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师对学生的爱被称为"师爱"。有人说师爱是教师道德的最高境界。师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即"教师的灵魂",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它是有意识和理性的,是纯洁而全面的,是普遍而持久的,是一种无私、高尚、伟大的爱。教师从事的职业是教育人和塑造人的事业。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专业素质的灵魂和核心,是教师和所有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做好教育工作必须有良好的道德修养,而教师的爱是师德的灵魂。做好教育工作就是要热爱学生。这是做好学生教育的重要保证。为此,托尔斯泰说过:"如果一个老师只爱他的事业,那么他只能成为一个好老师。如果一个老师像他的父母一样爱他的学生,那就比一个读过很多书却不爱他的事业或他的学生的老师更好。如果一个老师把对事业的热爱和对学生的爱结合起来,他就是一个完美的老师。"  相似文献   

2.
一、师德是衡量教师素质的标尺有人这样说过,"热爱一个学生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则无异于毁坏一个学生",教育首先就是爱的教育,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作为学生,他们时刻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所以他们更希望得到老师的信任和爱。对此,教师的职业神圣而伟大,为  相似文献   

3.
列夫托尔斯泰曾说过:"如果教师既爱他的事业,又爱他的学生,那么他就是一位十分好的老师."爱事业,爱学生,教师的职业道德就要突出一个"爱"字.教师的职业是神圣的,因为他不是贩卖知识的商人,而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相似文献   

4.
我们经常听到学生有这样的议论:他们喜欢这个老师而不喜欢那个老师;这个老师教的好,那个老师的课不爱昕等。对于学生的这些议论,说白了就是老师怎样做才能使学生喜欢自己和学生凭什么喜欢的问题。以笔者之见,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还在于教师自身。也就是说,教师除了完成传统的“授业、解惑”等本职工作以外,不能忽视了比为师者更为重要的职责  相似文献   

5.
春秋时期,鲁国有一位大夫叫孟孙,他有两个儿子,六七岁时,他给他们请来一位家庭教师。这位教师不大会教孩子,只会照本宣科,不会讲解,孩子们学起来觉得枯燥无味,越学越不爱学。孟孙就把这位教师给辞退了,又请来了第二位老师。这第二位教师倒是教得不错,就是太粗暴了,孩子们一见他那副模样,就被吓得直打哆嗦。孟孙又把第二位教师给打发  相似文献   

6.
对不起谁     
尹老师慌慌张张地跑进办公室对我说:“贺老师,我们班学生小胡离校出走了,这是他留下的一封信,你看该怎么办?”我接过尹老师手中的信,上面只有短短几句话:“尹老师,这次考试我又没考好,我对不起您,对不起父母,对不起班集体,对不起学校,我已无脸见人了,只有一走了之。”我一边读信,一边回想起这个学生的情况。小胡性格内向,不爱说话,虽然学习挺用功,但成绩一直不好。记得不久前尹老师找他谈话,苦口婆心地劝导他:“小胡啊,一定要加倍努力!如果你下次还考不好,你怎么对得起教育你的老师?怎么对得起辛苦抚养你的父母?怎…  相似文献   

7.
吕同德──江苏省丹阳师范附属小学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师。从教38年的他,蘸尽心血写春秋,孜孜以求育桃李。38年来,他一直担任着中学、小学班主任,并兼任了12年的学校教导主任、教科室主任。 文学泰斗托尔斯泰曾说过:“如果教师既爱人的事业,又爱他的学生,那么他就是一个十分好的老师了。”吕同德正是这样一位好教师。 60年代初,吕同德从师范毕业,离开了县城舒适的家,到偏僻的山区任教,一呆就是20年。期间,他教过中学,也教过小学。对事业,他倾注了满腔的热情;对学生,他总是奉献出无限真挚的爱,他所教过的每个学生的…  相似文献   

8.
没有水,哪儿来的龙王晓春症状:一位小学生家长正在和老师说话:“您说我这儿子,看电视没够,他可就是不爱看书,家里一摞摞给他买的书。没少花钱,他就是不看,什么都爱,就是不爱学习,您说我望子成龙,不是要落空了吗?”老师:“冒昧地问一句,您自己是否爱看书?您...  相似文献   

9.
章桂周 《教育文汇》2014,(20):43-44
余恕诚老师逝世了。余老师一生著作等身,誉飞学界。他曾说:“教师的价值,不是体现为工资的多少、级别的高低,而是主要体现在课堂上。认真好学的学子,就是对教师价值最好的肯定。”这段话,正是余老师一生追求的最好写照。上大二时,余老师给我们上唐宋文学。一开始,觉得他上课声音不大,不紧不慢,不温不火,语言平淡,不像有的老师那样辞采华美,夺人眼球,或引经据典,学问过人。但是,听着听着,就渐渐被余老师带人到唐诗宋词的优美意境之中。我惊奇地发现,余老师的赏鉴力太棒了!一首简短的诗词,经他一讲解一点拨,每一字每一句都那么富于诗情画意,那么耐人寻味,像是碧螺春经过开水一泡,幻化出沁人的香气。  相似文献   

10.
刘源泉 《贵州教育》2010,(23):46-47
作为土生土长的桃映人,今年42岁的张吉端1989年9月在原桃映区民族学校毕业后,不顾家人的反对,自愿到交通不便,地处偏僻的矮埂山沟村小任教,当了一名代课教师,一干就是22个年头。从一个代课教师一路走来,期间付出了太多的汗水。多年来,他当过教师、教务主任、校长,不断变换着角色。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给中国教育给我们的老师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遗产,其中影响我们教师最深的我觉得就是他的“爱满天下”的思想。作为一名普通的老师,我们应该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去学习陶行知先生,学习他的睿智,学习他的教育思想,像他一样用一颗宽容的心去爱每一个学生,  相似文献   

12.
小雨的悲剧,源于老师对秘密的泄露,因为老师不懂她的心。作为老师,很多时候,我们和学生就像知心朋友一样无话不谈。能静静地聆听,就是对朋友的一种莫大的支持和安慰。爱,对于教师来说是永恒的主题,智慧的老师不仅是一个爱学生的老师,更是一个懂得该怎样和心灵沟通、懂得如何去爱的老师。  相似文献   

13.
一位当教师的朋友说,他刚参加工作时,羞于告诉别人自己是一名中学教师,因为内心深处总觉得,做一群孩子的“头”终究风光不起来。可是数年过去,他的想法完全改变了。他的最大的感受是:做教师,走遍天下都是爱。这爱,既指来自于学生的爱戴,又指教师付出的神圣的师爱。获得与给予,分不清哪种更幸福、更喜悦。他甚至感觉,作为教师给予学生无私的爱而不求回报,是他一生最大的成就。世上有谁无条件地爱我们?除了父母,就是对我们恩重如山的老师!谨以“学生心中的老师”一组文章,献给第18届教师节!———编者  相似文献   

14.
一"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钻一行。无论在哪个岗位,他都全心全意,恪尽职守,成就一种高度。他就是‘恪尽职守’的戚广亮老师。"三十年风雨教育路,润物无声,洒下一片青葱。她用三十年的光阴诠释了什么是人民教师的仁爱、责任、奉献。她就是‘默默奉献’的华小平老师。"机会总是垂青随时准备拼搏的人,成功总是伴随孜孜求索的人。  相似文献   

15.
做一名幼儿园教师一直是我的梦想,所以我选择了师范专业,在学生时代,我认为幼儿园老师就是和孩子一起唱歌、跳舞、做游戏,整天就是无忧无虑的,做好一名幼儿园教师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当我真正踏上幼教工作岗位以后,发现其实是很不容易的,在日常工作中需要我们老师给孩子更多的爱心和耐心。记得一位名人曾经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好孩子。  相似文献   

16.
园丁语粹     
园丁语粹热爱学生是师德之本。什么是好老师?就是他(她)的心中装上了每一个学生。每个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难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都牵动着他(她)的心。放弃一个学生就等于毁灭了一个学生。归结一句话就是我们要爱每一个学生。教师对学生的爱、切春风化雨,有复...  相似文献   

17.
“教师要被他人尊重。自己首先得尊重教师这一职业” 《云南教育》:徐局长,在你的心目中,老师是什么样的人? 徐力进:老师在我心中就是像我父亲一样的人。我的父亲是一位勤勤恳恳、广受尊敬的山村老师,他小学、中学都教过,爱生如子是对他最恰如其分的评价。从小到大,父亲在我心中是知识、正直、勤奋、善良的化身。  相似文献   

18.
每位老师都会遇到学生问题和问题学生,每一件事,每一个人都有其特殊性。但是,这中间有一条策略是不变的,那就是用爱心来感化孩子,给孩子机会,让孩子自始至终都能感受到爱就在身边;对待特殊学生更加要有永远的爱,持之以恒的爱。作为教师,应把永远的爱献给特别的他。[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朝鲜电影《卖花姑娘》里有句生动而富于哲理的话:“只要心诚,石头也会开花的。”教师对学生必须真诚,最根本的是心诚,就是对学生的爱、深沉的爱。有位教师,一天放学后,他让几个数学成绩很差的学生留下来补课,他对学生说:“你们的数学太差了,老师帮你们补课,好象一只只‘破锅’,补好就是好锅……”他满以为学生会听话、甚至会感激他。结果呢?“老师、我去拿书包。”“老师、我去小便。”“老师、我去……”学生一个个溜走了,教室里空空的。他苦苦思索:老师放弃了休息,诚心诚意帮他们补课,他们却一个个溜掉,为什么?感到很恼火。  相似文献   

20.
“教师的心应该对每个他要与之打交道的具体的孩子以爱,尽管这个孩子的品质已经非常‘败坏’,尽管他可能给老师带来许多不愉快的事情。”教师在做后进生的工作中,一个最突出、最应注意的问题就是要尊重和理解后进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