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蓁 《今日中学生》2007,(12):38-40
上世纪90年代,我有篇小说《牛祭》被《中国校园文学》刊于头条。在这篇小说中,我特意使用了“渲染”与“造势”的法子。渲染是国画创作的一种技法,是用淡的色彩涂抹画面,用以加强艺术效果;造势则是现代惯用的宣传手段。《牛祭》的情节不算复杂,讲述一头名为青牯的烈性牛与其主人高老辈和牛倌小叶儿之间的恩怨情仇。  相似文献   

2.
讴歌亲情是文学创作中一个永恒的主题。亲情类文学作品的渲染苦难与悲情和表达"子欲养而亲不待"的伤心和遗憾已经是作家的惯常模式。从古代韩愈的《祭十二郎文》、李密的《陈情表》到当代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史铁生的《我的地坛》和阎连科的《我与父辈》莫不如此。  相似文献   

3.
《大漠祭》是作家雪漠的长篇力作,雪漠因之而享誉文坛。而《大漠祭》也被广大读者和评论家们称为真正意义上的西部小说,是一部时下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这部小说和之后的《猎原》、《狼祸》以及再后的《白虎关》共同构筑了作家雪漠的文学世界。本文以《大漠祭》为切入点,运用文本细读和比较的方法,从宏观上对雪漠小说的风格进行解读,挖掘其文本写作在结构上采取的无情节叙事技巧和人物再现。  相似文献   

4.
《安魂祭》是2015年新出的一部视角独特、如时间腹内之舍利的经典抗战大作。本文用格雷马斯的符号矩阵理论来深入探析小说《安魂祭》的叙事结构,从而让我们深刻地领略到《安魂祭》独特的反战视角及其蕴含的对人的终极关怀之普世精神。  相似文献   

5.
翻阅"教学日记",发现我在教《示儿》一诗中"家祭无忘告乃翁"的"祭"这个生字时,对三届学生采用了三种不同的教法,收到了三种不同的效果。前年教"祭",我先是工工整整地把它写在黑板上,然后对学生强调:不要将"祭"写成  相似文献   

6.
正对于我来说,李云雷的文字世界算不上特别陌生的存在。李云雷的小说集《父亲与果园》、《再见,牛魔王》、《到姐姐家去》,评论集《重申"新文学"的理想》、《新世纪"底层文学"与中国故事》、《新视野下的文化与世界》、《如何讲述新的中国故事》等都按照书本纸张的大小整整齐齐的排列在我的书柜第二层。但是,有关李云雷的不同类别的文字世界,以往的  相似文献   

7.
<正>题一:赊米小说选自《自贡日报》,作者为自贡市作家赵丰华这天,镇上逢集,牛村长又向"二虎米行"走来,裤腰上别着一个塑料口袋,在屁股后头一甩一甩的。"二虎,给我装一袋米。记账!"二虎到剥米车间,盛了一袋米出来:"牛大叔,看我给你装的新鲜  相似文献   

8.
《中学生百科》2014,(35):22
与《华莱士人鱼》的相遇十分偶然。我早就知道岩井俊二,熟悉他所独有的日本式细腻与明快的画面,《花与爱丽丝》,《有关莉莉周的一切》,《情书》这些电影也曾是我的心头好。我却不知道,原来他还写小说,还是科幻题材?只见层层渲染的墨蓝封面上,少女抱着鱼尾,露出半边面颊,如怨如诉。  相似文献   

9.
水汶 《天中学刊》2015,30(1):77-81
《执竞》是《诗经·周颂》中的一首祭祖诗。从诗歌文本及周初历史史实来看,《执竞》诗当为"三王并祭"之诗。其诗反映的祭礼,参证甲骨卜辞、金文,"禘"祭在周代当是祭祀先祖的礼仪,有独祭、合祭,其中便有"三王合祭"的祭礼,这与《诗经·周颂·执竞》内容相合。因此,综合诗歌文本、周初历史背景及禘祭礼仪考察,《诗经·周颂·执竞》当是反映"禘祭三王"的诗歌。  相似文献   

10.
甘肃著名作家雪漠的成名作《大漠祭》被誉为一部文学价值较高的作品。雪漠是我国带有爱国情怀的作家,其小说反映其思国忧民的文者风范。当历史的发展倾向于关注百姓的生活时,《大漠祭》作品便应运问世,它散发着特别的泥土馨香之气,以悲悯情怀,书写了我国西部地区一段真切感人的历史场景。从作品中人们可深刻地体会出小说世界里表达的美学价值之浓烈的乡土情结。基于此,本文以《大漠祭》的视角分析雪漠的乡土情结。  相似文献   

11.
热闻速递     
01M电影《钢之炼金术师香巴拉的征服者》前夜祭2005年7月23日《钢之炼金术师》的剧场版“香巴拉的征服者”于7月23日(星期六)正式上映,而在公映前夜举行了前夜祭,演出会场设在东京国际ForumHoleA,演出则分为了下午场和夜晚场。演出的主题歌由L’Arc~en~Ciel也就是彩虹乐队来演唱,想必这也是众多彩虹FANS期待已久的吧。而凭借这次前夜祭的大力宣传和积极造势,剧场版就注定更加的火爆。另外剧场版《钢之炼金术师香巴拉的征服者》的Scenariobook也同期发售,书中详细收录了剧场版决定稿的解说,以及制作初衷和幻影原型的原稿登载,可以说就是一本电影脚本书。在剧场版前一天上市,力争为其铺平道路。  相似文献   

12.
形式主义者认为文学作品的"文学性"是通过"陌生化"的形式表现出来。在小说《我弥留之际》中,福克纳运用了各种陌生化技巧,不守传统小说"常规",使小说特点鲜明。本文分析《我弥留之际》中的陌生化技巧。  相似文献   

13.
《药》是鲁迅先生"五四"时期的一篇力作。在这篇小说中,作者凭借深刻的艺术思想和驾驭语言的纯熟功力,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描绘环境、渲染气氛、表达感情,布局谋篇意蕴精深。其技法  相似文献   

14.
在莫言的《红高粱》中,红色的意象运用的最为普遍,红色作为小说的统治色,对于人物性格和环境的渲染起到了重要作用。"红色"是象征色,它在小说中有着多重意蕴,代表了人物性格中的红色,鬼子杀人后红色的血,红色的革命热情,血红色的高粱酒。  相似文献   

15.
我在《<九歌>夜祭考》一文中证明,《九歌》是先楚夜祭时乐神娱人的乐歌。但限于篇幅,文章对《东君》夜祭问题未展开论证;而证明这一论题对我们进一步弄清《九歌》夜祭问题关系极大。现就平日学习所得,对《东君》柞一新解,以就正于学术界。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张爱玲是一位自觉地从中国传统小说中汲取营养的小说家。她非常推崇传统世情小说,自述《金瓶梅》与《红楼梦》"这两部书在我是一切的泉源,尤其《红楼梦》";还说"《醒世姻缘》和  相似文献   

17.
吴晓东:张爱玲《小团圆》的出版发行,某种意义上构成了2009年上半年文学界甚至文化界的事件。我参加大陆版首发式的时候,得知《小团圆》首印量就达到了50万册。从发行到造势,继而是媒体上对《小团圆》的各种言说,使得张爱玲的轰动效应又达到了一个高潮。这个现象本身也是值得讨论的。前段时间媒体上铺天盖地的声音大体上还是文化消费领域对于《小团圆》的反馈。当这个高潮渐渐平歇之后,最需要的是静下心来,真正从文学批评的意义上对《小团圆》进行客观、公允、深入的讨论。所以我们今天回到小说文本,从这部小说在张爱玲创作生涯中的位置,以及小说自身的艺术水准等角度切入,看看从文本分析的意义上能够谈出什么新的话题。  相似文献   

18.
谢妍 《语文知识》2013,(4):100-101
《维莱特》是一部超越了《简·爱》的自传式小说,其中所展现出的语言表达、意境描写、气氛渲染和人物刻画都较《简·爱》更胜一筹。同时,作者在这部自传式小说中暗藏了更多的自我意识,主人公在性格、爱情观、命运等各个方面都无限接近于作者本身。  相似文献   

19.
雪漠的"农村三部曲"《大漠祭》、《猎原》、《白虎关》,描述了西部农村的日常生活,表现了西部农民在当代生存困境中生的挣扎与爱的执著,刻画了鲜活生动的西部农民群像,表达了作家对西部农民物质生存和精神生存困境的深切关注。作品以其深刻的思想内蕴与独特的审美价值成为西部小说的代表作。  相似文献   

20.
看《十月》     
进入2008年以来,《十月》期期都推出精品。第1期是新发现的汪曾祺的旧作,第2期是叶广芩的《豆汁记》,本期是石舒清的《父亲讲的故事》,这在期刊普遍不号气的今天是相当不易的。石舒清是当今文坛中少数"耐得住"的作家,这几年一直在小说的诗化和故事化之间探索路径。诗化固然隽永,但淡到极处却不能引人。于是,石舒清向小说的根部探寻,从"讲古"中恢复小说的传奇性。这番努力在上期《花城》中的《麻花客》已经见出,而在本篇《父亲讲的故事》中更出效果。小说精短有味,引人入胜,看似笔记小说,而现代小说观念,特别是"纯文学"的叙述意识和语言的锤炼功夫已化入其内。读石舒清这样的小说,让人感到中短篇小说还是有看头的。近年来,海外作家异军突起,此番,旅居加拿大的陈河又献佳作。《西尼罗症》(《人民文学》)以摇曳多姿的笔致将动荡不安的全球化经验渲染开来,颇得小说的"模糊"韵味。新锐作家乔叶和鲁敏也推出了耐心之作。乔叶的《最慢的是活着》(《收获》)将强烈情感和深切体验注入到世俗书写中,缓慢细密中有撼动人心的力量;鲁敏的"离歌》(《钟山》)走的依然是沈从文"边域》的路数,从语言到意境都很干净,虽然依然像学徒的作业,但已圆熟到几乎挑不出毛病。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