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公共图书馆建立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乃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如何让更多的青少年积极选择到图书馆作为他们认识社会的第一站,需不断创新社会实践管理模式,使图书馆与青少年获得“双赢”,也是图书馆发挥其社会教育职能的举措之一。  相似文献   

2.
“传媒是现代社会重要的结构性因素,在国家发展和国际竞争中发挥不可忽视的作用。”1、进入新世纪以来,传播媒介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与国家发展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随之,国家对传播媒介的控制问题也变得愈加复杂起来,这正如阿尔温·托夫  相似文献   

3.
在公共图书馆建立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乃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如何让更多的青少年积极选择到图书馆作为他们认识社会的第一站,需不断创新社会实践管理模式,使图书馆与青少年获得"双赢",也是图书馆发挥其社会教育职能的举措之一。  相似文献   

4.
袁青  周蕊  陈响园 《编辑之友》2015,(10):60-65
传统的“圈子”文化,以经济利益为核心,植根于社会结构中.而当前传播媒介中的“圈子”文化,是以受众共同兴趣为纽带的价值观的聚合,对传播领域的各个方面产生巨大影响.文章以传播学视角分析传播媒介中“圈子”文化的产生和特点,全面阐释“圈子”文化的价值及其在传播过程中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5.
一个时代总是具有自己的时代精神,一个发展的社会总是具有时代的思想主流。主旋律就是这样的精神和主流。所谓“民歌”,即流传在民间的人民大众的歌曲。借用“民歌”一词来说我们的电视节目,就是要利用现代化传播媒介、采撷、纪录、反映人民群众丰富多彩的生活,反映他们的呼声、愿望和要求,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围绕主旋律,唱好“民歌”,主旋律是前题、是基础。只有把握住了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和主流,才能唱好人民大众的歌,办好办活我们的电视节目。同时,电视作为进入千家万户的现代传播媒介,它所…  相似文献   

6.
优秀传统表演艺术不仅是满足人民群众审美需求和开展社会教育的重要载体,也是丰富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重要手段。起源于1950年代的安康“新民歌剧”是在汲取紫阳民歌、汉调二黄和西方歌剧元素而形成的地方剧种。经过经济社会转型期近30年沉寂之后,新民歌剧在国家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安康示范区创建的推动下,成为丰富乡村文化服务供给、开展乡村社会教育、凝聚乡村脱贫攻坚精神动力的积极力量。其从“遗留”到“传承”的艺术创新实践为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了借鉴,为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公共文化融合发展、用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7.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并称现代教育的“三大支柱”.在社会教育作为国民教育“支柱”之一的今天,以电子声像传播为优势的广播影视社会教育,成了社会教育中对象最广泛、形式是生动、受教者最易接受的重要组成部分.举办教育专业台,在综合性广播电视台和其他专业广播电视台(站)中举办社会教育类节目,已经成为开掘和发挥广播影视社会教育功能的主要方式,并日益发挥出巨大的作用.但是,广播影视所具有的社会教育功能还远远不只限于上述这些显性的功能,它还具有值得人们高度重视并应着力开掘与发挥的隐性社会教育功能.充分认识…  相似文献   

8.
传播学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由舆论学创始人李普曼(Lippm ann )在他的传播学经典著作《公众舆论》(PubilcO pinion)中提出,那就是“拟态环境”(Pseudo -environ-m ent) 。所谓拟态环境”并不 “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 “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之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李普曼认为,现代社会越来越巨大化和复杂化,人们由于实际活动的范围、精力和注意力有限,不可能对与他们有关的整个外部环境和众多的事情都保持经验性接触,对超出自己亲身感知以外的事物,人们只能通过各种“…  相似文献   

9.
迟玫 《传媒》2002,(3):26-26
加拿大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提出的“媒介即讯息”的观点,是对传播媒介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一种高度概括,其内涵是:媒介本身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讯息。换句话说,就是人类有了某种媒介才有可能从事与之相适应的传播和其他社会活动。  相似文献   

10.
张昆 《今传媒》2006,(9X):7-8
胡锦涛主席提出的“八荣八耻”,不仅是当今中国公民道德建设的总纲领,也是新闻传播工作的道德建设指南,是新闻职业道德的基础。在新闻传播实践中,落实“八荣八耻”的精义,对于提升新闻传播工作的道德素质和政治素质,对于履行新闻传播媒介的社会责任,对于充分发挥新闻传播媒介的建设性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不是一般的传播媒介.更不是什么“第四媒介”。它的性质和功能,决不能和古往今来的各种传播媒介相提并论.因为它是信息交流的无边无际的平台、精神交往的无限广阔的天地。它给人类提供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即信息交流和精神交往的第二世界。  相似文献   

12.
4月9日,无锡市档案馆与无锡市夹城里中心小学(南长区新市民学校)在无锡市档案馆举行“新市民德育教育基地”挂牌暨合作共建仪式。这是无锡市档案局为配合联合国“外来人口教育权益保障项目”所采取的一项社会援助举措,是档案系统涉足社会教育,尤其是特殊群体社会教育的一次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3.
现代社会是“参与性社会”.它建立在鼓励和尊重个人参与社会活动的基础上。随着政治、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正逐步演进为“参与性社会”.在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政策问题上.相关部门开始认真听取公众意见.鼓励公民积极参与政策合法化的过程.一改过去“谋”与“断”一步到位的政策制定模式.为“谋”与“断”的适当反复.增加政策的透明度。在制定公共政策时.有关部门开始尝试放“决策气球”来试探舆论。  相似文献   

14.
毕一鸣 《新闻界》2002,(6):32-33
媒介环境是指把社会信息系统和个人信息系统连结起来的现代传播媒介所营造的一种社会环境,它又可以区分为社会媒介环境和个人媒介环境两类。现代社会媒介环境的特点是遍布全球的传播网络,特别是国际互联网的建成,把世界变成一个虚拟的社区、一个“地球村”;现代个人媒介环境的特点是个人与社会的联系与交往越来越依赖各种传播媒介,多媒体、多功能、多选择的电子媒介逐渐普及到现代家庭生活中。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新媒介的出现和逐渐普及,使得受众,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受众,在对媒介的需求结构方面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主要有:…  相似文献   

15.
杨群 《声屏世界》2005,(2):51-52
现代社会。随着竞争的日趋数烈.人们面临的心理压力也不断增大.尤其是正北于“心理断乳期”的青少年更是如此。这些小观众表现由对电视媒体的强烈依赖,这正是电视球体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利条件。因此,对青少年进抒心理健康教育.为他们营造良好的成长氛围,也就盘为学较、家庭、社会义不客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媒介中,电视日益成为君临一切的媒介霸主。人们的知识结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人格修养、审美情趣和世界观、人生观都受到电视媒体的巨大影响,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有人把电视称之为“文化快餐”,电视成了人们接受信息、交流情感、娱乐消闲的首要媒介载体。电视媒介对社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这主要源于它图文并茂的传播优势。传播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始终无处不在地左右着影响着电视的流程,使电视更加人文化、社会化。  相似文献   

17.
电视作为现代社会最主要的信息传播媒介之一,在儿童的成长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儿童教育电视节目是对儿童颇有影响的社会教育信息系统,如何科学合理地满足儿童的认知需求是儿童教育电视节目需要思考的问题.日本是非常重视教育的国家,对媒介的教育功能尤其重视,开设了世界上第一家专业的教育频道——NHK教育频道,主要面向学龄前儿童和小学生.《啊!设计》节目是由NHK频道播出的,针对7—11岁学龄儿童开设的以传达设计乐趣和培养设计观点为目的的儿童教育电视节目.该节目自2011年开播至今,深受观众喜爱,获得了慕尼黑国际青少年电视节主题节目大奖.《啊!设计》节目表现出的重视思维教育、准确的儿童视角以及鲜明的特点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8.
论网络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种新的传播媒介,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网络作为信息的载体,网络文化就像一条大河,裹挟着珍珠和泥沙翻腾而下,它虽会给人类的社会生产力带来巨大的飞跃,但在传播文明的同时也有精神糟粕垃圾;它既会开启民智又不免会制造蒙昧盲目。就其与青少年成长之间的关系而言,它必将对青少年的影响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9.
然声 《记者摇篮》2004,(4):21-22
新闻媒体是“党的喉舌”.新闻舆论是“公共文明之利器“.媒体的社会角色是大众传播工具.其本身并不具备处理社会纠纷、解决社会矛盾的裁决功能.但作为社会公器.它是社会监督有效存在的一种有效形式.有满足公民知情权的基本功能。而公民的知情权是受到宪法保护的。因此.正确处理“知情权”与“隐私权”的关系.依法行事、客观报道.是新  相似文献   

20.
公共图书馆通过向社会广泛开展公益讲座,充分发挥了社会教育职能,对提高全民素质、创建学习型社会十分必要。由省文化厅、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联合主办,省图书馆承办的“龙江讲坛”于2006年1月启动。“龙江讲坛”是一个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公众文化传播平台。它整合公共文化服务、科学知识普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