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早已是一则噩梦般的新闻:供职于广州某公司的年仅27岁的湖北籍青年孙志刚逛街时因未携带暂住证被公安机关错误收容,以致命丧收容站。备受社会关注的“孙志刚收容期间被伤害致死案”或许是2003年度最受国人瞩目的一个平民之死。在我看来,“孙志刚之死”的意义不在于息事宁人式地将凶手绳之以法以平民愤,而在于“孙志刚之死”产生的一系列拷问制度的震荡性效应,在于以一个年轻生命的无辜消亡为代价,将有悖宪政理念  相似文献   

2.
科技人     
信息产业部的一位官员在网上看到中国第一个“虚拟人”的照片(一个被切成8556片的“人”)时,产生了这样的困惑:“难道‘中国虚拟人女1号’解剖的是一具路边捡来的无名尸吗?”直到他读到第73篇报道时才见文中提了一句:“家属将其遗体捐献给广州第一军医大学”——原来是家属捐的。  相似文献   

3.
“伙伴园区”这一理念逐渐进入公众视野,其实质是不同园区之间形成的一种跨区域经济合作关系。“伙伴园区”协同发展的内在机理主要是以利益驱动、政府推动、资源约束、市场发展为动力机制,以产业协同、功能协同、服务协同、品牌协同为协同目标。结合“伙伴园区”建设的国内实践,以南京市为例,详细阐述“伙伴园区”的建设现状、建设模式和建设机制,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为“伙伴园区”建设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4.
钟斯 《知识窗》2002,(9):34-35
考古学家始自1922年的发掘表明,在约5000年前的印度河流域,有一座繁华的城市突然在瞬间被摧毁了.它的遗址被命名为"摩亨佐·达罗",在印度语中即是"死亡谷地"的意思.可不少学者认为不如称它"核死丘"更合适些.  相似文献   

5.
苏格拉底之死与殉"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格拉底之死与耶稣之死都是西方思想史上的意义事件。如说耶稣之死是为了“救赎”,苏格拉底之死则是为了“殉道”。苏格拉底之死本身就是一个“悖论”伦理审判与法律契约的冲突如何得到价值的“和解”。本文试图从古希腊的社会法律制度,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及其生死观、人格建构等方面来对这一问题作出探讨,并阐述苏格拉底之死所昭示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有一个经济学的笑话很多人可能都听说过,笑话是这样的:两个人在森林里碰到一头饥饿的熊,其中一个人转身就跑,另一个人喊道:“逃不掉了,熊跑得比我们快”。跑的人回答:“我跑不过熊,但我跑得过你。”  相似文献   

7.
古典小说《封神榜》中有赫赫有名的征西战将土行孙,他有一手绝活就是遁地而行。其实大自然中也存在着这样的土行孙,就是大雨过后,我们常常在庭院、屋前宅后、路旁岸边、田野地上发现的蚯蚓。 有一次同学们在马路上看到一条蚯蚓不知被谁切成了两段,它会死吗?有人认为前面一段可能不会死,后面一段肯定会死。还有人认为头都没有了,两段都会死......生物老师的答案是蚯蚓身体像一根管子,里面有一层层隔膜,就像一扇扇门,当被切断时,伤口处的肌肉收缩自动关上了“门”,过不了几天就会变成两条蚯蚓。通过翻阅资料让人大吃一惊的是,最近美国一家生…  相似文献   

8.
“三味”常用的意思有两个。一个是佛教用语,指心专注于一境。这是佛教重要的修行方法之一。另一个是指事物的诀窍或精义。例如:“个中三味”、“文学创作三味”、“得其三味”中的“三味”都是“诀窍”或“精义”的意思。“人生三味”可以理解为“人生的深刻道理”、“人生真谛”。  相似文献   

9.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一种迷信的说法,认为遇到“两头蛇”是凶兆。在古籍中有一则《孙叔敖杀两头蛇》的故事。说的是春秋时期楚国宰相孙叔敖少年时“尝杀两头蛇埋之,归泣告其母。曰:‘吾闻见两头蛇者死,我今见之’。母曰:‘蛇今安在?’曰:‘恐后人见,杀而埋之矣。’母曰:‘吾闻有阴德者,必有阳报。子不死矣。’”  相似文献   

10.
《科技创业月刊》2014,(12):27-27
项目单位:熊银匠 “熊银匠”起源于清代.距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清代嘉庆年间祖籍江西丰城的银匠熊家被嘉庆皇帝御旨钦点进宫赶制一批极具独特艺术风格的纯银、金饰品。由于其抽签和饰品精雕细刻、高雅华丽,富有特色,被嘉庆皇帝封为“宫廷银匠”,  相似文献   

11.
正美国天文学家卡尔·萨根曾说:“我们是由恒星物质组成的。”意思是说,无论是恒星,还是地球、月亮,亦或是一个人、一条狗,都是由同样的物质组成的,如碳、氢、氧……但近几十年来,天文学家认为,宇宙中并非仅仅存在“恒星物质”,还有一些东西似乎在用一种出乎意料的方式影响星系运动,它们构成了“宇宙的黑暗面”,被称为暗物质和暗能量。由于无法直接看见,  相似文献   

12.
小狗弗兰克     
“妈妈,我们来宠物店干吗?”女儿乔伊问。她把头猛地靠在车窗上。“我以为我们要去外婆家。”是的,对她来说,很难适应没有了外婆的世界,就像我一样。我们刚刚祭拜过她外婆。祭拜前,她说她想戴外婆的耳环去祭拜,我同意了。这会儿,我们要把耳环送回我家。但不知为什么,看到路边的这个宠物店,我就停下了车。  相似文献   

13.
萌物志     
《知识窗》2012,(3)
1959年8月26日,宝马汽车的旗下品牌“mini”的传奇故事,从它的第一张草图诞生就开始了。“mini”的中文被翻译成“迷你”,意思是很小、很可爱。  相似文献   

14.
正汉语中有一个成语叫"赴汤蹈火",意思是说,为某事付出全部勇气,不避艰险,勇往直前。在古文中,"赴汤蹈火"一词的后面,往往跟着"死无辞也""同死同生""亦所不辞"之类有关生生死死的词,可见,一旦真要"赴汤蹈火",绝无生还的可能;然而,在现实中,的确有那么一些人,"赴汤蹈火"而毫发无损,令人咋舌。在一些电视节目里、联欢晚会上或者是街头的杂技表演中,你或许就能看到此类表演:  相似文献   

15.
一提到深入战场的美军作战部队的死敌,人们就会想至叮潜伏在暗处的敌方狙击手、埋在路上的地雷或“路边炸弹”,或者核弹、洲际导弹和其他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等。位于美国马里兰州银泉有一个鲜为人知的美国武装部队昆虫管理局,在此工作的研究联络官加利布里顿十分肯定地说,带菌昆虫也是未来战场美军真正的死敌之一。  相似文献   

16.
“鸳鸯”一直是夫妻恩爱的代名词。以鸳鸯比作夫妻,最早出自唐代诗人卢照邻的《长安古意》一诗: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崔豹的《古今注》中说:“鸳鸯、水鸟、凫魁类,雌雄未尝相离,人得其一,则一者相思死,故谓之匹鸟。”鸳鸯最有趣的习性是“止则相偶,飞则成双”,在鸳鸯或双成对、形影不离的“爱情组照”中,  相似文献   

17.
刘石 《华夏星火》2011,(2):11-11
经常听到周围一些有出国购物欲的款哥、款姐们抱怨,说买回来的东西一不小心就是“中国制造”,结果从国外犬包小包背回来的还是“出口转内销”。“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上不但让老外们看到了充斥在商场里货架上、家庭衣帽间和储物柜里的中国货,也让西方世界的主流意识在惊叹中国的崛起和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之余,又不断演绎出不同版本的“中国威胁论”。  相似文献   

18.
在20世纪的美国医药界,曾经有一项被众口称赞的荒唐“发明”,夺走了欧美很多人的生命,下面便是这段悲惨故事的始末。1932年3月31日,患了18个月的怪病后,艾本离开了人世。他死时全身的骨头都裂成了碎片。艾本曾是个十分健壮的人,一个爱好广泛的运动员和企业家。他27岁时夺得全美  相似文献   

19.
加拿大一项研究发现,路边的广告牌容易分散驾驶者的注意力,尤其是当他们看到含有负面意义的广告标语时,容易酿成交通意外。研究人员安排受试者进入窄小的黑房,接受驾驶模拟器的测试。研究人员会在模拟路景中安置广告牌,分别写上意思正面、负面及中性的广告标语,以测试驾  相似文献   

20.
马瑞芳 《知识窗》2010,(6):54-55
秦可卿一家三人的名字都有特殊含义:秦可卿的养父叫“秦业”,“业”的谐音是“罪孽”的“孽”,所以,“秦业”的谐音是“情孽”,意思是情爱因为罪孽而产生;秦可卿的弟弟叫“秦钟”,意思是“情种”;秦可卿的谐音是“情可轻”,意思是爱情可以被看轻,可以被淫代替,秦可卿并不懂得真正的爱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