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他教导年轻的朋友们,在现实的生活中,应该要学会做一个怎么样的人,要怎么样地面对自己的人生、前途,甚至是命运,还包括了要怎么样去过活,或者是面对,每个人的人生中,最正常的现实生活里的每一天,以及还应该要知道,要如何,或者是应该以一个什么样的心态,来对待自己的亲朋好友,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大江大河也可以代表大好河山,因为有河就有山),甚至是作为炎黄子孙的那种,无以言喻,无法表述的骄傲身份,是多么的满足和自豪。当然,这也更能说明白,李白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从这首诗中,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得到,李白这个人,他曾经是怎么样地面对过了,他那坎坷的人生经历又或者是命运,甚至是还有他的现实生活中,和他那值得炫耀的高端品性,豪爽性格,也就是他那可以为朋友又或者是他人,完全可以,不惜牺牲掉一切的那种慷慨大义的高端品性,之为人处世的个性心态,值得所有的人学习。本文中有两点极其特别的或者是很重要的内容就是:第一点:李白教导我们每个人,应该要如何对待自己的父母双亲,也就是说,你为人子女,不要等到你的父母满头白发苍苍的,遗憾地双双地老去了的时候,你才去体会那种难以言喻的重复性的丧亲之悲痛的大悲痛,说白了,你枉为人子。另一点就是,李白对于作为一个炎黄子孙的骄傲,和对于祖国的大江大河的那种无限的热爱之情,难以言喻,无法表述,这更是他以此借着这难得的刻意机会,来教导中国人民,年轻的朋友们,无限地热爱祖国,热爱大江大河的良苦用心,可歌可泣。用他的话说,身为一个中国人,你居然不知道骄傲,你真的是白活了。  相似文献   

2.
学习是我们生存的必要手段。学习强迫我们重新看事情,逼我们振奋、成长、改变与适应。作家霍姆斯说过:“一颗朝向新坐标伸展的心灵,是绝不会返回原点的。”学历、资历无法取代现实经验,现实经验必须结合想象、能力和学习动机方能获得。一个人如果心态积极,乐观地面对人生,乐观地接受挑战和麻烦的事,那他就成功了一半。要活出智慧来,是大家共同的理想,但也要具备提出疑问、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做得到。  相似文献   

3.
笑着向前走     
人生中总会有让人落魄的境遇,有的人会选择在这不堪中继续沉沦,而有的人则会收拾好心情,笑着向前走,走过泥泞,走向春暖花开. 笑着向前走,要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李白有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改革不仅力图改变长期以来学生的生存现状和学习方式,它实质上也将改变教师的生存方式和教育方式,改变学校的生存现状、运作方式.面对新课程,我们必须思考:以什么样的心态迎接?需要解决的中心问题是什么?作为管理者,管理的职能要作哪些改变?  相似文献   

5.
在"斗酒诗百篇"的大诗人李白的心目中,美丽的皓月有着特殊重要的地位.李白把他对客观抽象的真切感受和自己的主观情感有机地统一起来,创造了明月这个美的形象,唱出了他那个时代的最强音.他一生的境遇使他诗中的明月形象一方面表现出一种豪肆狂放的性格和精神,另一方面也流露了一些消极颓废的情绪,这正是一个孤傲的封建社会知识分子人生观的局限.随着李白人生奋斗历程的变迁,他笔下"月"的意象有八十多种类型,李白心中月与自然月达到了高度的融合.可以说明月使李白在诗的国度中更加璀灿.  相似文献   

6.
我们不是津津乐道于李白定诗后读给洗衣的村妇听的故事吗?李白是诗仙,他自然是诗意盎然,机杼新巧,但是他要写出让村妇也听得懂、认为好的诗歌来,其宗旨还是追求浅显和情真,摒弃生涩和拗口.  相似文献   

7.
看生活的观念不同,生活的境遇也就不同。思维定势会影响我们的生活态度,而换一种眼光、换一种心态则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  相似文献   

8.
元代之前的文学作品中有很多关于饮酒题材的诗篇,文人们在这些饮酒诗篇中寄寓了或出世或入世的理想。元代散曲继承了此种饮酒题材并延伸开来,反映了作家们沉醉的生活和对这种生活清醒的认识,同时也呈现出不同以往的特殊心态——醉与醒,即对所处时代和自身境遇的深层思考所产生的无法化解的矛盾心态。  相似文献   

9.
李白一生写过三首以大鹏为题材的诗。《临终歌》表白的是他的死亡哲学,即钟爱坦率、乐观、超脱的死亡态度。诗歌显示了他对终极现象的思考高度。《上李邕》则表现了诗人作为交游高手的特有的心态,反映了青年李白优良的心理承受能力,展示了诗人积极的生存活力,也是李白情商学和交际学方面行为能力高强的佐证。《大鹏赋》是李白的少年之作,本赋不仅是李白少年意志的折射,也充分阐释了他高超的判断力和勇于扩张生存地域的非凡气质。大赋突现了李白的基本的性格,是诗人卓越胆商的象征。李白在中国诗史上的巨大成就当然是其优越智商的产物,而其超绝的胆商和情商也占据了他诗歌创作过程的基础性和主导性地位。正是李白高超的判断力,勇敢的探险精神,高蹈天下、纵横四海的生存方式,为他高水平的诗歌创作奠定了重要的生活基础。三种大鹏,不仅表述了李白智商学、情商学与胆商学三方面的精神维度,其现代性也值得今人探究。  相似文献   

10.
看生活的观念不同,生活的境遇也就不同。思维定势会影响我们的生活态度,而换一种眼光、换一种心态则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有这样一个故事:在某个地方  相似文献   

11.
从批评史来看,古人评李诗用飘逸,评杜诗用沉郁,评李白是诗仙,评杜甫是诗圣,我们总是津津乐道,因为准确,好似一槌定音,百千年后,无法更改.因此,一个批评家要做的工作是什么?是面对一个作家及其文本世界时,他应当刻画这个作家的形象,并用最为贴切的语言表现出来,向广大读者推荐.如果一个批评家完成了这个任务,那么他的批评就是成功的.以这个标准来看万直纯的<丁玲和她的文本世界>(以下简称<世界>)[1],我们认为著者的追求正是沿着这个思路接近了他为自己所确定的目标的.  相似文献   

12.
只要是工作就少不了压力。虽说要有效减轻压力需要多方努力,但作为个体,我们也可以通过调整心态、改变工作方法等策略为自己减压并体味工作的快乐。调整心态——做一个快乐的幼儿园教师同样一份工作,有的教师可能微笑面对,有的教师则可能怒气冲天,这一切其实取决于心态。作为一  相似文献   

13.
有一位老师,他不仅兼职做校长工作,而且还担任班主任.这在我们看来,无疑是有点作秀的成分.但李镇西却能很好地同时胜任这两种角色.每当工作中感觉茫然、心烦的时候,看看《做最好的班主任》,然后就能带着平和的心态,面对工作,面对一切.… 学校、家长、社会,老是强调要呵护孩子幼小的心灵,我们也确实在做.可是,谁来呵护教师的心灵?教师也是普通人,也有七情六欲,也食人间烟火……  相似文献   

14.
卡夫卡的生存是为了创作,他的创作就是他的生活。他的生活与创作是一个整体,他作品的主人公就是他自己。他的孤独、漂泊、恐惧、焦虑在作品中得到了真实的反映。由于卡夫卡的心态代表了当代西方人的生存境遇,所以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推崇。  相似文献   

15.
卷首语     
我相信,一个富于艺术修养的人,尽管他的外在境遇未必良好,他的内在精神生活一定会比别的人丰盈而充满活力。他永远不会真正地寂寞,但丁、莎士比亚、歌德、雨果、卡夫卡、屈原、李白、曹雪芹永远与他为伴。他永远不会枯窘,他会用贝多芬的耳朵、毕加索的眼睛去谛听和审视,于是,大千世界变得那么富丽,他自己也变得那么富有。一般的人过得再得意、再安逸也就  相似文献   

16.
一、面对竞争,保持平和心态。教师作为一个力量微弱的个体,无法改变当前的教育现实,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态。只要我们拥有一颗平常心,考试时得不到第一又何妨?评比时得不到荣誉又有什么关系?只要你教的孩子能健康成长,只要你面对孩子和家长时问心无愧,只要你尽了一个教师应尽的职责,又何必非得为了一些对孩子成长影响不大的东西而劳神费力呢?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改革不仅力图改变长期以来学生的生存现状和学习方式,它实质上也将改变教师的生存方式和教育方式,改变学校的生存现状、运作方式。面对新课程,我们必须思考:以什么样的心态迎接?需要解决的中心问题是什么?作为管理者,管理的职能要作哪些改变?  相似文献   

18.
自古以来,人们认为诗仙李白在政治上毫无建树,因此便不假思索地否定李白的政治才能,这与真正的李白并不相符。从李白的生活与志向可看出他是具有高超政治才能的人,但细析大唐由盛转衰的历史背景,腐败的政治形势正是李白无法施展政治才能的根本原因。探明此问题对研究李白的历史原型具有不同凡响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巴蜀文化、南北文化和中外文化的多重浸润下,李白将扬马以来对自由精神的追寻推向了高峰。李白既能从前人优秀的作品中吸取养分,又能离旧格而去之,为文重意,尤至于神,而当神与酒会,则无拘无束,随心所欲,豪放纵逸,自由自在。终其一生,李白的济世之志从未改变。同时,他又不违本性,继承并发扬了游士的独立人格与自由精神:平交王侯,戏万乘若僚友。因为李白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他的诗歌总能从深沉的悲感之中见出乐观与豁达。面对难以排遣的苦闷,李白也曾一度悲愤、茫然和徘徊,但占主导地位的还是悠然自得,在山水和诗酒之中任意陶醉,在自由和欢愉之中静待时机。他的全部诗歌,都是让我们珍视今天、相信明天。李白确实是伟大的诗人。  相似文献   

20.
感觉李白     
李白与盛唐似乎是两个相辅相成的现象,密不可分。盛唐因李白平添了几许辉煌,李白基于盛唐滋长着他的灵气。但这二者又是那么相悖,以致生活在盛唐中的李白的人生轨迹是那样曲折、不尽如人意。“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这是我们当代人对唐代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赞誉,即使用现代的标准来衡量,李白也是一位国际级的文学大家、一位纯粹的诗人。而当时的他对政治抱有一定的热情,现在看来,那只是他的一厢情愿。他那浪漫主义的气质与严酷的政治现实格格不入。李白也曾一度被唐玄宗召见,接到诏书的李白当时踌躇满志,春风得意,“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