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0 毫秒
1.
利益时代的冲突与和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社会是一个有能力解决和化解利益冲突,并由此实现利益大体均衡的社会。建立利益表达和利益均衡机制的过程是一个挑战。可以这样说,底线是社会的稳定,上限是利益的表达,两者之间是形成制度化的利益表达机制的空间。需要做的是用有效的制度安排来容纳和规范利益表达。  相似文献   

2.
2005年是促进和谐社会建立的关键一年。和谐社会可能有多种含义,但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可以说和谐的基本涵义就是利益均衡。建立和谐社会就是建立一个以利益大体均衡为基础的社会。从另一个角度说,和谐社会就是利益表达的规范化和制度化。解决利益格局失衡的关键是解决权利失衡的问题,特别是在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之间的权利失衡。要解决权利失衡的问题,有如下的几个机制是需要确立的:首先,利益表达机制。现在我们只有信访,利益表达的机制还相当有限。利益表达机制建设的任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其次,组织机制。组织机制的一个作用就是利益…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面临经济社会转型的"高风险"时期,在积极构建和谐社会的新背景下,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中国特色的利益均衡机制势在必行。要在准确把握利益均衡机制科学内涵及其构建成因的基础上,以加强合法性建设为根本前提,以加强制度建设为关键,以解决人民群众当前最为关心的突出和实际问题为突破口,以加强党的领导为依托,充分发挥社会各阶层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着力推动和加强当前国内的利益均衡机制建设。当然,它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在切实把握上述几方面辩证关系的基础上依法、有序、稳固地加以推进。  相似文献   

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文章针对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的新特点,着重探讨了有效解决矛盾的制度建设,即建立公众利益表达机制、建立社会利益协调机制和公民政治参与机制。  相似文献   

5.
农业资源环境保护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而利益和谐是和谐社会的最基本要求,制度和谐又是利益和谐的有效保障.在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制度作为资源配置的中心环节发挥着重要作用.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制度是一种能够实现静态利益与动态利益相统一的制度表达.借助于利益与"制度市场"的理论耦合,对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制度进行梳理,归结出制度与利益的理论契合点,以制度市场的供给、需求及和谐均衡为视角提出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制度建设中和谐构建思路.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社会和谐最根本的是社会利益关系的和谐。实现社会利益关系和谐关键在于制度建设,以制度保障利益的大体均衡。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社会和谐最根本的是社会利益关系的和谐.实现社会利益关系和谐关键在于制度建设,以制度保障利益的大体均衡.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社会中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之间的利益均衡是建立和谐社会的关键。现阶段我国弱势群体的大量存在以及产生的诸多原因。制度保证是实现社会公平、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举措。社会弱势群体是任何社会和时代都普遍存在的现象,它成为我国当前社会的一个突出矛盾。因此,关注和解决弱势群体问题对于促进社会经济增长和维护社会稳定及和谐社会构建,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9.
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任务,师资队伍是我国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重要因素之一。城乡教师的非合理流动严重加剧了基础性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这种现象背后折射出的是城乡教师合理流动的制度缺失和不健全.制度创新、健全城乡教师流动的相关制度,势在必行.由于制度变迁引起的利益冲突不可避免,还应建立利益补偿机制给利益损失主体以合理的补偿,从而实现城乡教师合理流动的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0.
正《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建立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完善治理结构。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是新时期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及发展的必然要求,其本质是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大学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实行民主管理。大学治理结构主要是指大学利益相关者之间各种权力的分配、制约和利益实现的制度规定、体制安排和机制设计,集中体现大学管理的结构、运行及其规制的主要特征和基本要求。大学治理结构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核心内容完善大  相似文献   

11.
和谐社会作为许多的综合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有机系统。无论是和谐社会本身还是和谐社会的实现都需要道德方面的努力。为此,必须加强执政党的道德建设、社会公德建设、不同领域活动主体的道德建设和家庭美德建设,并通过道德建设营造良好的道德环境。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顺利推进与全面小康社会的胜利建成是同一个过程。实现小康社会民主政治建设的新目标,必须积极稳妥地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走自已的政治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师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既有历史的继承性,也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不同阶级、不同社会、不同历史时期,总是赋予师德以不同的内容。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师德建设融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新内涵。高校是传承文化、传播知识、研究学问、追求真理、创造思想、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阵地。高校要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研究和建设.要把社会主义棱心价值体系融入高等教育的全过程,必须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教师,渗透到思想政治教育扣师德建设之中。  相似文献   

14.
苏州市建设和谐社会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仍然存在许多的问题和矛盾。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应该以科技促进“和谐苏州”的建设。应该深化科技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动力机制的认识,增强科技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源动力,破解科技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体制性障碍,强化科技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引领效应。  相似文献   

15.
论基层就业高校毕业生权益的法制保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是当前社会的一个热点,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不仅要靠国家的相关政策更要靠完善的法制。当前社会中还存在着就业歧视、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等问题,不仅影响了基层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的合法权益,也不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科学发展。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在就业的不同阶段,都要完善相应的法律制度,逐步形成保障基层就业高校毕业生权益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6.
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构建和谐校园,是高校党建的重要任务,高校要加强思想理论教育,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为和谐校园建设提供思想保证;要健全党内民主机制,完善联系群众制度,为和谐校园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7.
仲裁同其他任何一项法律制度一样都是社会文明演进的产物,它体现着一种社会需求,承载着一定的历史使命。仲裁作为一种国际通行的解决争议的有效方式,不仅要满足市场经济条件下多元化解决纠纷的需求,而且还要承担起完善社会机制,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任。在我们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认识仲裁的价值取向,凸现仲裁的独特作用,探寻其实现条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对我国现阶段的矛盾状况有一个总体的了解。我们应从马克思主义的高度。科学认识和正确处理各种不同的矛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一个不断化解各种矛盾的持续过程。  相似文献   

19.
我国转型期社会群体中的非正式行为规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的行为规则既受历史传承的影响,又决定于其所处的特定社会务件。在我国转型期,急需建立起一整套合理的行为规则来对社会秩序进行有效调整,进而在社会群体中形成科学的交往理性。但因转型期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交织,在人们的社会交往中存在着大量有悖于民主法治建设理念的非正式行为规则,既折射出诸多社会问题亦消解着社会的正式制度。只有体制改革、法治规约、化建设并重,才能标本兼治,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十六大报告的重要内容,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认真研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有关问题,对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