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格斗技能曾经是中西方体育发展史上的一种共同现象,但是中国武术在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借助于“礼乐文化“的文化形态和吸取了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并在与角抵百戏的涵化过程中形成了在运动形式上、内容上和审美情趣上有别于西方的技击.揭示中西方格斗技能在走向独立历程提供社会化、客观化、内在化支持的不同文化渊源.  相似文献   

2.
格斗技能一直是中西方体育发展史上的一种共同现象。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造成中西方格斗文化有着明显的不同。文章通过对比中西方的格斗理念、格斗体系、技术特点和训练环境等方面的差异,分析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并对未来中西方格斗文化的发展趋向进行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3.
中国武术散打与美国格斗在技术技巧上不相伯仲,但对阵抗衡方面有一定区别,探其原因有很多是区域文化差异造成的。文章参阅文献资料,对比东西方文化特点,在实际训练中扬长避短,吸取美国格斗运动中的技能战术经验和优势,以促进我国武术散打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武林大会"的文化思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林大会"使传统武术的部分拳种进入了主流电视媒体,这是武术传播的质的飞跃。但需要明确:"武林"不等同于"武术界";"技击"不是武术的核心;武术文化传播的动因是"神秘",而不是"真实";武术功夫的精粹是"套路"与"和谐",而不是"格斗"和"对抗"。武术电视中的高雅文化和通俗文化中存在"二律悖论",在传播过程中要讲求武术的"品格"和节目的"品格"。  相似文献   

5.
中国武术历经几千年风雨,在历史的验证下,得以生存发展至今,其包含的内容甚广,绝非简单的技击格斗内 容所能包容,站在21世纪的我们更应该清楚的认识到,武术作为一种民族文化,体现的是一种民族精神,渗透着中国 古、现代人民的智慧,武术与古代哲学、宗教、儒家伦常、人体养生及美学的结合便是最有力的证明,加上现代社会的 诸多因素的融入,展现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与其说武术是-种格斗技能,不如说是一种文化。  相似文献   

6.
古代西方武术经过了萌芽期--军事实用期--形式化竞争一单元性格斗项目的形成过程;中国武术则经历由萌芽期--军事实用期--民间发展期--完整的多元性民族特色项目的过程.在武术的民族化进程中,中国固有的血缘机制、传统文化,以及优越的农耕经济,都对武术民族性发展起到过重要作用.这些因素在中国并存,具有世界范围内的唯一性.  相似文献   

7.
少林武术是从原始简单格斗的中国武技到具有厚重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中国武术这一历程的体现。少林武术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中国化佛教的影响和渗透,并最终通过佛教的"悟",把以大慈大悲、普渡众生为主旨的佛教,同专门搏杀格斗,张扬着血光与暴力的少林武术融为一体。"悟"成为少林武术通向化境的必由之路,并载着少林武术逐步走向艺术的天堂,从而具有了对人格的塑造和道德的教化功能。这是少林武术在当代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少林武术能够迎合当今社会需求的重要文化魅力之所在。  相似文献   

8.
范国平 《体育世界》2013,(5):138-139
武术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之一。中国传统武术思维基于形象、经验和玄学(比如佛学,道教,阴阳八卦,中医阴阳五行学说);西方运动比如综合格斗其特点基于抽象、知识和科学,但形象和经验是个人都能学会,自然综合格斗也包括。就好像抽象、知识和科学不是每个人都能学会学好,比如数学物理编程;而基于形象、经验和玄学的东西比如中医无论儿童还是退休老人都能去学。只有深入理解武术套路中的各类思维方式与本质,才可以进一步体味到武术的精髓。本文首先对比了东西方文化中运动思维的不同之处,然后进而详细地分析了中国武术套路中一些思维方式,以供广大读者进行参考。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资料等方法,从武术演武的形成与架构角度,将武术套路演武作为一种身体运动文化进行阐释与说明,并进一步构建武术套路生成与发展的文化原理.主要结论:武术套路是中国审美文化主导下的武术格斗思想与格斗技术的结晶体,是以人体攻防本能为基础升华形成的一种身体运动审美文化,是体现尚武距离美的艺术;在武术套路演武中,招法与劲道是演武文化的灵魂,“拳势”特点体现演武文化的民族风格.  相似文献   

10.
随着功夫电影市场的崛起,人们对于武术的关注也随之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对这项中华传统格斗技术感兴趣.但是大多数人对于武术的了解仅停留在表面,对于武术套路演进和武术传统文化的关系知之甚少.基于此,本文结合实际情况,详细介绍了武术套路演进历程和武术文化的发展特点,并对武术套路和武术文化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以此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 ,对消费社会中太极拳的发展路径进行了探究。文章的主要内容有:文化遗产:太极拳的生存困境;文化符号:太极拳的消费价值;文化商品:太极拳的发展路径。研究认为:有"文化瑰宝"之誉的太极拳在消费社会中成了"文化遗产";太极拳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符号";消费社会中太极拳的发展路径主要有:充分发掘太极拳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塑造技术与文化一体化的文化商品;太极拳演艺应加入更多的美学元素。  相似文献   

12.
举国体制的一种文化解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桂荣  石龙 《体育学刊》2006,13(2):19-21
对中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背后所蕴涵的文化传统进行了分析。认为:第一,从民族群体意识到金牌意识是中国文化传统的必然取向;第二,举国体制的完善需要全面的人文体育观指导。全面的人文体育观应建立在类的人、群体的人和个体的人三个层面之上,它是三个层面的人文价值的高度综合。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针对我国在高水平文化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建议,对高校高水平运动员文化教育现状进行分析,并借鉴国外高水平运动员文化教育的成功经验,为提高我国运动员文化教育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对中亚地区体育文化交流的可行性、制约因素及对策进行研究,认为构成民族的跨国同源、地域的毗邻及体育项目的相似、体育文化交往历史悠久、上海合作组织的政治保障等因素有利于中亚地区的体育文化交流;但也受到国内外不安因素的影响。提出对策:发挥孔子学院作用,加强孔子课堂建设;发挥上海合作组织的政治保障作用,促进中亚地区的安全、体育交流合作;发挥地缘优势,深入挖掘中亚地区体育文化交流的巨大潜力;发挥中亚地区同源民族和华裔桥梁作用,加强民间传统体育交流合作。  相似文献   

15.
浅谈如何提高运动员的文化素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动员科学文化素养直接关系到运动竞技水平的提高,而语文是运动员学习文化知识、获取各方面信息的基础工具。抓好运动员的语文学习,教师应具备驾驭课堂的能力,要认识到学生的差异,树立面向全体学生的观念,要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运动员的语文素质,提升运动员的文化素养,从而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  相似文献   

16.
体育文化的数字化融合创新以文化的整合为本质,运动美感的艺术提升和文化载体的价值凝练为特征,体育文化的传播、消费与再利用为表现.从满足社会对体育文化需求为核心,提出体育文化数字化融合创新的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17.
18.
武术与奥林匹克的文化价值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使武术套路运动项目顺利进入奥林匹克运动会,章运用献资料法以及比较法,从化的角度多方面揭示武术与奥林匹克在化价值判断方面的渊源关系。研究结论:武术与奥林匹克本身就是一种化价值判断,它们对思想价值的终极追求是一致的,评判价值具有互补性。  相似文献   

19.
顾晓艳  徐辉 《体育学刊》2006,13(6):60-62
在现代社会中水族传统体育文化作为历史的积淀仍在水族社会中顽强地保留着,出于文化主体对全球化的回应,其文化特征有了新的变化,表现为农耕民族性、传承统一性、参与全民性、宗教信仰性、民族融合性、文化调适性等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20.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和系统辩证思维方法,从文化学、本体论哲学和价值论哲学的多学科视角,审视和思索武术的发展.研究认为:1)武术是一种"文化载体",本质上是一种有着鲜明中华民族特色的攻防技击意识的人体运动.2)武术价值作为价值主体的人与价值客体的武术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武术价值是多元化与多样性的,主体对武术的需要是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应该考虑武术价值主体具体条件下的需要,从价值主体的尺度,挖掘和发展武术自身属性的某一方面去满足具体主体的需要,从而使得武术能够健康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