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5 毫秒
1.
强调了母语对二语习得的贡献,从普遍语法理论与二语习得的研究中发现,我们对母语的干扰必须有一个新的认识:当二语学习者因缺乏目的语知识而在交际中产生困难时,他们不得不求助于母语来弥补不足.从语音方面论证了母语正迁移的作用,并结合实证调查证明了母语在英语语音习得中的正面作用.在英语语音学习中应该充分利用语言的共性,引导正迁移,增强二语学习者的信心.  相似文献   

2.
关键时期假说自提出以来一直是二语习得领域争议颇多的焦点之一。而在二语语音习得层面,多数人认为关键期的限制的确存在,这种观念使得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坚信外语学习的起始年龄越早越好。为寻求依据,通过对二语语音习得中年龄因素的研究进行批判式综述,本文分别分析和解读国外近年来赞同和反对二语语音习得中存在关键期的研究,并简要回顾我国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现状。综述表明,包含语音习得在内的二语习得成功与否是诸多社会和学习者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年龄不是二语语音习得的先决条件,过早进行二语学习是否能保证成功的二语语音习得并没有足够的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3.
二语习得过程中,必然或多或少地受到母语影响。本文根据语言迁移理论,对中国学习者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所出现的语音、词汇、语法方面母语负迁移现象作简单分析,希望此文能够对二语学习者有所帮助,并期待将来在这方面有更多的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4.
二语语音习得研究表明母语(方言)对二语语音习得影响很大,二语学习者在习得二语语音时会把母语中的音素、声调等迁移到二语当中。基于此,利用母语迁移理论,对不同方言背景下中国学习者的英语双元音感知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发现学习者在英语双元音学习中因母语干扰而形成了语音感知盲点,并据此提出,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本地方言与英语音系进行对比分析,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尽快建构较稳定的二语音系。  相似文献   

5.
本文旨在介绍宁波方言区英语学习者语音语料库(AESOP-Ningbo)的构建,及其在分析发音人语音的音段和超音段声学特征、讨论宁波方言方音在二语习得中的迁移效应和制定改善方言区英语学习者英语语音面貌策略方面的意义和功能。  相似文献   

6.
笔者从二语习得角度出发,对高级二语学习者和初级二语学习者母语语音漂移进行了全面回顾。通过对近年来的文献进行梳理,从语音产出和语音感知两方面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第一,漂移源于近期的二语经验;第二,母语漂移始于二语习得的早期阶段;第三,对于二语初学者来说,母语漂移在二语习得初期到中期最为明显,在习得后期恢复到学习前的水平。同时,文章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如何避免二语习得中的母语漂移提供了思路,为外语教学提供了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7.
英语的辅音丛是英语语音学习的特征之一,也是中国学习者习得英语时的难点之一.本文立足于英汉音节结构的对比研究,从二语习得的母语负迁移的角度出发,探讨中国学习者习得英语辅音丛中出现的辅音空缺、音位变体和加音问题,旨在为二语语音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16,(42):74-75
语音迁移是二语习得中的一个常见现象。二语习得者在发音过程借助母语语音体系来感知和辨认外语的语音体系,语音迁移现象由此而产生。粤语中大量存在的英语借词现象给母语为粤语的英语学习者造成英语语音习得的影响,促进了语音的迁移。本文通过分析比较粤语中高频率英语借词的发音和正确的英语发音,归纳出母语为粤语的学习者在英语发音存在的问题。这些发音问题具体表现在闭塞音、摩擦音、鼻音和舌侧音四类辅音音节及部分元音中,英语教师在语音教学中应当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措施,帮助学生减少语音负迁移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在二语习得的过程中,学习者的母语会对目标语产生诸多负迁移影响,其中最外显的就是语音的影响。以抚州话为例,通过分析抚州方言与英语发音的差异性,研究其在英语语音学习过程中产生的负迁移现象并提供相应的对策,旨在为抚州英语学习者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就少数民族大学师范生入校前的英语教育情况、英语语音习得、母语使用情况以及语音错误归因方面从二语习得、语言学、教育学和心理学方面分析民族学生英语语音习得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提出英语语音教学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1.
本文旨在比较汉中方言与英语语音系统的差异,并分析汉中方言对英语语音学习所产生的负迁移,以及提出针对汉中方言区的英语语音教学应对策略,以促使学习者在二语学习过程中克服方言的干扰,习得标准流利的英语。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三语学习者的增多,三语习得方面的研究引起了语言学家们的广泛关注。笔者通过回顾国内学生三语习得中的语音迁移研究,归纳分析了语言距离、语言水平、习得年龄、习得顺序和其他因素等对三语习得中语音迁移的影响,并从现有研究、三语教学和三语学习三个方面,论述了相关研究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在二语习得过程中,语言迁移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作为语言的物质外壳,语音是英语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学习者在英语语音学习过程中或多或少会受到母语发音方式的影响。本文借助语言迁移理论,着重分析山东方言在英语语音学习中的负迁移作用,并提出针对性建议,以期提高该区域英语学习者的语音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4.
学习者英语口音语料库能客观真实地反映学习者的语音状况及其发音特点。成年的二语习得者具备自主学习能力和对声音的差异有较高的洞察力等优势和受汉语母语的发音特点的负迁移的影响大及长期不良的发音习惯等劣势,针对教学对象,自建学习者英语口音语料库在成年人的英语语音教学中对发音特点的描述和发音错误的矫正有更建设性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二语习得理论的引入和在教学中的推广和应用,以创造语言环境、重交流为特点的潜移式输入成为教学理念的主流,而以结构性和知识性输入为特点的明式化教学在二语习得中被认为是不科学的。本文针对国内不同年龄段的校内英语学习者语言学习的生理和认知特点,阐明了明示化教学在英语语音习得与教学实践中的可行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6.
语音学习是语言学习的敲门砖.不同语言中语音的共性构成了语音正迁移的基础.中国学生学习英语是在汉语普通话习得之后,英语的学习必然受到母语影响.因此,了解普通话与英语发音之间的共性,矫正普通话语音中存在的问题,对英语学习者语音习得具有一定的正迁移作用.本文采用对比分析方法论证普通话语音矫正对英语语音习得正迁移的可行性和具体方法,通过有效利用母语的正迁移效应,提高学习者英语发音水平.  相似文献   

17.
语音学习在学习一门外语时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特别是在实际交际过程中,语音不准确会产生歧义,交流不畅,甚至导致交际的失败。在学习第二语言时不可避免的会受到母语变体——方言的影响。对四位操四川方言(成都话)的学生涉及/l/、/n/的英语发音进行实证研究,发现男生受方言负迁移影响较大,女生接受新语音的能力较强,并得出了对学生进行语音培训可以减少四川方言对二语习得者语音学习负迁移的影响,并提高英语学习者的发音水平。  相似文献   

18.
以母语为壮语的英语学习者,在学习英语时往往会受到三语迁移因素的影响。在语言距离理论的指导下,分析三语习得中壮语、汉语和英语语际影响的相关因素,讨论壮族学习者在英语学习时出现的语音迁移现象对英语教学有很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语言迁移是外语学习过程中常见的现象之一,母语与外语间的异同之处很容易发生迁移现象。尤其是受母语习惯和思维的影响,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很容易发生母语负迁移。研究汉语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迁移作用,有利于我国英语学习者对英语加深理解,修正过去错误的学习方式,同时有助于英语教学工作者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基于此,主要研究英语语音习得过程中的负迁移现象。首先对母语迁移理论进行阐述,重点分析英语语音习得过程中负迁移的具体表现,最后针对负迁移的消极影响提出了有关对策,以期能够对我国英语学习者英语素质的提高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和第一要素,本文一反长期盛行的重文本而轻语音的院校作风和陈腐的学术偏见,强调了语音训练对二语习得的决定性意义:锐化语音的生理感知,树立优良的语音形象并力主发音的准确和正确性,从而克服"以错误的理解取代正确的语音感受"的严重弊端。在对比分析假说和言语学习模型的框架下,结合多年的英语语音习得研究实践和国内外相关理论著述的研读,并实验性地借助语音分析软件Praat,在元音、辅音、音节等音段层面全面细致地分析了中国学生英语语音习得的若干现象和问题,并借此机会向读者提供一套有效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