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新课程背景下的写作教学,教师由作文课指导者变成了学生作文的鉴赏者和合作伙伴。教师应当是课程标准和课堂写作教学的桥梁,是将抽象的课改新理念实实在在贯彻于学生写作行为的促进者,那么,在实际工作中教师应如何有效地实现这些角色的转换?笔者走进学生写作天地之间,开始了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2.
写作,是初中生最为头痛的事情,也是教师最为困惑的事。长期以来,写作教学有这样一个“怪圈”:布置题目——教师点拨——学生写——教师批改——课堂讲评,但这样的训练究竟有多少效果呢?我们能从学生写作时愁眉苦脸、唉声叹气中可见效果如何,同时也能发现这样一个“怪圈”,同学之间说话流畅,思维清晰,反映在写作上却不尽人意,如何做到“言为心声”,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出把口语教学与写作教学结合起来,以“说”促写,以“说”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具体在教学实践中抓住三个环节:一说、二评、三写。  相似文献   

3.
张琴 《现代语文》2006,(7):116-116
学生的写作基本功与写作古诗词之间有什么联系吗?笔者的观点是若能行之有效地训练学生写作古诗词的能力,不仅会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而且会使其写作基本功得到训练,促其写作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审视写作教学的现状.反思作文教学的不足,传统的写作教学模式的确加重了学生的负担,也给语文教师戴上了沉重的枷锁。如何让学生轻松地作文?在十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得到了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5.
针对传统写作教学盲目地追求所谓“写作方法和技巧”的弊病,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天空,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主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摘除了长期以来束缚教师与学生的“紧箍咒”,培养了学生的良好个性和创新精神。但也出现一种可怕的苗头:一些教师认为在写作教学中,教师的任务就是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甚至对一些必要的写作知识的教学与写作能力的培养,也被视为“旧传统、旧观念”,简直到了“谈虎色变”的地步。小学写作教学中是否需要适当渗透写作知识?笔者在写作教学改革实践与研究中形成如下看法。  相似文献   

6.
邹彩红 《现代语文》2006,(8):105-107
现在学生怕写作文,原因之一是教师给学生的作文评语“打击有余,激励不足”。教师该掌握怎样的尺度,才不至于打击学生的写作热情、限制学生的发展呢?《发展性课程评价》指出“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教师在写评语时,也应将目光放在“让学生有最大改进”上,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燃起学生的创作欲望,让学生体验创作的成功与乐趣。这就是我们语文教师在写作文评语时的一把标尺。怎样才能更好地使用好这一把标尺呢?  相似文献   

7.
屈苹 《新疆教育》2012,(18):54-55
为什么学生常常感到用英语写作难?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很多教师都在尝试把写作作为语言的一种产出技能来加以培养,在这个过程中经常会感到耗时多而收效不大。在实际的英语教学课堂上,写作经常被忽略或者一带而过,大多数英语老师在课堂内用在写作教学方面的时间很少。针对以上现实,我谈谈自己进行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8.
语学习中,学生最头疼的是写作。教师在写作指导中也绞尽了脑汁,但教学效果却始终不能尽如人意。这是什么原因?如何才能切实地引导学生轻松就进入写作的大门?本带着对这些问题的思考,着重就怎样走出误区、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9.
徐曼 《现代语文》2007,(1):52-53
与其他文体相比,应用文体格式化倾向明显,学生感觉内容上没有意思,教师讲课也觉枯燥,学习效果自不必说了。鉴于此,笔者认为新闻学中“接近性”理论在大学应用写作教学中有独特的用处。教师借助这一原理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他们的兴趣。学生对写作中的对象或情景比较熟悉或有某些相似之处而产生感情上的接近。有的学生同写作对象在地域上相当接近,比较熟悉,于是产生了亲近感:有的学生与写作对象有某些相似点,感情上易相通,从而产生亲近感。应用写作教学的接近性就是指教师授课内容与学生的心理、经历、年龄、距离、兴趣、爱好等方面要尽可能的重合或近似。距离近则教学效果较为理想,应用文体在内容上如果含有这种接近性,就有助于满足学生心理上的某些需要。  相似文献   

10.
朱小朋 《教师》2013,(33):30-30
学生进入三年级,真正意义上开始进行习作训练。写作的方法是多样的.可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笔者发现很多学生对作文有一定的畏难情绪,怎样在作文起步阶段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呢?笔者认为仿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学生降低习作的难度,引发、拓展学生写作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新教材在写作目的上是培养学生写作实用文的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我们高中语文教师在高中三年的教学中开展探究性的写作方法就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2.
常堰丽 《成才之路》2011,(2):93-I0022
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那么,在作文教学中,如何才能充分发挥学生在写作中的主体地位呢?笔者结合自己平时作文教学中的做法,有以下几点体会。一、课前设计激兴趣,学生写作思路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采取有效的策略去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以打开学生的写作思路。例如,在上作文课之前,要做好课前设计。在写以动物为主题的作文之前,  相似文献   

13.
在英语教学中,我们经常会指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但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学生望而却步,教师一筹莫展。那么,该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达到更好的训练效果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推荐以下训练策略:  相似文献   

14.
怎样才能在写作教学中让学生学会描写呢?笔者认为:我们应该教学生细心观察,积累写作的素材,在此基础之上传授描写的方法。尤其要注重讲读课中精美的文段,给学生写作的榜样,从中总结经验。  相似文献   

15.
写作,是一个人语言水平和能力的综合体现。如何把文章写得又快又好,是我们每个语文教师、每个中学生都渴望解决的问题。那么,如何有效引导学生写作呢?我认为:一是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二是要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写作技巧。兴趣是引导学生写作的动机,作为语文教师,应如何促使学生产生写作的动机呢?  相似文献   

16.
刘玉平 《现代语文》2007,(3):118-119
我们的作文教学,老师花了很大的气力,学生下了很大的功夫,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大多数学生仍然觉得写作是一件很令人头痛的事,是一件不轻的负担。问题何在?学生的写作兴趣不高,甚至对写作产生畏难的情绪,是造成学生写不出文质兼美的作文的重要因素。怎样才能把作文课上活呢?经过近几年的探索,笔者逐渐体会到: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变换作文课形式,可活跃课堂教学,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在作文教学中常发现这样的情况:一宣布上作文课,学生便唏嘘不已,甚至叫苦不迭;一布置写作文,学生便茫然无措,无从下笔。原因何在?学生怕作文,对写作不感兴趣。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写作的兴趣进行培养。怎样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呢?本文就此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8.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一环,是初中生必须掌握的基本应用能力之一,但是现实状况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写作存在畏难情绪,谈文色变。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何消除学生在写作上的心理障碍,变愁写、怕写为爱写、乐写呢?根据多年的作文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关键在于学生写作兴趣的养成。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那么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写作兴趣的养成又该如何着手呢?在此,笔者想结合自己的作文教学实践谈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19.
作文是语文的半壁江山,是中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怎样能让学生学会作文,写好作文,这是每一位语文教师都要认真研究的问题。语文独立设科一个多世纪以来,人们在作文教学这片沃土上辛勤耕耘,取得了喜人的成果。但是,如何让学生写好作文这个老大难的问题到今天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很多老师都认识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使学生写好作文,就要让学生对作文感兴趣。但是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呢?在笔者看来,教师必须要抓好想写、有写、能写和会写这几个基本环节。  相似文献   

20.
何宝霞 《西藏教育》2009,(11):26-26
每间教室都有类似的场景:学生一上写作课就头痛,不是抄作文书就是东拉西扯,总是不得要领。从小学就开始写作,为何一遇到作文学生就自信全无,晕头转向呢?这恐怕是所有语文老师的困惑吧?如何才能上好写作课,让学生轻松面对作文呢,笔者就中学语文的写作教学谈几点心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