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对我国男子赛艇轻量级四人单桨世界大赛分段成绩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庆 《湖北体育科技》2007,26(5):618-619
分析了我国男子赛艇轻量级四人单桨在2006年世锦赛、2007年世界杯第一站和第二站3次比赛决赛中的分段成绩,通过与其他决赛艇只的比较,阐释了我国这条艇4名运动员分段表现所具备的优势因素,为深入认识赛艇项目制胜规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伦敦奥运会赛艇比赛奖牌榜和积分榜以及决赛艇的比赛过程和运动员特点进行剖析,结合赛艇的项目特点和运动员生理特点,给出了伦敦奥运会赛艇比赛的世界格局特点,以及世界赛艇呈现出桨频高、冲刺早、冲刺距离长,战术多采用两头快战术,运动员具有大龄化趋势的发展动向特点;根据我国参赛艇和运动员的具体情况,以及前述世界赛艇发展动向特点,为我国赛艇项目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了不同级别、不同水平男子赛艇运动员2 000 m测功仪比赛时节奏策略的特点和差别。方法:以2008年、2009年英国室内赛艇锦标赛(比赛用时男子公开级<6min 4 s、男子轻量级<6 min 28 s)、中国国家赛艇队以及福建省赛艇队男子公开级(n=49)与轻量级(n=25)运动员2 000 m测功仪比赛每500 m分段速度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以运动水平和参赛级别作为数据分类的因素,根据分段相对速度比较其节奏策略的异同。结果:不同级别、不同水平男子赛艇运动员在启航节奏上无显著差异(P<0.05);途中划阶段公开级比轻量级相对速度下降更为明显(500~1 000 m:P<0.05;1 000~1 500 m:P<0.01),国家水平(500~1 000 m:P<0.05;1 000~1 500 m:P<0.01)和地区水平(500~1 000 m:P<0.01;1 000~1 500 m:P<0.01)比国际水平相对速度下降更为显著;终点划阶段,除国际水平公开级运动员的相对速度低于1 000~1 500 m段落(-0.75%)外,其余运动员的终点划相对速度均不同程度地高于1 000~1 500 m段落...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和专家访谈法对2016年里约奥运会赛艇比赛中8个男子项目的决赛场次前6名分段成绩进行了统计与分析,对分段成绩中表现出来的共性和个性进行了剖析,对国内外相关的最好成绩进行了比较,对提高国内男子赛艇竞技水平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雅典奥运会赛艇公开级冠军艇只运动员的形态特征与比赛全程竞技表现研究发现:各冠军艇只在比赛全程各分段成绩上都有良好的表现,在比赛全程的4个阶段500m中,大多数冠军艇只都处于前2名的位置;参赛艇只中,包括获得冠军的艇只,比赛后程速度下降是较为普遍的现象:本次奥运会冠军艇只运动员在体能能力结构上,存在着力量素质优势型、耐力素质优势型和力量—耐力素质均衡型之别:在配艇上,身高体重与竞技能力的配比存在着同一型和互补型两种类型。郑晓鸿  相似文献   

6.
言纵观北京奥运会游泳赛发现,我国多数选手不再像野兽那样,比赛一开始就死拼了。他们比赛前程多半能适当控制游速,全程采用匀速游配速,令人印象深刻,使人倍感欣慰。因篇幅所限,本刊不能将本次奥运会游泳赛预、决赛所有成绩及分段成绩全部刊载,但详细分析参赛运动员比赛配速,肯定有助于游泳成绩水平的提高。对上述资料感兴趣的同志登录下述网址,可查讯本届奥运会游泳赛的全部成绩资料:  相似文献   

7.
郑德辅 《上海集邮》2008,(8):F0003-32
赛艇、皮划艇都是在规定距离内以划桨为动力驱使船艇前进的水上运动项目,但两者划桨方式不同。 赛艇运动(Rowing)起源英国,第2届奥运会上正式展开男子比赛。荷兰1928年纪念第9届奥运会邮票一图为单人艇项目(图1);德国1936年纪念第11届奥运会邮票一图为双人艇项目(图2);  相似文献   

8.
目的:讨论皮划艇短距离项目训练和比赛竞速结构.方法:以2010-2013年度皮划艇世界杯赛、世界锦标赛、奥运会和全运会决赛A组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利用SIMI°Motion 7.50运动动作解析系统对视频录像进行分析处理,采用Excel和SPSS12.0统计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分段速度和分段成绩在研究皮划艇战术中存在诸多问题,采用速度变化率更能反映整个比赛的体能分配;四个项目分段艇速数据拟合结构趋势趋向一致;四个项目全程分段平均速度变化率总体趋势一致.结论:根据各项目艇速结构趋势和全程分段平均速度变化率趋势,以最终成绩为自变量和以运动员的分段成绩为应变量建立回归方程,讨论200m项目专项速度控制模型.  相似文献   

9.
通过二维摄像解析法、相关性分析,探索了世界优秀赛艇双人单桨运动员划桨技术的特征.研究结论有:1)揭示了世界优秀M2-、W2-运动员一桨中艇速、时间、位移分配及其性别差异情况.2)一桨艇速较高的M2-运动员倾向于艇速变化幅度小,拉桨后段至推桨前段艇速增长率较高;推桨前段时间比重较大,推桨后段时间比重较小;拉桨后段位移比重较大.3)一桨艇速较高的W2-运动员倾向于在拉桨后段至推桨前段艇速增长率较高;拉桨后段时间比重较大,拉桨前段时间比重较小;拉桨后段位移比重较大.  相似文献   

10.
绪言在第五届全国运动会的赛艇比赛中,上海选手陈昌凤以3′48″98的优异成绩获女子单人艇1000米决赛冠军。该成绩把全国纪录(4′03″,高敬平,1982)提高了近14″,比本人最好成绩(4′01″,1981)提高了近12″02,以比第二名提前6″2到达终点的较大优势获金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