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吕瑞娟 《青年记者》2017,(11):60-61
中国动漫电影是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发展起来的,并且在动漫创作中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创作出了一批极具本民族风格的电影动漫作品.中国动漫电影注重对于色彩等视觉上画面的把握,并采用色彩隐喻的手法塑造电影中角色的个性,在叙事上用隐喻的手法来表现电影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流派,出品了像《大闹天宫》《小蝌蚪找妈妈》等一大批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优秀作品.到了上世纪90年代,外国动漫电影作品开始涌入中国,对中国动漫电影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中国动漫电影逐渐失去了自己的风格和特色,走向了一条“四不像”的道路.本文从中国动漫电影的视觉色彩隐喻出发,分析电影色彩与隐喻之间的关系,为国产动漫电影如何发展民族特色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2.
色彩是电影艺术的构成元素之一,色彩即感情。而导演张艺谋更是善于运用各种色彩为电影加分,给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本文从张艺谋电影中的各种色彩着手,分析电影画面色彩的含义,表达的情感以及带来的艺术效果,从中探索色彩与电影的关系,引出对电影中色彩使用的思考,探究电影深层次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3.
色彩在影视制作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色彩运用技巧也是电影的重要表现方式,合理的安排色彩和布局,往往能更直观的表达导演的意图,增强情节的推进,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让观众更深刻的感受到电影的魅力.可以说,色彩是贯穿电影始末的语言,好的色彩更是对表达电影的内涵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分别从影视技术和表达两方面分别论述了色彩在其中的作用,旨在以此阐述色彩对影视的重要性与意义,浅析色彩对电影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苗芃 《大观周刊》2012,(47):260-260
近些年来,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速度很快,相关专业的人才需求紧缺,为了给社会提供合格的动漫人才,很多中职院校也顺应社会发展需要开设了动漫专业课程。其中,色彩作为动漫设计的重要因素,得到了专家和教师的足够重视。今天,本文就在动漫专业中色彩课的有效教学进行研究与分析。  相似文献   

5.
风珍 《大观周刊》2011,(34):83-83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动画电影的产生,为现代人们的生活留下了无数的艺术享受。从美国动画电影到日本以宫崎骏动画电影为代表的动画产业以及中国刚刚起步的动画电影,都离不开色彩元素的表现。本文从多个色彩角度方面进行分析说明,更加体现出了色彩在动画电影产业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李醒岚 《新闻世界》2011,(8):265-266
电影从黑白片进入到色彩片时代,银幕影像发生了质的变化。从国内外大量优秀影视作品中我们不难发现,电影的色彩创作取向已经从单一的客观色彩运用向多元化的主观色彩运用转变。利用不拘一格的色彩创作,赋予电影色彩深刻的美学意义。作者在对各种风格的影片进行色彩美学风格分析的同时,探求电影的主流色彩美学创作理念,给予今后电影的色彩美学创作更多的创作空间。  相似文献   

7.
《千与千寻》是宫崎骏1999年创作的动漫巨作。曾经在日本创造了2340万人次的最高上座率。更获得了美国奥斯卡奖和柏林金熊奖。在《千与千寻》中,电影配乐的艺术贡献被人们所认可,其迷人的音乐艺术魅力被公认为经典。  相似文献   

8.
宫崎骏塑造的一系列"宫式电影"为人称道,被誉为动画界的"黑泽明"。他在电影中塑造的"宫式女性"有着鲜明的个人特色,打破了固有传统观念,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近年来,随着宫崎骏动画电影在国际上影响力的扩大,人们对宫崎骏电影中塑造的"宫式女性"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本文主要分析宫崎骏所导演的《风之谷》、《天空之城》等代表性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由此来透视宫崎骏对于女性的关注与思考。  相似文献   

9.
电影艺术(或称"影视艺术"更全面些)是综合性艺术,也可以称它是一种视听艺术。电影美术是电影这门综合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构成一部影视作品(影片、电视剧)造型的重要因素。它的造型作用,则在于把银幕(荧屏)画面中的色彩、线条、形体有机地结合起来,增强影视剧作中的形象逼真性、典型性、运动性的电影特性要求,用可视形象去触动、感染观众。——寇洪烈[1]色彩是一般人最直观感知的事物,我们对色彩的感悟能力既直接,又微妙。在影视创作中,美术师巧妙地运用色彩来表现艺术,使影视画面能够与观众内心世界产生微妙的共鸣,这种方式已经为许多导演大胆使用。1990年,张艺谋与杨凤良合导的电影《菊豆》中,色彩的运用已经成为佳话和典范。  相似文献   

10.
数字技术正以超出人们想象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为了理清数字时代电影字体与色彩新的创作要求,本文通过调查、分析、抽样、统计,对数字时代电影的文字与色彩视觉传达的特性和要求做了归类,并结合优秀电影创意过程,透析出了符合数字时代需求的电影文字与色彩创意设计的理论和方法。这将是数字时代电影字体与色彩创作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1.
王默玲 《新闻世界》2013,(6):274-275
色彩是电影感官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对于纯爱电影而言,色彩既能建立一种认知,也能表达一种情感,甚至还在粉色调的基础上生发出冷暖的区别。同时,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纯爱电影在色彩的运用上也会存在差别和各自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手冢治虫:不要做艺术家,竹内治,东贩出版,2009每年春季举行的台北国际书展中,动漫专区总是成为最受关注的展区之一,其原因主要在于日本动漫作品在台湾拥有特定的阅读族群。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台湾对于日本动漫的翻译出版,已不仅止于动漫作品本身的翻译,动漫作者的创作历程乃至评论作品也逐渐受到重视,诸如讨论战后动漫大师手冢治虫的《手冢治虫:不要做艺术家》(2009)、80年代崛起的大师宫崎骏的《出发点:1979—1986》(2006)、《折返点:1997—2008》  相似文献   

13.
周燕 《新闻世界》2013,(11):179-180
宫崎骏的动画电影以动人故事、精湛技术和温暖风格在动漫界独树一帜,其成功与其各符号元素设定、叙事主线及策略密不可分。本文从符号学和叙事学角度出发,通过对宫崎骏系列动画进行归总对比,探析其跨文化传播成功的原因,以期为我国动画作品的跨文化传播和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熊芳 《今传媒》2013,(6):83-84
本文通过对宫崎骏动画电影中的主角小龄女性化情结的研究,试图分析宫崎骏动画电影中的特色元素,使更多人了解宫崎骏动画电影的魅力。宫式电影中包含着对女性主人公的偏爱,它的出现不是偶然,而是包涵宫崎骏对他动画电影的再造和升华。在对其作品的分析中,我们也能够看到当今国产动画的些许不足。  相似文献   

15.
自彩色电影诞生以来,色彩就在电影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色彩作为电影视觉语言中一个重要的造型元素,除了更真实地再现现实世界,也承担着奠定影片视觉风格、刻画人物、渲染环境氛围、象征等功能。本文以电影《剪刀手爱德华》为例,分析色彩在电影中的美学功能。  相似文献   

16.
色彩是最具感染力的视觉语言,作为电影艺术造型的一个重要视觉元素,它不仅能还原景物的原有色彩,还能表现影片的思想主题,刻画人物形象,传达人物情绪,烘托影片气氛,体现时空转换等。它更是构成影片风格的有力艺术手段。色彩的运用在当代电影画面语言的表现中达到了极致。  相似文献   

17.
色彩是电影艺术的重要构成部分,但对于及时性影像创作的电视纪录片来说,色彩同样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色彩增加了电视纪录片的视觉美感,赋予电视纪录片更多象征性内涵,同时对电视纪录片的结构和节奏起了整体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8.
尹婷婷  方明 《新闻世界》2009,(7):170-171
《假如爱有天意》是一部唯美的爱情电影。该影片在画面的光与色、段落的色调配合及主观表意性色彩结构等三个方面,展现了色彩的丰富涵义。同时影片运用独到的叙事手法,在分段交叉式的叙事结构中巧妙地将人称进行转换,藉由插叙与倒叙的结合解决时间交错问题,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本文对该片的色彩运用与电影叙事手法进行了解析,希望对电影创作者能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9.
色彩是人的视觉最敏感的东西。版面的色彩处理得好,可以锦上添花,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色彩是一种语言,一种信息,色彩具有感情,能让人产生联系,让人感到冷暖、前后、轻重、大小等。我们在这方面不仅要重视色彩感情规律在报纸版面设计中的作用,而且还要注意色彩组合在报纸版面设计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20.
色彩是人的视觉最敏感的东西。版面的色彩处理得好,可以锦上添花,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色彩是一种语言,一种信息,色彩具有感情,能让人产生联系,让人感到冷暖、前后、轻重、大小等。我们在这方面不仅要重视色彩感情规律在报纸版面设计中的作用,而且还要注意色彩组合在报纸版面设计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