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中国的近代化是指中国资本主义化的历史过程。中国近代化进程延误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使近代中国民族不独立。没有实现近代化的基本环境;二是近代中国清政府不是近代化的政府,其核心人物也不是近代化的人物或集团。  相似文献   

2.
近代化是指人类社会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所经历的巨变。这一过程开始于西欧,扩展于北美和欧洲其余地区,蔓延到亚非拉美。19世纪中国的近代化就是在西方近代化的示范带动和武装侵略下艰难启动的。整体来看,中国在19世纪争取实现近代化的机遇有两次:  相似文献   

3.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化历程的起点,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新思想萌发是中国近代化的思想启蒙,太平天国运动后期,洪仁玕提出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资政新篇》,是中国第一个较为完整的近代化方案,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洋  相似文献   

4.
研究李鸿章与中国近代化的关系问题 ,必然要了解什么是近代化及中国近代化是从何时开始的 ,这是一个前提。一、对于近代化概念的理解及中国近代化的起始。“近代化”一词是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常用概念。“在世界历史范围内 ,近代化 (亦称现代化 )是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尚未完结的动态过程 ,是一种普通的历史现象”。① 在近代化模式上 ,世界各国因历史、地理环境、文化传统等条件的不同而大体上遵循两条不同的发展道路 ,即内源性近代化和外源性近代化。例如英国就是典型性的内源性近代化国家 ,它是通过自身的工业革命完成近代化进程的 …  相似文献   

5.
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陆续向西方发达国家派出了大量的留学生。从其规模和持续时间来看,在世界文化交流史上前所未有;从其所学习内容方面来看,也几乎包含了西方社会的方方面面;从国家所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来看,早期留学教育也是中国历史上所从未有过的。近代中国的历史,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中国早期留学生的历史,这个特殊的群体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渗透在了近代中国的方方面面,当然这里面也包括中国科学技术的近代化,本文主要论述了我国早期留学教育对中国科技近代化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近代中国军事近代化,发端于19世纪60年代起的八旗禁卫军、淮军、湘军、练军的洋枪洋炮装备和洋式操练;发展于80年代中国近代海军的建立;全面推进于90年代至20世纪初年编练之新军(“北洋则有新建陆军,南洋则有自强军,是为创练新军之始”)。近代中国军事近代化是近代中国社会近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中国社会其他领域内的近代化的进程,同时又受中国资本主义近代化程度所制约。近代中国半个多世  相似文献   

7.
杨思冰 《历史学习》2001,(11):36-37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探索史,更是近代化的历史。“屈辱”是中国注定要为近代化付出的必要代价;“探索”则是探求赢得民族独立的道路,而实现近代化则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从这个角度观察研究太平天国,就会发现它明显迟滞了中国近代化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8.
中国近代学制的产生与发展,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中国近代三部学制的交替出现,既是中国教育近代化发展列不同阶段的重要标志,同时又对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实际进程先后产生了积极推动作用。因而,认真研究中国近代学制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探寻其发展轨迹,总结中国学制近代化的历史经验教训,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研究所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中国人学习和了解西方教育制度,最初主要是经  相似文献   

9.
张人健 《历史学习》2002,(12):14-15
《历史学习》2001年第11期刊登了杨思冰先生的文章《太平天国迟滞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该文写道“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探索史,更是近代化的历史。‘屈辱’是中国注定要为近代化付出的必要代价;‘探索’则是探索赢得民族独立的道路,而实现近代化则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按照该文逻辑,中国人民为了近代化这个主流,就要接受“屈辱”,任人宰割,任凭侵略者掠夺、鲸吞、瓜分……因为这是近代化的必要代价。而抗争则是不必要的,因为它会阻碍近代化这个主流的进展。所以,作为近代最早掀起反对本国封建势力和外国侵略势…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近代化运动肇始于19世纪中叶的洋务运动,它是一种外力刺激下的被动型的适应模式.部分晚清重臣面对西方列强的入侵以及船坚炮利的进入,开始了开眼看世界、师夷长技、"自强""求富"的近代化进程,揭开了中国近代化运动的序幕.洋务运动既是为了维护和巩固摇摇欲坠的清朝封建政权,也包含被迫开放、发愤图强、抵御外侮的意图.他们的近代化意识以及开办的近代化企业,即使在今天,仍有值得借鉴和思考的意义.如果说洋务运动使中国迈出了走向近代化的第一步,那么戊戌维新运动则是中国资本主义近代化的首次尝试,二者构成中国近代化运动从先进的器物到制度层面的引进以及从物质文化到制度文化变革的总进程.戊戌维新的"变政"、"变法"在推动社会前进和思想启蒙方面的作用不可低估,在早期的近代化进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但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都失败了,随后清政府自身所进行的近代化变革道路也走向终结.从这一进程来看,历史的辩证法是无情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道路是走不通的,以封建衙门方式管理大机器生产,只能导致近代企业的破产,没有主权独立就没有实现近代化的基本条件.历史证明,后起国家的近代化,其前提必然是民族独立和人民民主.在一个没有完全独立主权的国家,只能成为强权的附庸,也不可能实现近代化.  相似文献   

11.
《中学生阅读》2005,(1):49-52
一般来说,中国的近代化包含三方面的内容。经济上:工业化一富强;政冶上:反侵略——民族独立,反封建——民主自由;思想文化上:学习西方——思想解放。思想的近代化,是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前提。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初期,中国社会处于教育转型的关键时刻,这时期清政府进行的教育改革主要包括废科举、改学制以及新的教育行政体制的建立和教育结构的整体规划等,这些措施都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近代教育制度终于开始在中国确立并推广开来。  相似文献   

13.
崔缨 《岱宗学刊》2000,(1):61-63
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强行输入,中国被迫卷入世界近代化进程之中,从近代观念的转换、近代企业的创办和近代民主制的汲纳三个方面开始向近代化迈进。  相似文献   

14.
就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而言,天津无疑是一座缺失源远贯通和充分成长的古代文化堆积的城市晚生代。但是换个角度看天津600年,从永乐到民初,它又是中华城市化速度最快的城市。仅用了524年,就完成了从一座军屯模式的卫所城堡“特别市”、“直辖市”的转化发展进程,可堪称城市化进程里的一个奇迹。天津城市化开始于设卫筑城。其时间已是15世纪初叶。由军事建制变成行政建制的天津州则到了18世纪。从社会文化历史角度看,天津城市加速度发展是同中华帝国晚期城市近代化共生的;从城市发生的经济学角度来看,天津卫城应该说也是在中华帝国晚期“资本主义萌芽”因素和运河近代性经济与文化影响下的产物。总之,天津是一座只有近代而没有古代的城市。是一座中华帝国晚期的近代化城市。  相似文献   

15.
[高考回顾]近代化进程是近年来高考关注的主题之一,在中国近代史上,广东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及人文环境,在中外文明交往中有着突出的地位。同时,广东历史高考从2005年开始自主命题。可以预见.关于广东地方史的考查将会在试题中有所体现。从近几年的广东历史卷来看。结合广东历史和近代化内容的题目屡见不鲜,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6.
近代中国历史教科书是在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中,遵循教育的内在逻辑,在分科立学的课程设置、学制、现代教学要求、西方教育思想等现代教育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  相似文献   

17.
中国出版的近代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出版从传统到近代的过程,出现了许多新质,这些新质是出版近代化的内容,本文从机器文明的技术物质基础,知识分子的转型,新出版观念的介入,精英文化到大众文化等几个方面,对出版近代化的进程进行了多层面的探讨,并得出中国出版近代化的指向与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相一致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近代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治腐朽,经济落后。为救亡图存,一些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了谋求近代化的历程。本文拟谈近代化的内涵及近代化的历程,揭示了各个阶段近代化的主要主张及影响。从而证明亍近代中国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谋求近代化是近代中国的必由之路,同时为现代的改革开放积累了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19.
世界近代化进程的历史表明,一个国家欲迈向近代化,领导集团愚昧、固步自封的清政府,一次又一次使中国失去了迈向近代化进程的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20.
山西境内煤炭资源丰富,但直到20世纪初,为适应华北港口、新兴城市以及近代工业对于煤炭的强大需求,依靠新兴铁路运输,山西近代煤矿业才开始兴起,近代化进程加快。同时也面临诸多困境,发展颇为艰难,致使山西丰富的煤炭资源未能大规模开采,这不仅影响了山西煤矿业近代化进程,也对山西甚至中国的近代工业化产生了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