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中《生物》必修课本P .33:“细胞分裂的方式有三种 :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笔者认为此种分类不妥。任何分类都有分类的标准 ,这里的分类标准显然是按分裂过程中有无纺锤丝进行。不经过染色体有规律的和准确的分裂过程 ,只是细胞核拉长 ,缢裂成两部分 ,接着细胞质也分裂 ,从而成为两个子细胞 ,整个分裂过程中看不出纺锤丝的作用 ,称为无丝分裂。染色体经过复制 ,进行有规律的和准确的分裂 ,细胞核先分裂 ,细胞质后分裂 ,分裂过程中有纺锤丝形成 ,并对染色体进行牵引 ,称为有丝分裂。而减数分裂是在性母细胞成熟时 ,配子形成过…  相似文献   

2.
高中《生物》教材给予染色体的定义是狭义性的,此摘译有助于对染色体的广义性理解。不妨将其作为教科书第25页“在无丝分裂过程中,没有染色体的出现和复制”一句的注。  相似文献   

3.
我国现行高中《生物》(必修)教材对减数分裂中期第一次分裂中期特征的描述是:各个四分体都排列在细胞的中央,由各着丝点附着在纺锤丝上,并附有图解(见图1)。  相似文献   

4.
《中学生物教学》2016,(14):49-50
<正>人教版《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章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是高中生物学重要的知识内容之一,在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特殊"行为"(即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和分离、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是孟德尔遗传规律(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物质基础,同时又与生物的变异密切相关。在复习过程中运用图表和曲线,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掌握减数分裂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高中《生物》(全一份,1990年人教版)第102页写道:“第一次分裂后不久,初级精母细胞中的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配对的两个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叫做同源染色体)。”笔者认为,这里的“来自”属于用词不当,应改为“来源于”。我们可以说,合子(仅这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精子),一半来自母方(卵细胞)。那么,由合子有丝分裂成千上万次后,得到的精原细胞.其中的同源染色体在新个体中已被复制成千上万次了,我们还能说它们是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吗Z根据字典上…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DNA的结构和复制特点、同源染色体、分离和自由规律以及系谱相关知识,对高中《生物》遗传和变异中常见的计算题进行了归纳和分析。  相似文献   

7.
“在细胞无丝分裂的过程中,没有染色体的出现和复制”,这是高中《生物》教本107页中的一段课文,乍看起来问题并不深奥,但它却曾引起过广大生物教师的热烈讨论,而且至今仍是一个未结的悬案。细胞的无丝分裂有没有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它是怎样变化的?进行无丝分裂的生物体怎样保持染色体数目的稳定?更有甚者,有人担心细胞的无丝分裂是否会造成细胞越分越  相似文献   

8.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 )教材P 1 82关于伴性遗传的定义是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 ,它的遗传方式是与性别相联系的 ,这种遗传叫做伴性遗传。笔者认为这一提法有“只要是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就是伴性遗传”之嫌。从生物界较为普遍的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来看 ,在雄性个体的体细胞中有一对异型性染色体———X和Y ,它们是一对同源染色体 ,但其形状大小却不相同 (如图所示 )。从染色体的结构可以看出 ,X和Y各自都有一部分不与对方同源 ,于是 ,这类生物的伴性遗传有了 3种情形 :(1 )在Y的非同源段上的基因 ,由于X上没有它的等位基因或相同基因…  相似文献   

9.
在XY型和ZW型性别决定机制中,异配性别生物的体细胞内.具有一对大小、形状不同的性染色体,即异形性染色体。除这对染色体外,其他染色体都能找到与自身大小、形状相同的同源染色体。那么异形性染色体是不是同源染色体呢?这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常常问及的,而几乎所有大中学校教科书上并没有涉及的一个问题,即使提到也很不具体。本文对此从两个方面加以讨论。1异形世染色体是否符合同源染色体的含义关于同源染色体,在周希澄等主编的(遗传学)和方宗熙著《普通遗传学》上都有明确的定义,综合两者,同源染色体就是二倍体生物细胞…  相似文献   

10.
<正>笔者听过多节有关减数分裂的公开课,发现许多教师对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发生时期的理解和讲授存在明显的科学性错误。现结合教材笔者谈谈部分教师理解有误的原因,并用减数分裂过程相关模式图演示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发生的真正时期。1原因分析1.1现行教材表述有歧义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P.28在阐述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时  相似文献   

11.
图解是对有关生物学知识的形象化说明,在涉及细胞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的识图题中往往要求确定某图属何种分裂的哪个时期,学生对这类试题往往是无从下手,胡乱猜填答案,结果造成错误。教学中,笔者采用编制细胞分裂图分期检索表的方式,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明确解答该类试题的方法步骤。 一、编制检索表的特征选取 细胞分裂的过程主要是指染色体的复制和染色体数目的有规律性的变化过程,以及与此相关的着丝点、纺锤丝、纺锤体的变化过程。例如,减数第一次分裂主要是经过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四分体的形成和同源染色体的分离,结果是染色体数目减半;在有丝分裂中,虽然细胞内存在成对的同源染色体,但无同源染色  相似文献   

12.
<正>科学是一个发展过程。学习生物科学史能使学生沿着科学家探索生物世界的道路,理解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研究方法,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的精神。《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宗旨是把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探索者,让学生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其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全面培养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1教学案例:认识同源染色体及其行为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对"同源染色体"是这  相似文献   

13.
学习了有丝分裂的知识我们知道 :在细胞有丝分裂的后期 ,每一个着丝点一分为二 ,原来连接在同一着丝点上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也随着分离开来 ,成为两条子染色体。许多师生就误认为 :着丝点的分裂是由于纺锤丝的牵引。而在用秋水仙素处理 ,破坏纺锤丝形成 (纺锤丝实质为微管蛋白 )的情况下 ,两条组妹染色单体也可以正常分开 ,使细胞中的染色体加倍。由此可见 ,着丝点的分裂与纺锤丝无关。究竟是什么因素使着丝点分开的呢 ?一些实验证明 ,着丝点的分开可能来自细胞质内的Ca2 + 的信号作用。用含有荧光标记的Ca2 + 指示剂染料连续观察活细胞的…  相似文献   

14.
<正> 在高中阶段,二倍体生物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细胞分裂图像的识别是生物教学中的一大难点。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特将其识别方法总结如下,仅供读者朋友们参考。第一步:首先确定细胞内是否有同源染色体而将细胞分裂图像分成两大类:如果有同源染色体,则说明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如果没有同源染色体,则说明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  相似文献   

15.
染色体组是指细胞内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它们在形态及功能上各不相同,但是携带着控制一种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信息。染色体组相关知识是高中生物学中染色体变异的重点和难点,其概念较为复杂。在教学中,学生对染色体组的分类方法和  相似文献   

16.
高中《生物》中常有这类题:已知几个细胞分裂的示意图,让学生判断该细胞分别处于何种分裂的什么时期。学生解这类题较困难,教学中本人在讲清楚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和行为的变化规律的基础上,为学生总结出解这类题目的三步法:第一着细胞中染色体数目:若为奇数则该细胞正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若为偶数则再看第二步。分析:生物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一般都为偶数,所以若为奇数时,则该细胞一定已完成了减数第一次分裂。第二着细胞中是否有同源染色体存在:若无同源染色体则该细胞也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若有同源染色体则再看…  相似文献   

17.
1问题的提出 赵芝芝、文瑞燕、胡兴昌三位老师在《生物学通报》2011年第46卷第6期上发表了题为"关于真核细胞有丝分裂后、末期界限的辨析"一文,具体分析了细胞有丝分裂后、末期的界定以及在这两个时期中细胞DNA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规律,并得出图1的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图(设定某生物的体细胞含有4对同源染色体),而DNA数目在后、末期的变化与染色体数目变化规律相同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郭洁 《生物学教学》2008,33(10):37-38
本文结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五章“染色体变异”一节的教学体会,阐述了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正>人教版《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P.27有这样一段话:1903年,美国遗传学家萨顿用蝗虫细胞作材料,研究精子、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和受精作用的过程,发现"成对遗传因子(后来称为等位基因)和同源染色体的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由此推论基因在染色体上。教材认为萨顿的推断是类比推理的结果。尽管郑春和老师在《生物学通报》2010年第5期发表的《萨顿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推理方式》一文对此作了纠正~([1]),但由于教材中科学方法论知识的  相似文献   

20.
1999年第10期《生物学教学》的“巧写YyRr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一文,介绍了巧写YyRr自交后代基因型的通式法、分枝法和组合法,以及巧记比例的方法,对教学确有明显效果。笔者在教学中,针对“棋盘法”存在的缺点,也进行了实践探索,总结出了“乘法算式法”推导YyRr自交后代9种基因型及比例。 高中《生物》课本在讲述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时,把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看作两个一对性状的遗传来研究,基因的传递规律完全遵循基因的分离规律。两个相对性状的遗传实质是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