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正>一赣南师范学院客家研究中心罗勇教授和邹春生副教授合著的《客家文化与河洛文化述论》于2014年10月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共五个部分,分别阐述了客家文化与河洛文化的关系、客家文化生成的背景及其发展脉络、客家文化的主要内容、客家文化特质与客家精神、客家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第一章以"河洛文化:客家文化的重要源头"为题,基于中国文明发展的历史逻辑,并通过对文化结构的分析,呈现了中原文化烙在客家文化中的强烈印记,进而论证了河洛文化是客家文化重要源头的观点。在  相似文献   

2.
河洛文化、汉人南迁及其有关史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洛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和核心,它构成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西晋八王之乱、永嘉之乱迫使中原汉人大规模南迁,成为客家人的第一批先民,客家人“根在河洛”,客家文化源于河洛文化;在洛阳和河洛地区,至今保留了许多有关的遗迹、遗物。  相似文献   

3.
以河洛文化为核心的中原文化在五千年的中华历史文明进程中绽放出耀眼的光辉。中原文化不仅仅是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地域文化,由于它的外向播迁,也使其他地方文化里糅合了中原文化的特色。在这之中,最具代表性的当为以闽、粤、赣为代表的客家文化。客家文化研究在目前异常火热,内涵逐步丰富,涉及领域愈来愈广,且参与的国内外学者、侨胞愈来愈多。这均表明客家文化研究不仅已在众多学术研究中占据了重要地位,而且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联络海内外中华儿女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鉴于此,当第九届河洛文化研讨会召开之际,我刊特邀几位学者撰写特文,有目的的对中原文化与客家文化传承与发展方面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以求促进中原文化及客家文化的再研究。  相似文献   

4.
由于客家文化来源于中原文化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使得中华传统文化对客家廉洁文化形成过程有着深远的影响。先秦义利观作为客家廉洁文化的传统底蕴,为客家廉洁文化的溯源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传统义利观对古代君子品格的塑造和民系的群体意识的影响直接对客家廉洁文化的发展起到了规范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客家文化是先天就带有河洛文化印痕的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客家文化的形成,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在其成型的过程中,由于大规模的流动迁徙和环境演变,形成了坚苦卓绝的精神和斗志,开拓了客家人的自我生存环境,从而造就了别具一格的客家文化精神特质。千百年来,客家文化的历史,既保留了自己独有的文化形态和文化特征,又在河洛文化乃至中华民族文化发展长河中占有重要历史地位和发挥一定作用。研究和探讨客家文化的精神特质,以及客家文化与河洛文化的关系,对于深入理解中华民族文化的内涵,深刻把握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形成与发展所赋予的凝聚、主导和融合作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客家人作为河洛文化的传人,其巫术文化吸收了源自北方、曾盛行于黄河流域的萨满文化、中原礼仪文化和南方楚巫文化的营养,并融合客居地崇尚巫鬼的习俗,形成了独特的客家巫术文化,对客家人的思想价值观和生存状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客家文化的档案文献资料十分丰富,举凡历史、传说、文学、思想、宗族、民俗、生产、生活等一切成就,都通过档案以多种形式保存了下来。客家文化传播的媒介很多,但档案文献的原始性、真实性、感染力,是其他媒介无可替代的,故档案文献成为客家文化传承的一种重要载体。在开展客家廉洁文化的考察与研究时,可以看到客家档案文献真实记录了客家廉洁文化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8.
客家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客家族群认同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纽带。作为一个具有自觉意识和文化认同的族群,客家族群自我认同意识的产生根源于其共同的历史记忆。主要包括自身为起源于中原的正统汉人,历经艰苦卓绝的迁徙和抗争,不为他族群所同化的文化坚守。共同历史记忆在客家族群认同中主要表现为中原意识、抗争的族群性和对文化的坚守。历史记忆渗透于客家文化之中,通过客家民居建筑、客家话和客家山歌等象征符号进行文化表述。共同历史记忆成为凝聚客家族群共同体意识的基础。客家族群认同是基于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论客家勤俭优良传统在廉洁文化建设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廉洁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中最重要的内容,而勤俭又是廉洁文化建设内涵的一部分。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物质日益丰富的今天,作为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勤俭,被重新提起和强调。纵观客家人的历史,就是一部勤俭的历史。艰辛的迁徙历程,恶劣的生存环境,铸造了客家人坚韧的毅力和勤劳节俭的品德。关于客家人的勤俭,我们可以从客家地区历代地方志书、中外专家学者的著述以及客家流行的谚语中随处见到。直至今天,在客家人身上仍然保留着勤俭这一传统美德。他们的"质直好俭,不务浮靡"的品格,在今天倡导的廉洁文化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河洛文化与闽南文化有很深的渊源关系。河洛文化产生于河洛地区,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曾经长期占据中国文化的主流地位;闽南文化则是由中原入闽的河洛文化与本土文化相结合的结果。两种文化关系密切,但在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社会心理等方面有着很大的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