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5 毫秒
1.
当今中国家庭的子女多是独生子女,家庭结构也以"4+2+1"居多。这就造成许多家庭把孩子当成"小太阳"来抚养。同时,物质条件的改善也为父母溺爱孩子提供了保证。本文阐述了溺爱型家庭中父母养育孩子的特点、原因以及由此产生的不良后果,同时提出了停止溺爱的要求和科学教育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刘萍 《宁夏教育》2006,(1):69-69
1、使孩子软弱无能。父母溺爱孩子,任何事情都帮孩子去做的话,就会使孩子软弱无能。同时,通过帮孩子做事情,父母也向孩子透露了这样一个信息:我这样做是为你好,因为我对你不放心。如果孩子一直接受这样的生活观念,对他的心灵成长是一点好处也没有的,反而会使孩子的自我价值观越来越弱.他也不可能在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坚强。而且,这些孩子承受挫折的能力也非常弱,因为父母为他解决了一切阻碍他成功的障碍。  相似文献   

3.
隔代之间,隔着什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径宇 《科技文萃》2004,(10):161-163
当赵增青埋怨母亲溺爱自己孩子诸般不是时,母亲愤愤地说,"连你也是我带大的,也没见有多坏."赵增青一时语塞.  相似文献   

4.
爱孩子是每个父母的天性,也是每个父母的天职。如果没有爱,则一切都是苍白无力的。如果溺爱过头,则一切又是凄惨可悲的。文章围绕真爱与溺爱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5.
赵翔 《家长》2012,(12):37-37
每个父母都深爱自己的孩子,都竭尽所能地培养孩子,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可是,由于父母的教育方法错误,许多孩子没有似锦的前程,有的甚至走向歧途。我们不禁要问:"教孩子真的这么困难吗?我们真不会教孩子吗?"如果你有这样的疑问,那么请认真阅读《别以为你会教孩子》一书,该书将告诉你怎样爱孩子才不算溺爱,怎样教孩子才能让他心甘情愿地接受。  相似文献   

6.
当小小的他们遇到困难时,请蹲下来,和孩子说话;当你的宝贝想要交谈时,请坐下来,和孩子沟通;当你最宠爱的他撒娇赖皮时,请理智些,别用溺爱毁了你的孩子。让我们一起学做优秀父母,让优秀的我们培养出优秀的孩子,优秀父母培训手册@本刊编辑部 @李萍 @林敏华~~  相似文献   

7.
作为父母,大概没有比听一个孩子说"我不想上学.我的老师真坏!"这样的话更令你烦恼的事情了.我们不想看见我们的孩子痛苦,尤其不想看到这种痛苦是由某个我们每家都要依赖的人引起.因此,当你的孩子放学回家,抱怨他们的老师如何如何坏的时候,你能说些什么或者做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8.
"溺":词典上解释为"淹没"。如果父母的爱泛滥起来,也会"淹没"孩子,这就是溺爱。优秀的父母应该学会理智地爱自己的孩子:拥抱智爱,拒绝溺爱。  相似文献   

9.
姚兰 《老年教育》2014,(2):39-39
1.“你来决定……”如果想要孩子做什么事情,或想阻止他做什么的时候,可以这样说——“你来决定吧”。这样能给他一个清晰的认识:我自己决定了自己的行为,也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这样做,既可以教会孩子选择就意味着承担后果,而且也可以使父母避免充当约束他们的“坏警察”角色。选择了,并且对它负责,这就是真正的自由。  相似文献   

10.
有这么一个说法:当蝴蝶挣扎着脱出茧壳时,如果在茧壳上为它剪破一个小洞,以帮助它早些出来,这样出来的蝴蝶,翅膀永远不硬挺,也没有鲜艳的颜色,再也享受不到飞的乐趣,而且不久就死了。我不想去考证这一说法是否符合科学,然而却认为,做父母的大可借此问自己:你是让你的孩子自己“出壳”呢,还是经常在做一些蠢事而妨碍孩子的正常发育成长?  相似文献   

11.
亲情之爱,本是由自天然.子女对父母的爱更是与生俱来,来自父母给予的血肉之躯和附于躯体上的那颗心.如果我们说,还要学会爱孩子和教会孩子爱父母,人们不免不以为然.但实现生活中不少场面又明明确确地告诉我们,这缘于天然的爱也需要学习.  相似文献   

12.
《三联生活周刊》1999年第10期有一篇文章 ,题目是《14岁的孩子从19楼跳下》 ,讲一个初二的男生因不能忍受班主任的污辱和歧视 ,终因踢凳子请家长一件小事 ,选择了跳楼 ,向生命告别。他留下遗书 :我觉得不公平 ,我做鬼也不饶过班主任……这是一个14岁孩子最强烈的仇恨与愤怒 ,这仇恨导致自杀 ,也可能会导致杀人。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 ,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对于未成年的孩子 ,是爱教会他们爱 ,是恨使他们学会更恨。人们总爱谈论独生子女脆弱的一面 ,强调教育的难度 ,而不谈问题的实质—成年人的责任、社会的责任、教育的责任等…  相似文献   

13.
在这个世上,最爱你的人莫过于你的父母。是他们顶着炎炎烈日,脸朝黄土背朝天耕耘于田间地头,换来我们的衣食住行;是他们在遥远城市的建筑工地打工,挥汗如雨,使我们能享受到城里孩子的教  相似文献   

14.
又是新学期了。随着孩子的开学,调节父母神经的弦也又多了一个──孩子在学校表现的好与坏。在许多成人的眼里,这好与坏,学习成绩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孩子的表现好,父母的神经就松弛,孩子的表现不好,父母就会着急上火。由于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母亲关注孩子的生活更多一些,因此母亲的焦虑也就表现得更突出。 为人父母者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抚养、教育自己的孩子,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把这一职责推向极端;并不意味着为了孩子的成长,我们就可以放弃自己为追求事业的成功做出努力;并不意味着为了孩子的成长,我们就要放弃享受…  相似文献   

15.
视窗     
要刊视点家长强权是最隐蔽也是最锋利的刀子人们一谈到孩子们普遍存在的问题时,都说孩子被溺爱坏了,有人为了不溺爱,更严厉地要求孩子,结果孩子更不如意。其实,只要是正常的爱,给孩子再多也不会把孩子爱坏了。如果有些爱让孩子变坏,那只不过是披着爱的外衣的过度管制。  相似文献   

16.
孩子眼中的父母除了极个别的事例外,“世上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也没有不爱父母的孩子”这句话,应该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正是这浓浓的亲情,使我们的世界美丽非凡,使我们的生活幸福无比。在小孩子眼中,父母是酷暑清凉的风,是寒冬温暖的火,是自己避风的港湾……随便翻翻小学生们的作文本,就可以看到许多赞美父母的文章。然而,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对父母的看法在悄悄地改变,对父母所给的爱也不再无条件地欣然接受。父母的爱真是一个非常奇妙的东西,当它缺乏时,它会比黄金甚至生命还要珍贵,所以,电影《宝莲灯》里的主人公宁可舍弃生命,也要…  相似文献   

17.
当小小的生命尚在母腹中孕育时,那伟大的母爱已如一泓湖水,柔波荡漾,浩浩淼淼;当等待第一声婴儿啼哭的焦虑之时,深沉的父爱已如苍茫草原,广阔无垠,郁郁葱葱。亲情之爱,本是源自天然。子女对父母的爱更是与生俱来,来自父母给予的血肉之躯和附于躯体上的那颗心。如果我们说,还要学会爱孩子和教会孩子爱父母,人们不免不以为然。但实际生活中的不少场面又明明确确地告诉我们,这缘于天然的爱也需要学习。教会孩子爱首先要给予孩子爱,这爱渗透在生活中的每时每刻。在为孩子哺乳时,在给孩子洗尿布时,在同孩子垒积木时,在聆听孩子朗…  相似文献   

18.
像孩子一样生活,这是心灵的体验。并不是叫你去玩儿童玩具,也不是让你继续依赖父母。当你尝试着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你会发现很多事情远没有想像的那么差劲儿。  相似文献   

19.
正调查发现,城市里的中小学教师能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优秀人才的并不多,即便是十分优秀的中小学教师,他们的子女能成为杰出人才的比例要大大低于其他知识分子阶层,这一现象值得我们关注。一、教师型父母教育子女失败的原因1.教师工作很辛苦,操心多。繁重的教学任务使他们心力交瘁,回家之后精力不足,情绪容易失控,对待自己的孩子没有耐心,动辄就责骂孩子不争气。2.角色转换不好,在家还当教师不当父母。他们以为回到家  相似文献   

20.
家教五题     
一、家长对孩子要有深层次的爱作为家长,如果只给孩子一个享受的环境,那不仅是爱得太肤浅,而且是一种溺爱。对孩子的溺爱只能养成孩子的懒汉思想,严重削弱孩子的进取心。家长不能迁就孩子在衣食上的过分要求。真正的父母之爱应该是给孩子以温馨,给孩子创造自我锻炼的环境,培养孩子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