可我觉得小钱才是钱,而大钱只是数字罢了。“感觉”爱好要说到最大的爱好,我感觉那肯定就是画漫画了。因为别人除了工作还有其他爱好,而我的爱好就是我的工作,所以我是一个极端乏味的人。因为若你的爱好是打球、钓鱼、爬山,都可以找朋友一起做,但你能找到朋友陪你在休息日里…  相似文献   

11.
《好同学》2003,(2)
在要求心理咨询的中学生中,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是因为学习困难或学习障碍.导致心情长期郁闷烦躁而引发心理和行为表现异常。下面是一组同学们并不陌生的学习中经常遇到的烦恼: 烦恼一:学过的东西很快便会遗忘、别人能学好的东西,我却总也学不好,别人轻松记住的东西,我却总也记不住。我的脑袋天生就比别人笨吗?我真的天生不是学习的“料”吗?  相似文献   

12.
我是一个心理学教师,有意无意中经常把心理规律渗透在对女儿的培养中,效果很好。现与大家分享。一、暗示效应暗示是一种特殊的信息传递方式。在无对抗的条件下,用含蓄、间接的方法对人的心理和行为施加影响,使其产生与预期相一致的结果,这种现象称为暗示效应。一般说来,儿童比成人更易接受暗示。在家中,我经常采用暗示法对女儿进行教育:1.语言暗示。一句话可以成就一个天才,同时,也可以摧毁一个天才。我经常对女儿说这样的话:“你真是一个细心的孩子,教科书上一个错误的标点符号也被你发现了!”“太棒了!又考了双百分,你是最优秀的!”“这事…  相似文献   

13.
怎样提高记忆力张奇善在政治课教学中,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一些同学对于学过的知识在实际应用时就“想不起来”了。这种“想不起来”、“记不住”的感觉,就是心理学中讲的”遗忘”。“遗忘”是制约学生学习成绩提高的一大障碍。那么,如何消除这一障碍呢?唯一的办法是...  相似文献   

14.
爱上政治课     
崔冰清 《课外阅读》2011,(4):176-177
很多人知道我是老师后,就马上问一个问题“你是教什么的?”“我教政治。”“政治课不好上,我的政治就是记不住。”“政治课有太多东西要记忆,我不爱上政治课。”很多人有这样的回答。政治课,想说爱你不容易。要爱上政治课,就得政治课有强大的吸引力,老师要上好政治课,学生要有学好的内驱力。  相似文献   

15.
心理暗示的作用是巨大的,不但能影响人的心理行为,还能影响到人体的生理机能。因此,消极的暗示能扰乱人的心理、行为以及人体的生理机能;而积极的暗示能起到增进和改善的作用。法国有一位得了顽症的病人缠着一位药剂师买药,药剂师给了他几片毫无药用的“糖衣片”,吹嘘是特效药。数日后,病人前来致谢,“糖衣片”治好了他的顽疾!也有的病人被误诊为“癌症”,结果几月后果真患上了癌症,郁郁而终。而当你习惯地想象快乐的事,你的神经系统便会习惯地令你处在一个快乐的心态中。所以,我们只能输入积极的语言,比如,“在我生活的每一方面,都一天天变…  相似文献   

16.
小笛信箱     
最后的阵地问:我语文、英语比较好,数理化不太好。上了初三以后,我几乎每天都被埋在数理化这些科目中,虽然我拼命去学,可成绩总也提不上去。我觉得我快撑不下去了。请你帮帮我!(落日黄昏)答:“学不好数理化”是一个不好的心理暗示,它把你吓住了。其实你只是对数理化不太感兴趣而已,而整天“拼命”更会降低兴趣。所以你要提高兴趣,找到方法。赶紧向周围的老师和同学请教吧。哦,还有你手中的这本杂志,上面有趣的辅导文章你都看过了吗?问:就因为一次化学作业我忘了写,老师就罚我站。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让我下不了台。于是我就不像从前一样喜欢上…  相似文献   

17.
目标解读 有家长问孩子:“上课听懂了没有?”孩子说:“上课是听懂了,可就是记不住。”既然听懂了,为什么又记不住呢?这不仅不矛盾,而且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许多知识内容,其叙述并不难理解,但它们常常涉及到多个信息点,会让人产生云里雾里的感觉,让人看得懂,记不住。对于看不懂而记不住的知识,还让人想得  相似文献   

18.
心理暗示是最常见的一种心理现象.它是指人或周围环境以言语或非言语的方式向个体发出信息.个体无意识地接受了这种信息.从而做出一定的心理或行为反应。俄国心理学家巴甫洛夫认为:“暗示是人类最简单、最典型的条件反射。”语文教学中运用心理暗示.会明显提高课堂效率。运用心理暗示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9.
燕子姐姐:每当我跟别人发生矛盾或有人使我难堪时,过后我总会耿耿于怀,老想找机会“报复”,我也知道这样不好,但就是无法控制自己。怎样才能消除这种不好的念头呢?困惑男孩摇摇摇李剑李剑同学:你这种对他人产生报复的念头,是指在与人交往中想以攻击方式对那些曾给自己带来挫折、不愉快的人发泄怨恨及不满的一种情绪。这种情绪潜藏着危险性。据一项调查显示,具有一般报复心的人并不少,但大多数不一定有公开的报复行为,仅存在一定的报复心理。你大概也属于这种情况。报复心理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有这种心理的人,神经经常处于亢奋状态,容易…  相似文献   

20.
抓阄演讲     
徐晖 《教学月刊》2003,(7):52-52
“战斗”在第一线的普通语文教师 ,深知语文教育的种种不足。学生能写几个汉字 ,会说几句古文 ,就自认为学生会了语文 ,这不能不说是语文教育的悲哀。设想哪天看到学生拿着语文书在课间大声朗读 ,我真会感激涕零 !当一个语文教师其实真的很悲壮 ,当你滔滔不觉、眉飞色舞纵谈古今文学时 ,可能你的学生是在看你演戏 ,戏演完了 ,也就空白了。课前三分钟 ,往往有许多的老师用来背古诗或是演讲 ,我也尝试过。背古诗可以巩固记忆力 ,但时间久了往往也会变得懒散。也推行过演讲 ,学生自己准备好演讲稿。有一个学生因为记不住词就破例让他念 ,结果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