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张进 《考试周刊》2012,(21):17-18
唐人咏药诗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作者通过选取唐代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的咏药诗,论述了唐代诗人与药相关的生活片段及精神世界,展示了唐代诗人特殊生活方式的真实面貌。  相似文献   

2.
梁晓东 《中学文科》2006,(11):79-80
古代文学史上,白居易堪称一流的大诗人。安史之乱以后的唐代诗人之中,无人能出其右。他在政治混乱、民不聊生的岁月里长大,亲眼见到普通劳动群众困苦的生活,这对他后来创作同情人民疾苦的诗歌有一定的影响。白居易的叙事诗《卖炭翁》和《观刈麦》就表现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对贪官污吏的愤懑。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诗人白居易的生活环境、人生态度、社会政治理想出发,结合白居易的创作实践,论述了白居易的诗学思想,具体阐述了白居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诗学主张与“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人生态度之间的深刻联系,对诗人前后期的创作态度也作了评价。  相似文献   

4.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些我们熟悉的诗句,出自于唐代伟大的诗人白居易笔下。【白居易的生平介绍】白居易(公元772—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祖籍太原(今属山西),生于郑州新郑(今属河南)。他生活在唐朝中期,他出生的时候,两位大诗人李白和杜甫去世都还不到十年。白居易自幼聪慧,5、6岁学习作诗,不久就表现出了很高的天赋。他幼年时生活贫困,但立志苦学,以致“口舌成疮,手肘成胝(zhī,胳膊肘都磨出了老茧。)”。白居易29岁时,考中进士,开始步入政…  相似文献   

5.
自古以来,诗人与酒就有着不解之缘。唐代的两位大诗人李白与白居易同样爱酒嗜酒恋酒,酒是他们生活与生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然而,酒之于李白与酒之于白居易既有很多相同的地方,也有许多不同的地方,相同的是他们对人生友情的珍惜,还有就是失意之后的"以酒疗伤";而不同的背后,隐藏着的则是他们各自不同的个性,处事态度和人生价值观。  相似文献   

6.
白居易不仅是一位大诗人,而且也是一位音乐评论家。若问:“以何为证?”答曰:“以诗为证。”本文试以白居易描写音乐午蹈的诗章为依据,来探讨他的音乐生活、创作活动及其卓越贡献。七弦为益友白居易的一生和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我们且看他,直到古稀之年,仍然陶醉在音乐之中:  相似文献   

7.
说起唐代大诗人,谁都能如数家珍地说出几个来,李白、杜甫、白居易……不过,对他们的了解大家还仅限于其诗歌成就,殊不知,他们的生活个个充满后现代气质。  相似文献   

8.
白居易一生创作丰富,今存诗二千八百多首,是唐代存诗最多的诗人。因此历来对白居易诗歌研究者颇多,但大都集中于讽喻诗和闲适诗,忽略了白居易诗歌中另一个重要的部分就是白居易的题咏诗。白居易的题咏诗真实的反映了他的生活情趣和价值观,通过对白居易题咏诗创作成因、题咏诗的分类及题咏诗的艺术特色进行分析研究,使我们更加的了解白居易的审美情趣及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9.
白居易像——据《南薰殿圣贤画册》白居易手迹 ——据‘故宫周刊》图为渭河北岸渭南市信义乡西北之唐代坟基,俗称8.方冢~。慕、王待考。白居易故居即在此附近党大恩 摄大诗人白居易像和手迹  相似文献   

10.
白居易是唐代最著名的诗人。他在洛阳生活了18年,人生的最后岁月是在洛阳龙门香山度过的,他留下了900多首歌咏洛阳山水的诗歌。洛阳以她独有的文化魅力和秀山丽水吸引了白居易,而白居易和洛阳的不解之缘又使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更加多姿多彩。  相似文献   

11.
白居易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的《新乐府》诗,描绘了中唐时期在阶级矛盾日益尖锐的情况下,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和悲惨遭遇,揭露了贪官污吏对人民穷凶极恶的剥削压榨,对种种不合理的社会现象给予了愤怒的鞭笞和有力的抨击,全面而深刻的揭露了唐代中期的各种黑暗面,是一组反映社会现实的伟大诗篇。在这五十首诗歌中,白居易从民间传说,现实社会生活以及诗人的亲身体验中汲取题材,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社会全景图,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现代研究者大都认为白居易《花非花》一诗具有朦胧的色彩 ,对其评价歧见甚多。其实该诗并不朦胧。白居易中年以后仕途坎坷、家庭生活屡受打击 ,晚年又参悟佛理。故从佛学入手 ,对照诗人的身逢经历 ,可以发现白居易反映思想感情的独特色度和方式  相似文献   

13.
唐代白居易,是我国文学史上继杜甫以后又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大诗人。《卖炭翁》是白居易创作的作品中最优秀的叙事诗  相似文献   

14.
白居易的诗歌,有丰富的叙事内容,反映生活、干预生活的深度和广度方面超越了前人,同时,在艺术手法上,他也是别具匠心,大力创新的.白居易是唐代颇负盛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冲破了个人抒情言志的樊篱,将视角投向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创作了大量的叙事诗.这些诗歌,除了在反映生活、干预生活的深度和广度方面超越前人外,在艺术手法上,白居易也是别具匠心,大力创新的,取得了卓著的成就.  相似文献   

15.
白居易(772-846), 唐代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白居易的诗,语言通俗,相传老妪也能听懂。他写过一首题作《赋得古原草送别》的诗,深受当时名士、大诗人顾况的赏识。原诗如下:  相似文献   

16.
儒家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一生秉承的处事原则,然而,在白居易思想中占主导地位的却是"兼济天下"的思想,而且这种思想一直贯穿在他的政治生涯和文学创作中。  相似文献   

17.
白居易是中唐时期的杰出诗人,他的诗歌主张和诗歌创作以其通俗性、写实性及类型多的突出特点,在中国诗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讽喻诗作为白居易诗歌的主要类型之一,以激越耿直的措辞,切中时弊,反映了中唐社会生活各方面的重大问题,志在“兼济”,与社会政治紧密相关,在古代批评时政的诗歌中十分突出,因而颇受后世重视,研究成果屡见;白居易的闲适诗与其讽喻诗不同,意在“独善”,诗人在饱经人生沧桑的体悟以后,  相似文献   

18.
儒家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一生秉承的处事原则,然而,在白居易思想中占主导地位的却是"兼济天下"的思想,而且这种思想一直贯穿在他的政治生涯和文学创作中.  相似文献   

19.
白居易是诗人,同时,在现实主义诗歌理论方面也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本从学与生活的关系、学的作用、学的本质和学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关系上探讨了白居易的艺理论思想。  相似文献   

20.
白居易是中唐现实主义诗人,也是唐代最高产的诗人。吴嘉纪是清初东陶诗群的代表诗人,亦是遗民群体中自成一家的诗人。白居易与吴嘉纪之间隔着宋元明三个朝代,在诗歌创作上同异共存,主要从诗歌内容和艺术手法两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