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视听界》2015,(2):44
《视听界》杂志于2015年2月14日开通微信公众账号,用户可以通过扫描杂志封面二维码、搜索微信名称"视听界"或者微信号"jsbc-shitingjie"等方式订阅《视听界》杂志微信。《视听界》微信订阅号每期会发送杂志精华内容、个性化内容和专题分类的  相似文献   

2.
正近日,首都图书馆开通了微信公众账号,这是继进驻豆瓣小站、新浪博客、腾讯微博等几大社交媒体后,首图紧跟科技发展步伐推出的又一个官方发布平台,更是主动服务读者、实现与读者密切互动的又一重要渠道。据介绍,读者打开手机微信客户端,通过搜索添加首都图书馆微信号或扫描首图二维码,即可关注首图官方微信公众账号。关注后,读者可以用微信查询首图基本情况,接收首图的活动精选、资源推荐、书摘书评,更有名家留声、线上展览等仅通过微信推送的独家精彩内容;读者还可以通过微信参与线上互动或预约线下活动。日前,首图的大型主题展览"一个世纪的开放历程———首都图书馆建馆一百周  相似文献   

3.
李兴利 《中国档案》2016,(12):34-35
根据公众号“档案微平台研究”(微信号:dawxyj)统计,截至2016年9月底,全国档案微信公众号336个,其中长期活跃账号不足一半。同其他行业相比,同我国众多的档案机构组织相比,目前档案微信公众号数量还很少,档案信息微传播总体上还处于摸索阶段。一个公众号是否活跃,要综合考量该账号当期发布文章数、当期文章阅读数、当期文章点赞数。本文从热门推文角度入手,以“档案微平台研究”团队推出的《全国档案微信公众号影响力排行榜》(以下简称《排行榜》)数据为样本,对档案微信公众号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于2016年3月16日开通官方微信公众号“皇史宬”,热忱欢迎海内外读者关注“皇史宬”。欢迎各位同仁、学者踊跃投稿,来稿一经采纳,即酌致稿酬。关注方法:1.打开微信,点击“添加朋友”,搜索微信号“mingqingdangan”(“明清档案”全拼)或微信名称“皇史宬”,找到后关注;2.微信扫码直接关注。  相似文献   

5.
吴桥 《新闻实践》2014,(1):62-64
浙报传媒旅游全媒体中心的微信公众号“钱江晚报悠游天下”注册于2013年初,在浙报集团中应该属于注册较早的公众号,在钱江晚报的微信矩阵中,可能仅晚于晚报官方微信号。运营近9个月后,用户数超过了1万个,用户数不算大,但对于只有一个记者兼做周一到周五的推送和客服、无暇顾及其他的微信号来说,成绩可以算“良+”了。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腾讯微信公众账号为研究对象,对"985工程"大学图书馆官方微信服务的账号类型、推广方式、认证方式、运营模式、推送内容等进行调研,分析了目前官方微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官方微信的发展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腾汛落实“微信十条”首批处置357个违规公众账号 8月29日,新华社记者从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获悉,《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发展管理暂行规定》(业界简称“微信十条”)发布后,腾讯公司对照规定要求开展自查自纠,近日向国家网信办报送第一批微信公众账号处置名单。  相似文献   

8.
魏春华  吴珂 《中国记者》2015,(3):112-113
微信的异军突起带来了社交方式的改变和信息传播方式的变革,微信公众账号成为法治媒体试水转型的试验场。本文以《法制晚报》《法制日报》《检察日报》、中国警察网和正义网五个媒体的微信公众账号为研究对象,采用内容分析法,梳理当前法治媒体微信公众账号的运营现状和存在问题,探寻有效的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9.
以2011年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4编的347种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为样本,对其微信公众账号的开通状况做了调查与分析.截至2015年1月1日,仅有38种期刊开通了具有实质性内容的微信公众账号.合并12种“多刊一号”期刊,实际分析的期刊公众账号共28种,依照没有固定栏目和有固定栏目2种情形加以讨论.结果显示:没有固定栏目的13种期刊其微信公众账号的不足较为明显;有固定栏目的15种期刊其微信公众账号具有“阅读界面简洁明了,用户个性化需求更易满足;信息内容涵盖丰富,宣传推广功效更加显著;特殊功能开通,微信平台效能越发突出”等优势.认为今后应充分认识微信公众平台在学术期刊出版界的应用前景,注重栏目设置、内容优化以及宣传推广.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于2016年3月16日开通官方微信公众号"皇史宬",热忱欢迎海内外读者关注"皇史宬"。欢迎各位同仁、学者踊跃投稿,来稿一经采纳,即酌致稿酬。关注方法:1.打开微信,点击"添加朋友",搜索微信号"mingqingdangan"("明清档案"全拼)或微信名称"皇史宬",找到后关注;2.微信扫码直接关注。稿件要求:1.来稿须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明清历史档案相关,  相似文献   

11.
《传媒》2016,(17):7-7
8月16日,最高人民法院官方微信公众号刊文披露,根据工作需要,经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准,“人民法院报社”更名为“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最高人民法院官方微信公众号指出:原有人民法院报社名称已不能客观准确涵盖所属媒体现状,此次更名是为了整合内部各类媒体资源,进一步推动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2.
黄璀 《青年记者》2017,(20):121-122
作为一款手机社交应用软件,微信把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商业之间的关系不断整合、拓展并演变成一种日常行为方式乃至价值认同. 微信公众号作为微信的一种重要服务平台,为个人与信息、企业、组织之间搭建了多种有效的联动方式.自2012年8月华中师范大学开通官方微信公众号以来,我国各大高校也纷纷加入微信公众号的大军,将其作为沟通校园内外的有效信息传播工具.“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号”(以下简称“高校官微”)区别于高校内部其他分支机构或者个人开设的微信公众号,它以该所高校为账号主体并获得微信认证,⑦以在校大学生为主要受众群体,发布校内新闻,提供信息资讯,通过多种形式进行线上线下互动沟通,对内提升高校凝聚力,对外扩大高校影响力.  相似文献   

13.
秉承传统媒体的积淀、搭上“互联网+”的快车,《快乐老人报》在逆势中实现增长,一跃成为我国发行量最大的市场化报纸之一,连续三年发行量和经营收入实现了20%以上的增长,创造了我国报业发展的奇迹.《快乐老人报》旗下枫网的“新老人”微信公众号“粉丝”突破100万,“国医大师健康”微信公众号“粉丝”逼近100万,健康类“两微一端”新媒体矩阵用户奔向500万量级,正在形成纸媒和新媒体“两翼齐飞”的融合发展新局面.  相似文献   

14.
微信公众平台的高速发展,逐渐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传统媒体欲在新媒体领域实施战略布局,借力微信平台,进行更为有效的大众传播是必然选择.虽然纸媒是最早抢滩微信公众平台的领域,但运营较好的账号较为稀缺,新京报官方微信则是纸媒优质公众号中的佼佼者.在人民网研究院发布的《2014中国媒体移动指数报告》中,新京报在报纸移动传播百强榜中名列前茅,其成熟的运营模式为微信平台上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5.
吴飞 《新闻实践》2014,(10):44-45
8月7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发展管理暂行规定》。根据这十条《规定》,微信等即时通信将实行“后台实名制”,此外,未经批准的公众账号不得发布、转载时政类新闻。这十条《规定》被称为“微信十条”,成为网络热议的焦点。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的师生也就此进行了一些讨论。  相似文献   

16.
就微信公众账号的作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微信互动服务、"微"话题纵深推动"深"新闻发展以及如何扩大微信公共账号的影响力等纸媒微信公共账号运营发展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微信公众平台成为新媒体领域的主流产品.有别于微博“自媒体”式的快传播,微信的“公众订阅号”更具有深度报道和新闻评论的属性,实属传统媒体在新媒体平台的延伸.法治类报道属于严肃新闻,在贴近性、可读性和娱乐性方面先天不足,法治类媒体怎么运营微信公众平台,进而在移动互联网上获取新的价值?福建法治报官方微信公众号“海峡法治在线”做出了探索.  相似文献   

18.
《东南传播》2014,(12):147-148
“推进网络空间法治化,是移动互联网行业从业者义不容辞的责任。”2日下午,国家网信办召开成立以来的首次移动互联网业界代表座谈会。来自中央新闻单位、中央新闻网站、新闻客户端、微博客网站、即时通信工具企业、应用商店企业、移动搜索企业、政务类公众账号和微信公众账号等领域代表发言,为推动移动互联网健康有序发展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9.
动态信息     
正腾讯落实"微信十条"首批处置357个违规公众账号8月29日,新华社记者从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获悉,《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发展管理暂行规定》(业界简称"微信十条")发布后,腾讯公司对照规定要求开展自查自纠,近日向国家网信办报送第一批微信公众账号处置名单。据悉,"微信十条"发布以来,腾讯公司对微信公众账号进行全面梳理,并  相似文献   

20.
“微信公众号”随着微信社交平台的普及而迅猛发展,而地级市微信公众号也应时而生.本文通过内容分析法对“南充微报”307条有效微信内容进行分析,得出地级市微信公众号受众心理为身份认同心理、消费心理、趋同心理和逆反心理并存现象.分析受众心理,从受众需求出发,不盲从跟风,将受众内心的真正诉求付诸于今后微信公众号平台的微信内容发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