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张弛 《军事记者》2014,(6):12-13
军报法人微博“@军报记者”元旦改版上线,不到4个月,在新浪、腾讯、人民、新华四大网站的粉丝总数突破1000万。这是军报贯彻习主席“8·19”重要讲话精神、深化报网融合的新成果。在军报发展史上值得记载一笔。  相似文献   

2.
坚持新闻改革是提高军报宣传质量的必由之路。近两年军报把新闻改革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取得了一些成果,其中比较重要的有:举办征文,发动群众。1998年2月至7月,军报在《读者之友》专版举办了《我为军报新闻改革就一计》征文。读者关心军报改革,投稿踊跃,许多来稿很有见地,对军报的新闻改革起了重要作用。从新闻突破,开办专栏。从1998年5月起,军报在一版开辟《好新闻比赛》专栏,继而在二、三版开辟框新闻专栏,并配有“点评三两句”和“一句话点评”,其他专版副刊也实施改革,在贴近形势、贴近工作、贴近生活。贴近读者方面有了明…  相似文献   

3.
我当兵快44年了,干新闻工作39年多,在军报当编辑整整38年。我刚来时是23岁的小伙子,现在已是快61岁的老头子。是军报这只熔炉培养了我,是军报这个平台成就了我。我是为军报做了点工作,军报给了我很多荣誉。我对军报感情很深。我虽然编制上离开了编辑岗位,但我永远心系编辑岗位。如果还有来生,我还是想当一个编辑。  相似文献   

4.
《解放军报光盘》出版发行快两年了。在这两年里,军报光盘得到了各级领导和专家的称赞,受到军内外广大用户的好评。军报光盘被新闻出版署列入九五国家重点电子出版物规划项目,并获得了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全周新闻数据评比一等奖。继1956—1996年军报光盘发行后,军报又从 1997年开始,每年都制作发行单年版的光盘。 1998年军报光盘将于近期出版发行。两年来,不少用户通过使用军报光盘,切实感受到这一高科技成果的便利,纷纷来电来函来访,讲感受,谈体会。特别是一些新闻工作者使用了军报光盘后,更是异口同声地说好。为了让全军和武警官兵了解并共享军报光盘这一高科技成果,我们特选编这组‘“来自军报光盘用户的报告”,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每次回到老连队,在学习室一隅看到贴着“军报之家”标签的学习柜和里面存放的一摞摞整齐的军报,我便会感慨万千。因为这个不起眼的“军报之家”的建立,有一个令我永远难忘的故事。5年前,我在连队当文书。由于喜欢写写画画,我对连队订的各种报刊很珍爱;尤其是军报,每一期我都要认真阅读,而且经常把看过的报纸用一个小柜子保存下来,以备日后查阅资料。那时连队的军报比较少,每次我到各班发报纸时都要亲自交到班长手里,还要特意喊上一声“军报,这是今天的军报”,生怕大家不重视。但由于缺乏管理,一些战友看完报纸后随手乱扔的现象时有发生。一…  相似文献   

6.
晏良 《军事记者》2005,(11):58-58
在军报读群中,我算得上幸福的:单位专门为我订份军报,每期都能读到。可以说,军报是我不可或缺的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7.
能在军报上稿,是所有部队报道员的最高目标,我也不例外。去年初,我给军报邮寄了50多篇稿子,但全都泥牛人海,不见踪影。当时,有的战友说,要想在军报上稿,必须报社有熟人,否则稿子再好也上不去;有的战友劝我不要气馁,而是静下心来认真学习军报上的章,坚持给军报投稿,一定会如愿以偿的。  相似文献   

8.
编辑同志:去年一年,我先后在军报见稿10余篇,虽然数量不算多,但作为一名身在基层的战士报道员,一年能在全军性的大报上发表这么多的稿件,也算是不小的“丰收”。许多战友和同行都问我是不是认识军报编辑,是不是去军报送过稿?说实话,迄今为止,我从未与一位军报编辑谋过面,更谈不上去军报送稿了。说起我给军报写稿的经过,有一番比较曲折的经历。当兵第一年,我凭着一手好字走进了团报道组。当时,一位机关老同志告诉我,搞报道不容易,尤其在军报上稿子,没有关系根本不行。一席话使原本壮志在胸的我顿时没了信心。以后的日子里,…  相似文献   

9.
肖蒋 《军事记者》2007,(5):68-68
记得刚到报道组那会儿,主任拉着我的手说:“小蒋,希望你能在军报上见稿。咱们团已几年没人在军报上‘露脸’了,你好好努力吧!”主任的话在给予我压力的同时,无形中又给予了我动力,也让我对军报有了无限的向往。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在军报上见稿。  相似文献   

10.
面授之页     
"我与军报"有奖征文活动启事为纪念于1956年1月创刊的《解放军报》诞生50周年,《军事记者》杂志拟从2005年7月至2006年4月举办"我与军报"征文活动。如果您是一位曾在军报工作过的老报人,请您回忆一段在军报工作的难忘岁月,写一写那些曾给您留下深刻印象的人和事;如果您是一位部队领导,可写一写您是如何利用军报指导工作的;如果您是一位基层  相似文献   

11.
2005年11月3 日,这个让我永生难忘的日子,上午10时31 分,我像往常一样打开军报浏览一下再仔细阅读时,猛然发现自己的稿件在军报上变成了铅字。一阵狂喜冲来,我举着报纸爱不释手, 并手舞足蹈:“我上军报了,我上军报了。”战友们见我有反常举动,都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纷纷围拢了过来,看了我手中的  相似文献   

12.
空军战斗英雄杜凤瑞是中华民族的空中英才,是故乡方城县百万人民的骄傲。我作为县人武部的专职通讯干事,在近10年间,紧紧围绕着杜凤瑞写出了30篇新闻作品。 1990年初,方城县各界群众集资23万元兴建杜凤瑞纪念馆,我把这件事写一篇短消息送到《解放军报》,第二天,就在军报头版登了出来。这篇短文能上军报就因为写的是杜凤瑞,能登上头版,有句话起了关键作用。那就是:“这笔资金中包括全县6万余名少年儿童的捐款2.4万元。那是孩子们从父母给的零花钱和压岁钱中节省下来的”。 在英雄牺牲33周年的1991年10月,杜…  相似文献   

13.
2014年1月1日0时8分——这一刻,将载入解放军报社发展史。在新年的零点钟声刚刚响过之后,军报总编辑谭健轻点鼠标.发出军报法人微博——“@军报记者”正式开通后的第一条微博:“今天是《解放军报》58岁生日,社长禹光、总编辑谭健祝各位网友阖家幸福,新年进步。欢迎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关注军报法人微博。”当天。这条微博内容在新浪微博平台阅读数量即超过4万。  相似文献   

14.
军事工作是部队的中心工作,涉及训练、管理、后勤、科技、院校、装备等众多领域。占了部队日常性工作的“半壁江山”。对于军报而言,军事工作宣传地位重要。提高军报军事新闻常规报道的质量,对于提高军报整体宣传质量意义重大。结合近几年军报军事工作宣传实践,本文对军事工作常规报道如何出新出彩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5.
贾永 《军事记者》2011,(5):21-22
作为军报多年的读者,在两会上阅读军报自然多了一份亲切。我认为,对军报这次战役性报道,可以概括为“5个紧密结合”,也就是:紧密结合当前世界局势、紧密结合中国特色道路、紧密结合两会会议主题、紧密结合凝聚军魂士气、紧密结合军事斗争准备。  相似文献   

16.
1999年12月27日下午,军报通联部的领导和编辑们来到驻守在钓鱼台国宾馆的警卫大队,与刚刚被武警总部授予“国宾卫士班”称号的警卫战士们进行座谈,虚心听取他们对办好军报和本刊的意见,畅谈学习军报和本刊的体会,下面刊登的是他们的发言摘要。我和军报一起成长肖德更;入伍10年来,在军旅生涯中与自己打交道最多的那就是军报了。它使我由一名社会青年成长为一名首都卫士,又由一名光荣首都卫士走上政治指导员的岗位。回顾这10年来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我与军报结下了深厚的友情,在我的心目中,解放军报就好比军队大学校里一个无言的老…  相似文献   

17.
周坤 《军事记者》2008,(5):64-64
北京的阳光很温暖,慵懒的午后,我走在通往军报办公楼的路上,看见几只欢快的喜鹊跳上树梢。在军报实习已近1个月,对环境渐渐适应,对工作渐渐熟悉。我简单地打扫了办公室的卫生,给编辑老师倒了杯水,然后便坐下来阅读当天的军报。正是“两会”期间,由于版面原因,编辑老师的任务较往常相对轻松。看了一些来稿,接完几个电话后,李老师对我打开了话匣子:“小周,看了这些天的军报有什么收获吗?”  相似文献   

18.
石舟 《军事记者》2002,(6):10-12
为适应广大读者、通讯员了解军报宣传的需要,从本期起开辟“军报宣传”专栏。我们首先向大家推出的是军报前不久召开的新闻宣传策划交流会的两篇文章,这类业务文章,今后将陆续刊登,请读者关注。  相似文献   

19.
当兵近二十年,养成一种习惯:天天看军报。如果哪一天看不到军报,就像少了点什么。这个习惯不但使我长了知识,还使我学会了写稿。早在1984年,我在家休假。一天在县武装部看到军报发表了一条消息,是军委要求各级领导做好离退休老干部工作的通知,当时我便采访了我部老干部与五个直属连挂钩,开展“老干部为直属连讲传统,直属连为老干部送温暖”的活动,写了一篇《某军干休所与直属分队挂钩,两代人共建精神文明》的稿件,很快在军报头版发表,并配发了“编后”。在以后的生活、工作中,我都天天细读军报,结合工作实践学着给军报写稿,…  相似文献   

20.
重视搞好典型宣传,用榜样的力量激励、教育和鞭策指战员奋发向上,建功立业,历来是军报宣传的强项。近年来,军报的典型宣传,又有了新的发展。在世纪交替之年的第一个月,军报就推出了一个重大典型:坚定信仰、潜心研究、科学传播和忠诚捍卫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先进典型许志功。因为许志功这个典型的固有特点,使之在宣传上有较大的难度。但军报对他的宣传很成功,打了一个漂亮仗,在军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这标志着军报在宣传典型方面,有了新的突破。对此我们应当好好总结一下,以利于在今后的典型宣传中,有所借鉴和遵循。特色鲜明,高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