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1年以来,从“最美女教师”张丽莉、“最美硕士军官”沈星、“最美警卫战士”高铁成到“最美妈妈”吴菊萍、“最美婆婆”陈贤妹、“最美司机”吴斌。一股“最美”之风席卷中国,给社会带来了一抹亮色。  相似文献   

2.
行胜于言     
张保振 《大观周刊》2012,(24):I0001-I0001
近期以来,从“最美女教师”张丽莉,到“最美司机”吴斌,再到“最美路人”周冲,英雄大爱无疆的行动,感染了无数人;“最美”一词,成为网络搜索热词。此情此状.让人深感:动民以行不以言。  相似文献   

3.
郑晓红 《报刊之友》2013,(3):101-102
良好的社会风气从一定程度上说是弘扬出来的,但是在日益数字化和碎片化时代,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典型形象的宣传不仅选取角度要科学,而且要合理把握典型形象的价值。衢州“最美”系列的典型宣传在整合优势传播,重塑典型审美价值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典型人物的报道,作为媒体宣传的“拳头”产品,对提升媒体影响力、讲好时代故事、弘扬正能量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新媒体时代,碎片化、更迭快的阅读方式,给新形势下做好典型人物报道带来了挑战。本文以山东省东营市“最美人物”报道为例,分析了连续四年挖掘、报道、传播“最美”人物的创新实践,呈现了当地以典型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最美”现象。  相似文献   

5.
从备受争议的芙蓉姐姐到“清纯”的天仙妹妹,从貌似“莫文蔚”的网络写手“二月丫头”到“中国最美深山女教师”王梅香,从网络百变小胖到“恶搞教父”胡戈……一连串名字构成了当今互联网的喧嚣与浮华。随着一个个“麻雀”变成了“风凰”,一手制造了造星神话的网络推手浮现出网面。  相似文献   

6.
何海翔 《青年记者》2017,(13):49-51
“最美妈妈”“最美司机”等一批影响全国、感动全社会的“最美人物”,从网友表达认同“最美”的一个修辞,已经演化为全社会共同发现和弘扬真善美的一种现象.光明日报载文认为“最美现象”的产生是多方合力的结果:“个人以亲身的行为践行‘最美’,公众以敏锐的触觉发掘‘最美’,媒体以自身的平台传播‘最美’,政府和社会以实际的行动表彰‘最美’.”①显然,互联网时代公众在发掘传播“最美现象”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笔者以新浪微博、杭州19楼论坛为观测点,探讨网络意见领袖在“最美现象”传播中的功能,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网络意见领袖的引导策略.  相似文献   

7.
张丽红 《新闻实践》2013,(10):67-68
“最美”妈妈、“最美”老师、“最美”爷爷、“最美”司机……近年来,国内涌现出了一系列“最美”人物,而这些“最美”人物的事迹也深深触动了人们心底最柔软的地方。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信息化和一体化的逐步深入,突发事件已经成为社会的常态,席卷着整个世界:从“9.11”特大恐怖袭击事件到俄罗斯人质事件,从东南亚非典到印度洋海啸,从“苏丹红”食品危机到“卡特里娜”飓风灾害,各种突发公共事件严重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和社会的稳定,如何处理突发公共事件并对其进行有效的报道,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媒体共同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9.
在百度新闻搜索栏中打出“最美”二字,除了最美大牌女艺人、最美实习女主播这样的娱乐新闻外,我们仍然还可以看到曾经以及继续“最美”的那些人物形象,“最美妈妈吴菊萍出了第一本新书”、“最美洗脚妹的三个梦”等等。“最美中国女记者”、“最美乡村教师”、“最美孕妇”、“最美乞丐”等这样的组合,看似一个全新的代名词向我们呈现的却是一个我们完全不感到陌生的形象,即学雷锋形象。  相似文献   

10.
“中国最美期刊”遴选活动创意主要来自“世界最美的书”和“中国最美的书”评选活动。“中国最美期刊”遴选活动自2014年创立以来已经举办了四届,共有399种期刊入选“中国最美期刊”。文章以“中国最美期刊”遴选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的独特视角,讲述了“中国最美期刊”的美好故事。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档案》2013,(4):12-13
为配合《中国档案报》走基层、寻访“最美档案人”活动,省档案学会开展了“最美龙江档案人”推荐评奖活动,此次活动涵盖了各级档案局馆,机关、企事业单位档案部门,乡镇(街道办事处)、村(社区)档案室。从申报的候选人中评选出10名“最美档案人”、19名“最美龙江档案人”。为宣传其先进事迹,展现“龙江档案人”的时代风采,本刊从4期开始,特在“兰台人物”专栏。集中刊发“最美龙江档案人”相关事迹材料,以进一步弘扬我省档案干部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知难而进、争创一流的优秀品质,激励和鞭策广大档案工作者在各自岗位上创先争优、奋发进取。积极为全省档案事业发展多做贡献。  相似文献   

12.
去年衢州涌现了一批典型人物:“最美爷爷”、“最美教师”、“最美护士”、“最美警察”……其中“最美爷爷”常山县的占祖亿、“最美教师”衢江区第四小学的三位教师的社会反响尤为突出,轰动全国。前者被授予“浙江骄傲”2011年度“致敬人物”称号,列入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后者被授予“浙江骄傲”2011年度“最具有影响力人物”称号,衢州市为此开展了“学最美教师,做一个有爱心有责任心的衢州人”活动。  相似文献   

13.
“中国最美的书”评选自2003年创立以来已举办15届,每年的获奖图书都会选送至德国莱比锡参加次年的“世界最美的书”评选。至今已评选出321种“中国最美的书”,其中19种获“世界最美的书”荣誉。作者以“中国最美的书”的始创者和组织者的独特视角,讲述了“中国最美的书”如何走向世界、“世界最美的书”如何走入中国的精彩历程。  相似文献   

14.
一向不喜欢“最佳”“最美”这样绝对化的字眼,不过,近段时间从电视屏幕上看到的两个“最美”,却让我非但不觉生厌,反而倍感名副其实、打动人心。这两个“最美”,一个是2006年为救助溺水女童,放弃抢新闻而被称为“中国最美的女记者”的河南电视台都市频道新闻记者曹爱文;一个是6年来拿着每月200元的菲薄工资,却将出嫁条件定为将来的丈夫要同意自己继续留在大山深处教育孩子们的“中国最美的乡村女教师”——河南林州乡村代课教师王梅香。仅从容貌上看,两个被冠以“最美”的女孩虽然能够称得上漂亮,但绝非倾国倾城,让她们无愧于这个“最”字的,还是她们身上所闪烁出的人性的光芒,这光芒映射出了善良、关爱、坚持等等这些我们时代最需要同时却又日渐稀缺的“至美”的要素。  相似文献   

15.
作为江苏人民广播电台的一名驻外记者,笔者长期派驻涌现了500多个典型、被中宣部树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重大典型的南通,先后有幸发现和参与了在支教途中遇难的“中国杰出青年志愿者”赵小亭、倒在破案一线的“全国特别能战斗刑警英雄”顾瑛、在“慈善驿站”走完人生的“修车老人”胡汉生、两闯火海救人牺牲的“最美高富帅”周江疆等一个又一个重大典型报道,  相似文献   

16.
道德焦虑是描写现代性道德困境的重要范式。“最美现象”给人们带来心灵上的慰藉,表达了人们对真善美和社会正义的内心认同。“最美现象”体现出一种仁爱、情怀和一种奉献精神。文章通过发挥“最美现象”的心理功能,利用“最美现象”的心理效应,呵护“最美现象”的心理安全来化解社会的道德焦虑。  相似文献   

17.
钟涵 《新闻窗》2014,(1):60-61
近些年,中国社会刮起了一阵“最美”风,“最美女教师”张丽莉、“最美硕士军官”沈星、“最美司机”吴斌、“最美妈妈”吴菊萍等等,这些“最美”人物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都是平凡的人物,也许就是走在你我身边的路人甲。但是,在突发事件发生的那一瞬间,他们身上绽放的人性与道德的光辉使他们显得无比伟大,经过媒体的传播,  相似文献   

18.
我加盟《风雅钱塘》时,先行已经从“钱塘江的发源地到浩瀚的东海走了好几个来回了”。《风雅钱塘》问世以来,之所以逐渐受到观众的喜爱和专家的关注,因为它是一个典型的电视艺创作的普遍规律与区域化成功相结合的产物。栏目设置的初衷,或是“蓄谋已久”,或是“灵感突发”,但无论如何,这个节目必定只能产生于钱塘江边,存活于钱塘江中的。  相似文献   

19.
奖项     
《全国新书目》2010,(7):7-7
《诗经》荣膺“世界最美的书”称号 本刊讯(记者 杨莉)在2010年德国莱比锡“世界最美的书”评选中,由中国选送、曾获2009年度“中国最美的书”称号的《诗经》一书,榜上有名。“世界最美的书”评选工作每年在德国莱比锡举办,  相似文献   

20.
从"最美教师"到"最美司机",再到"最美孕妇"和"托举哥",近来社会涌现出一批感人至深的好人。每涌现一个感人的英雄,舆论就喜欢冠之以"最美",几乎每个职业都已经发掘出各自行业的"最美"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