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以全面提升电气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为目标,以“深化产学结合、实施理实融合、促进科教融合”为主线,开展基于校企合作的电气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构建“一个导向、三个结合、五个注重”的电气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形成电气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校企联合三段螺旋式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2.
基于当前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探析产教融合协同培养人才的真实内涵,以“扬子江菁英计划”为例,研究其通过跨越边界创新产教融合协同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模式。新模式以“宽基础、重交叉、强应用、拓格局”四位一体为人才培养理念,以培养卓越工程师与创新型企业家为目标,以“三高”“三有”“三在”为人才培养原则,以跨越组织边界促进“政产学研用”相互渗透和深度互动为主线,以提升研究生的工程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抓手,构建了“双选择、双导师、双课程、双身份、双考核、双资助”的“六双”协同培养模式,为培养应用型、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提供了案例和经验。  相似文献   

3.
针对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具体对象,以华南理工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为例,提出了以实践为主线的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三段式的培养方案及相应的培养机制,以期创建富有特色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4.
针对提高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出了深度融合“理论知识(理)、专业技能(技)和情感价值观(情)”培养理念的专业课程建设方法,并以火箭军工程大学航天工程方向新增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固体火箭发动机结构完整性分析”为例,紧密围绕“怎么融”这条主线,以“融什么、谁来融”为两翼,分别从“理技情”融合培养理念的内涵和理、技、情元素挖掘,融合“理技情”培养理念的教学思路和实施,以及课程教学团队改革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融合“理技情”的“三位一体”培养理念进行课程建设,以期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课程改革和培养方法探索等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工程硕士的性质决定着其教学有别于其他形式的研究生教学.实验结果表明,“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工程硕士研究生英语教学模式与工程硕士研究生的英语学习成绩的显著提高二者成正相关和采用“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工程硕士研究生英语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的有效性,这对工程硕士研究生英语教学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6.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设置对于增强我国企业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当前的工程硕士的培养存在较大程度的“封闭性”.与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目标不协调,影响了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和作用的发挥。本文针对传统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封闭性,提出“开放型”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即建立开放的招生体制、组建开放的培养主体、构建开放的课程体系、实施开放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重庆科技学院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紧贴国家能源战略、石油与天然气以及安全行业发展的特殊需求,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产学结合为途径,以实践能力和教学质量为主线,以综合改革为契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出的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2461”培养模式,在实践中取得了积极成效,并结合“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面临的一些困惑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8.
军队工程硕士培养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海军工程大学工程硕士培养的基本情况。作者认为 ,要做好军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工作 ,应着重抓好“入学考试”、“教学培养”和“严格管理制度”等三个主要环节 ,并对军队工程硕士培养工作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研究生课程教学使研究生具备科学研究工作的学术素养,以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为最终目标,是高校建设“双一流”大学的关键环节。然而,随着近年来硕士研究生招生数量的不断增加,硕士研究生课程教学也出现了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为提高教学质量,针对当前教学模式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法,推出了“五维度三依托”的研究生专业课程与科研深度融合的教学模式,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研究生层次"双师型"职教师资人才培养的具体做法,提出了"三导师三基地"研究生培养模式和运行机制,培养过程中全面实施"学术性、师范性、职业性"三性融合的培养理念。"四位一体"的培养体系中实行"课堂教学案例化、实践教学模块化、实训教学多元化、创新实践项目化、过程管理精细化",成功探索出研究生层次"双师型"职教师资能力培养的"五化"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